第 41 章 电报搞起来,建立大新参谋部
三个月后。
按照世博会的订单时限,一艘艘西洲的船只向大新运来黄金白银,然后带走一船船的铝。
经这么一统计下来,大新赚了黄金五千吨,白银三万吨,整个大新一下子就富起来了。
要知道,目前蓝星仅开采出来不到2万吨的黄金。
而西周各国,大家都收到铝后,懵逼了,大家都以为自己才是那个幸运儿,结果,铝一下子就不值钱了,连个老百姓都得拿出来出一点铝,这谁顶得住了,这不明显被割韭菜了!
于是,他们齐聚巴城,商讨应对措施。
“既然大新不仁,我们就不义,不如直接派铁甲舰去抢劫他们的商船。”
“也是,他们虽然陆军厉害,海军和我们比,可是天差地别。”
“他们的商船挺多货物的,值得一抢!”
“那就这么说好了,我们一起联合起来,海洋封锁大新!”
“好!”
……
大新京城内。
石达开听着曾国藩的汇报是喜逐颜开。
拥有这么庞大的钱,大新可以直接开启基建狂mo模式。
石达开缓缓说道:“铁路要疯狂搞起来,还有就是发电厂,化工厂,兵工厂,让工人全部动起来,大新要日新月异!”
曾国藩拱手说道:“领命!”
石达开又望向了左宗棠:“大新要开始新的一轮大征兵,毕竟现在还有这么多列强向我们宣战!”
“领命,现在残余的清军已经全部投降,我们的领土重回1000多万平方公里!”
石达开继续补充:“后续要将大新的地盘划分为五大战区,西北战区骆秉章为军长,东南战区李秀成为军长、东北战区左宗棠为军长,西南战区陈玉成为军长,中部战区则是胡林翼为军长!”
“而海军也由张之洞和丁汝昌带领,现在只有一支太平洋舰队,共1万吨排水量的战舰,实在太少了,造船厂也多搞几个,要日夜不停地生产!”
众将领纷纷领命。
在强大的资金保障下,铁路长度以每天400公里的速度疯狂增长。
之前地盘小,可能电报的作用不大,现在地盘大了,电报必不可少。
“为了更好地指挥队伍,我们需要成立大新参谋部,参谋部就相当于军区的大脑,可以时刻指挥各大军区!”
左宗棠听后一脸疑惑:“教主,我们的军报传递可没有这么快,通过火车的话,边境地区也得几天才能将情报送来!”
丁宝桢举起了手:“有一样东西能帮我们实现迅速传输战报,这个东西就叫电报!”
曾国藩也应和道:“对,电报,只要我们在大新的疆域内铺设电报线缆,我们的每一个消息都能迅速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现在资金都有了,那还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
“领命!”
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大新工人们身背沉重的工具,手持长杆,穿行在荆棘丛生的土地上。他们身后,是一条条刚挖出的沟壑,泥土的芬芳与汗水的气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电报线路的铺设需要精确的测量和规划。工人们使用着简单的测量工具,如罗盘和皮尺,小心翼翼地标记出每一个线杆的位置。这些线杆将承载着电报线,确保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
随着线杆的位置确定,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挥动着铁锤,将线杆深深地埋入土中。每一次的敲击都伴随着泥土的飞溅和汗水的滴落,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工作着。
在线杆之间,工人们开始拉设电报线。这些电线纤细而坚韧,它们在工人们的手中穿梭,仿佛一条条银色的蛇。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电线固定在线杆上,确保它们不会因风吹雨打而断裂。
铺设电报线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工人们的辛勤付出,还需要技术的支持和创新。工程师们不断地进行试验和改进,确保电报的传递速度和稳定性。他们使用着各种仪器,如电流表、电压表等,对电报线路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调整。
随着电报线路的逐渐铺设完成,大新参谋部也开始正式成立,石达开和新将领可以在这里指挥全大新范围内的战斗。
而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补给的问题,也就是粮食,这也是老百姓生活能不能过好的基础保障。
丁宝桢则马上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之前就有一个在日不落国的留学生,刚好就是研究尿素的!
要提高粮食产能,改良土地,最立竿见影的不就是化肥,只是这个年代,他们对化肥的研究还没什么深入研究。
丁宝桢和留学生一起走进了石达开的办公室。
“教主,这位是我们派去日不落国的留学生柏云。她可是研究尿素的专家!”
丁宝桢指了指身后的留学生。
石达开向前握了握留学生的手:“柏云,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我们现在需要大规模生产尿素,是否可行?”
柏云点了点头:“大规模生产可以实现,只是,这也需要耗费不少的钱!”
“只要能大规模生产,钱不是问题!”
“丁宝桢,你要全力配合柏云,我们要迅速生产大量的尿素!”
丁宝桢也是一脸疑惑:“教主,这个尿素有什么特殊作用?”
“这个就是我们建立粮食基地,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关键!”
柏云也听懂了石达开的意思:“石教主,关于尿素土壤改良,好像没人做过相关的研究,不知道您如何得知的?”
“我如何得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到底可不可行,你是否愿意去做这么一个实验!”
柏云拱手说道:“我马上就出实验!”
这个实验的结果直接把丁宝桢和柏云吓了一跳,加入尿素的粮食作物,产能竟然增加了差不多一倍,测试的水稻亩产直接去到了700斤。
柏云捧着收割的水稻,眼泪哗哗地落在:“等尿素厂盖起来,华夏从此人人都能吃饱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