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荒唐王爷弘昼 > 第 17章 弘昼的尚书房时代

第 17章 弘昼的尚书房时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雍正皇帝继位后,对八旗制度再次做了一些关键性的调整和创新。

    在雍正元年,雍正皇帝把自己的十六弟允禄过继给庄亲王。加上在康熙年间大阿哥允褆和三阿哥允祉已分到了镶蓝旗,雍正自己和五阿哥允祺分到了镶白旗,六阿哥允祐和老八允禩分到了正蓝旗。

    至此下五旗全部由皇子担任领主王爷,可以随时监视各自的旗主王爷。

    下五旗的旗主王爷全部被架空 ,成了一群没有任何实权的旗主王爷。

    接着雍正继续放大招,成立八旗都统衙门,把康熙年间设立的都统这个职位系统化。

    在康熙年间八旗设立都统和副都统的基础上,各地各省设立都统分支机构,所有分支都统机构只对北京的八旗都统衙门负责,这样地方政权也被皇帝抓在了自己手心里。

    到这个阶段,所有的下五旗的旗主王爷彻底了吉祥物。

    雍正完成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都想做的,但始终没有完成的国家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的想法。

    雍正皇帝成了无人可制衡,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里的皇帝。

    当然这个制度在日后也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当皇帝年幼,没有能力掌握皇权的时候,这样的权利被集中到“垂帘听政”的太后手里,任何旗主王爷或大臣都无法干涉,这个也是为什么慈禧太后能掌权半个世纪都无人撼动的原因。

    不过对于雍正皇帝来说,他的这个创举,是为了把所有权利集中到自己手里,这样,想干掉谁就可以干掉谁,有权利的感觉真心舒服,让人没有抑郁症。

    除了这个之外,雍正皇帝在自己父亲康熙皇帝的皇子书房基础上,设立了真正意义的皇家子弟学院,那就是尚书房,专门用来给皇子、皇孙做文化、体能系统化培训和训练的地方。

    这个尚书房设在内廷乾清宫东南庑房,所有的皇子、皇孙、皇曾孙,被皇帝抚养的各王府侄子,都可以去尚书房参加这个高干子弟班的学习。而雍正自己每天就在乾清宫办公 ,可以随时监督皇子们的学习情况,就像学校里的班主任,会随时出现在班级窗口一样让人感觉恐怖。

    而雍正皇帝绝对是个重男轻女的皇帝,公主,格格们不能前去尚书房念书的,她们只能呆在房里,等师傅上门服务,还可以请一些名门闺秀来陪读。

    雍正皇帝明确规定,皇子到虚岁六岁,就要去尚书房学习。一直到十五岁分府后可以毕业。

    因为很多皇子即使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分府,那就继续留在尚书房里参加继续再教育。基本上每个皇子都有长达十年的培训期,别看十年时间不长,只要看看他们的作息时间,简直是分分秒秒都想找各种借口逃学,或者炸了尚书房。

    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期间,就要到尚书房点名报到。

    先做一些拉弓射箭、骑马的体育运动,和满、蒙语小语种的温习。

    七点半吃早饭,十二点吃午饭,下午两点半下课放学。

    课间可以休息一到二次,但时间不超过十五分钟。

    每年的元旦,端午,中秋,皇子本人生日和皇帝生日可以放假,但合计不超过十天,即使除夕也要准时上学。

    这个时候,各个可怜的皇子多么希望自己的生日和皇帝的生日有公历和农历两个生日之说,可惜那时候没有公历之说,想要设立个皇后千秋日,圣诞节什么的,也没得到批准。

    看看这个上学时间,很多不爱学习的皇子,是多么羡慕那些夭折的皇子,因为躺着永远是最舒服的,可惜作为皇子永远没有可以真正躺平的日子。

    尚书房也没有正常的寒暑假,不过每年夏至和立秋的一个月和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实行了半日制,可怜的皇子们连个正常的寒暑假都没有。

    雍正皇帝给尚书房配置的名师有朱轼、张廷玉,西林觉罗鄂尔泰,舒穆禄徐元梦,蔡世元,蒋廷锡,稽曾筠、福敏等名师。

    朱轼是清朝的史学家,弘历和弘昼的师傅,在康熙三十三年中了进士,选为庶吉士,为官清廉,刚正不阿。

    他的主要成就是就教导了弘历和弘昼,当然弘历为主,用弘昼的话来说,他自己就是个哈哈珠子,全完是陪衬。

    朱轼的性格,对于弘昼影响很大,尤其是刚正不阿方面,也造成了日后,弘昼敢在朝堂上公开殴打不良臣子。或许在尚书房时代,弘昼的朱师傅,已经在潜移默化影响了弘昼一辈子。

    西林觉罗鄂尔泰是满洲镶蓝旗人,与田文静,李卫两人并为雍正皇帝的心腹,在雍正皇帝驾崩前, 和张廷玉同受遗命辅政,也是弘历和弘昼的师傅。鄂尔泰在国家管理方面有一手,所以给弘历,弘昼经常讲解一些关于国家管理方面的知识。

    尚书房学习内容有《论语》,《中庸》,《大学》,《孟子》,《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另外还要学习国史,圣训,策问,诗词歌赋,书画,除了汉师傅,还有满,蒙师傅,学习相关小语种。

    现在想想,上边的每一本书,估计都看不了三页就要呼呼大睡,不知道清朝的皇子们是如何把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背诵下来,需要理解具体内容,还要运用,念完这些书,也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古人。

    除了文化学习,骑射,习武也是尚书房的培训内容之一。

    总管教学事务的是“总师傅”,遇到皇子以捧手为礼,而不用下跪,皇子则以作辑回答就可。

    尚书房里配有哈哈珠塞,也叫哈哈珠子,在八旗大员子弟中挑选,类似书童,做一些辅助和服务的工作,每天两人,采取轮班制。这个绝对不是什么繁杂的工作,对于这些高官家族的子弟来说 ,尚书房是最好的交际场所,是建立人脉关系的vip包厢。

    弘昼进尚书房的时候正好十一岁,每天十小时以上的学习,让年少的弘昼有了厌学的想法,每天一到上学的点,就开始找各种借口,不愿意起来。

    “弘昼,你知道你四哥弘历几点起来的吗?”

    “额娘,我今天肚子痛,可以请假吗?”

    “弘昼,我告诉你,弘历早上三点不到就起来了,现在已经开始在院子里温习功课,额娘不求你比弘历优秀,但你也不能做个不努力的人,让人觉得你是个废人啊。”

    弘昼年纪虽小,但是很聪明,眯着眼,问耿氏,“额娘,老祖母和你不是都说,让我做个低调的人嘛?我不去尚书房,不就正好符合低调吗?”

    “弘昼,我和老贵人是希望你为人处世方面要低调,不是让你不认真学习,这样你皇阿玛会看不起你的。”

    “额娘,看不起我,等于放弃我,那我不就是安全了吗?”

    耿氏不想和这个弘昼再纠缠这样的话题,拉起弘昼,穿好衣服,送出门,看着弘昼往反方向走,忙着问道,“弘昼,你是没睡醒吗?走错方向了。”

    “额娘,我去接四哥,我们一起去尚书房。”

    弘昼走后,耿氏想着,尚书房的师傅福敏夸赞弘历是:天资聪颖 ,善学爱思,功课进展迅速,虽是十几岁,已经完成了十七八岁学生需要念完的功课了。

    耿氏记得在弘历七岁那年,大家陪着胤禛第一次游圆明园时,弘历当场做了首诗:湖光山色相映照,游鱼翔鸟嬉水藻。

    得到了胤禛的表扬,当问到弘昼是否能来一首的时候,弘昼笑着告诉胤禛,自己还不会作诗。

    胤禛有点失望,让弘昼回去后多看看书,向弘历多学习,而弘昼的回答,也是耐人寻味。

    “阿玛,我自小不善学习,有些事情天注定。”

    胤禛听到弘昼这样说,当场没有说什么,后来胤禛问耿氏,弘昼真的不善学习吗,耿氏也只能笑着告诉胤禛,“四爷,弘昼也蛮努力的,不过资质太过于平凡。”

    其实耿氏知道,弘昼并不是比弘历差,七言诗弘昼也会,但年纪小小的弘昼已经学会了,在公众场合突出自己的四哥,把自己藏起来。

    弘昼一早赶到熹妃娘娘的宫外,看到弘历已经在院子里踱步背书,弘历都没看到弘昼已经走到自己身后。

    “四哥!”

    一声四哥惊到了沉浸于书中的弘历,一看是弘昼,问道,“五弟,你那么早来找我吗?昨天满师傅教的《中庸》第三十三章我都没背下来,你呢?背下来了吗?”

    “《中庸》?满师傅?昨天是满师傅教的吗?”

    弘历笑笑,让弘昼再多等一会,自己马上背完,一起去尚书房。

    弘昼在旁边找了个位置,拿出一个小玩具把玩,心里默默念着:

    《中庸》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綗。”

    恶其文之著也。

    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

    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弘昼,你在嘀咕什么啊?”

    “四哥,没有啦,我就是饿的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