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贼心不死
在南爱钿的办公室里,南蒲悠然自得地坐在南爱钿的办公桌对面,他轻松地翘起二郎腿,双手食指交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南爱钿眉头紧锁,声音里带着一丝怀疑:“你确定这消息千真万确?”
南蒲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他自信满满地回答:“这是他们公司的前财务总监亲口告诉我的,不会有错。哥亲自指示财务总监将两千万转给了沈氏轮配厂。这笔钱,正是那位财务总监亲手操作的。我确信这消息绝对可靠。”
南爱钿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狡黠的微笑,他赞许地说道:“哈哈,儿子,你的实习没有白费,看来你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干得不错……”
南蒲有些不满地抱怨:“爸,你看哥,他把自己的股份都给了他老婆,还把钱往沈家投。这两年家里这么困难,也没见他出过一分钱。”
南爱钿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你哥他要情种,我拦不住。儿子,你可不能让你的老婆爬到你头上,明白吗?”
南蒲自信地回应:“爸,你放心,方圆在我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她绝对不敢跟我作对。”
“嗯,对了,&34;南爱钿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经意,”那个方什么是不是快生了?&34;
南蒲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尴尬,他轻声纠正道:“是方圆,还有两三个月就要生了。”
南爱钿听后,面无表情地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仿佛提及方圆的名字就像触碰了什么不吉利的事物。
南爱钿对方圆的厌恶之情几乎可以感受到,南蒲虽然看在眼里,但此刻的他只能默默地忍受,就像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他心中清楚,自己必须赶在南修之前让方圆生下南家的长孙。
毕竟,家族中多分得一成的家产,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财富。
方圆肚子里的孩子来得正是时候,无论他与方圆的未来如何,南蒲都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为自己和未出生的孩子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南蒲离开之后,南爱钿眯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道:“南修这个儿子,真是让人无奈啊!他不仅不听我的话,而且对我却异常冷漠。相比之下,南蒲就完全不同了,他不仅听话,而且还处处为南家着想,真可谓是孺子可教也!”
南爱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每当想起未能成功收购沈氏船配厂一事,他都难以入眠。
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他,成为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巨石。
而现在,南蒲带来的这个消息,对于南爱钿而言,无疑是上天赐予的一根救命稻草,让他在困境之中找到了一线希望。
南爱钿听了南蒲的话后,心里激动得难以自抑。
他不禁想象着将沈氏的船配厂纳入南氏集团旗下的情景,那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
这不仅能让南氏集团早日实现向实业化转型的目标,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南爱钿一展身手,展现出他的商业智慧和能力。
然而,兴奋之余,南爱钿也意识到这个消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来确认其真实性,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就去找沈安岭谈判,万一里事情不是那样,不是惊动了沈潼和南修了吗?
这样一来,一会再想下手可没那么简单了。
于是,他决定找秦克章了解情况,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或提示。
毕竟,秦克章曾经很长时间都是沈氏的法律顾问,对他们内部事务应该有着更深入的了解。
或许他能够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帮助南爱钿更好地判断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次日,南爱钿在南氏庄园的会所内邀请秦克章共进晚餐。
一见面,南爱钿便直截了当地询问秦克章关于沈氏船配厂资金来源的问题。
秦克章显得有些犹豫,吞吞吐吐地说:“据我了解,沈潼曾协助沈安岭签订了一份合同……”
“秦律师,我们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呢?你放心,南氏与你们律所的合作可以再续签十年,这足以表达我的诚意。”南爱钿的语气中透露出急迫,显然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秦克章松了一口气,感激地说:“那我就先感谢南总了。据沈安岭所说,是南修向沈氏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了一笔资金。沈安岭作为南修的老丈人,自然不会要求沈安岭出具借条。但沈安岭还是主动给了南修一份合同。至于合同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得而知了。”
“那就是说,这件事确实存在,对吗?”南爱钿追问道。
“确实存在,但南修具体提供了多少资金,这些细节沈安岭是不会告诉我的。”秦克章微笑着回答。
“沈安岭是亲自告诉你这些的吗?”南爱钿皱起眉头,带着一丝疑惑。
“当然了,不然我怎么会知道这些?我总不能凭空捏造吧。”秦克章提高了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看来沈安岭对你非常信任,连这些重要的事情都告诉你。”南爱钿眯起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秦克章摊开双手,轻松地说:“这已经不算秘密了,既然他愿意告诉我,那我就没有必要隐瞒。南总您问起,我恰好知道,自然要如实相告。”
“呵呵,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南爱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的眸底似乎涌动着某种深谋远虑。
秦克章并未察觉到南爱钿心中的算计,他只是单纯地认为南爱钿非常在意自己儿子之前对沈家的借款问题。
秦克章未曾意识到,自己通过不断泄露信息以换取在律所中的一席之地,将会给沈家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即便沈潼后来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那些深藏心底的悔恨与自责,却如同不散的阴影,伴随他度过余生,让他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