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这个冬天不太冷
陈玉成站在李家宅院里,他身后紧跟着一群士兵。士兵们手持账簿和清单,紧张地记录着每一项财物。
陈玉成面色凝重,仔细审视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各种珍贵物品。
士兵们拿起算盘,手指灵活地拨动算珠,计算着李家的财产总和,同时认真核对每一件物品,并将其归类登记。
整个场面忙碌而有序,只有偶尔传来的低声交谈打破这片宁静。
终于,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努力,陈玉成完成了对李家资产的清点。他疲惫不堪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中厚厚的清单,还有坏掉的几个算盘,心中感慨万分,想不到,这些地主竟然这么有钱。
陈玉成小步慢慢走出李家大院,此时,高台下已经站满了百姓,绵延数百米,街道每隔10多米就有一个传令兵。
而石达开则站在高台上,李秀成、曾国藩、魏源、安城知府等人站在两侧。
陈玉成上台汇报道:“禀翼王,已经核查清楚,李家的白银3528万两、黄金一万两、古董字画不计其数、良田万顷……”
听着陈玉成的话,众人也是相当震惊,只是知道李家有钱,没想到竟然这么有钱!
“玉成,先将后花园封起来,这么庞大的钱财,一时半会我们也带不走!”
台下的百姓是一脸茫然,谁都不知道这个将军要干啥,他们站在台下瑟瑟发抖,毕竟,在这个年代,他们就如蝼蚁一般,台上这个人一句话,说不定他们就没命了。
“百姓们!我是石达开,平时欺压你们的李家已经被灭了,李家的山林、土地将分给每一个村庄,然后再由村庄分给个人使用!”
传令兵马上复述石达开的话,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听到。
老百姓听到这句话后,有点难以置信,这么分下来,岂不是人人都能分到土地,而且,分到山林后,就能上去捡柴火,有了柴火,他们就能过冬了。
魏源听后若有所思,土地给到村庄,那就不属于个人所有,个人要想像以前一样吞并土地,就没这么容易,或许,李家之后,再无王家、赵家等等。
“还有,安城三年内取消赋税,至于官府,如果搞以其他的名义收百姓的钱,发现杀无赦!至于这个冬天没有粮食的百姓,可以先登记借粮,待明年耕作出粮食后归还,这个不收取任何的利息!”
听到这里,不少百姓用力地刮了刮自己的脸,这是在做梦吗?还有对百姓这么干的将领?石达开?好像听过?嗯!感觉是有点疼!
“不仅如此,李家大院将被彻底改造成一个专门为那些无依无靠的孤儿和孤独无助的老人提供食宿之地。而且,所有的生活开销都将由官府全权负责,不需要他们花费一分一毫。而我,则把这个充满温暖的地方称作福利院!”
传令兵使劲呐喊复述,百姓们是听得一清二楚。
百姓是越听越感觉不可思议,一日之间,怎么就从一无所有到能吃上饱饭,从马上面临冻死到遍地柴火随便拾。
这一刻,百姓的生活好像多了一张防止他们堕入深渊的网,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无论是清廷还是太平军,这里都经历过,只有这次,这个叫石达开的人,让他们记住了,只希望安城永远姓石。
“知府大人,我刚刚说的事情你要落实好,如果这个冬天还有百姓冻死,你就提头来见!”
知府颤颤巍巍地回复道:“遵命!”
扑通一下!突然,有一个百姓跪了下来!
正如触动了多米诺骨牌一般,数百米的队伍,陆陆续续下跪,麻木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
高台上的众人也是头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受万民景仰。
其实,老百姓一直都是历史上最单纯的群体,只要你让他好好活下去,自然就会拥护你,甚至为你舍命。
“我想从军!”突然间,一声高呼打破了周围的嘈杂声,如同一道惊雷般响彻整个街道。人们纷纷侧目,目光聚焦在那个站在人群中的年轻人身上。
他身材挺拔,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坚定信念之光。此刻,他正紧握着拳头,情绪激昂地喊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我希望安城的未来一直能这样!”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现场所有人心中的火焰。
“我要从军!”
“我也要!”
……
场面一下子轰动了起来。
石达开见状,高声喊道:“大家伙,想要从军的,可以到我们的征兵处登记!”
李秀成听后,迅速在高台上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征兵处,纸笔墨迅速准备完毕。
一下子,征兵处就变得人头攒动、水泄不通,面对如此汹涌澎湃的人潮,李秀成也不禁感到惊讶和震撼——他从未见过这样热烈而壮观的场面!
为了应对眼前这种紧急状况,李秀成毫不犹豫地将所有能够调动的队伍全部召集起来,并迅速部署他们前往各个关键位置维持秩序。
深夜,石达开营帐内。
李秀成已经是疲惫不堪,他可是征了一天兵,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还有很多没有登记上的百姓,只能让他们明天再来。
“禀翼王,今天共计登记了新兵5000人,还有一个特殊情况,有一些清廷和韦昌辉的细作,也跑来登记了,说愿意跟着我们干!”
李秀成拱手说道。
“这些细作要安抚好,后面大有用处!”
石达开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不过,我们的面貌需要改一改,这样才能和其他的军队有所区别!”
“玉成,明天你把城里的剃头匠和裁缝叫一些来,我有笔生意要和他们谈!”
陈玉成听后拱手说道:“领命!”
“伯涵(曾国藩字),我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南下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