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观鱼亭
观鱼亭。
李侠仁知道,夫子独处的时候经常来这里。
他自己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观鱼亭里空荡荡的,比他家里的房间还干净,他房间里至少还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这里却只有四根柱子和一个茅草顶棚。
他每次来这里,只是因为这里鲜少人来,在此中读书更为安静罢了。
他无法理解夫子为什么经常来这里,而且一站就是一整天。
此刻,观鱼亭中,李侠仁局促不安地站在辛夫子的后面。
他望着辛夫子背着手似乎在看亭外的溪水,心中想着待会怎么跟夫子开口。
“侠仁,之前课堂上教的《忘川》,你还记得多少?平日里可有温习?”
“回夫子的话,您教的所有名篇名作,学生时常温读,《忘川》全篇我都记得的。”
“嗯,那我问你,何为心静止水?”
“心静止水,就是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毫无杂念的心境,犹如平静的水面,不起波澜。如此,才能更清晰地看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更好地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正如夫子您所言,止水非死水,先有宁静,而后致远。”
“善!那何为忘川?”
“川者,宛如巨龙,蜿蜒万里,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忘川,就是要在面对阻碍时,要忘记前方的艰难险阻,忘记面前敌人的强大。然忘川而学川,要像川一样,不屈不挠,勇往无前。”
辛夫子闻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侠仁,你回答的很好!但记而不思,犹如未记,学而不用,等同未学。我看你临溪观鱼,眼中无鱼,脑中淌水,心中杂念很多,面有难色不掩,这可不像平时的你。”
“对不起,夫子,学生刚才分心了。”
“你可是在为束脩的事烦忧?其实,束脩你不用在意,夫子我多了你这点束脩,并不会因此快活一点,呵呵,但少了你这个学生,却会让我难过许久。”
“夫子!”李侠仁很感动,虽然夫子一直悉心教导他,但以前从来没有对他说过这种话,朝夫子恭敬地行了一弟子礼,说道,“夫子,并非束脩的事困扰我。”
“哦,那是在担心朱家的人为难你?”
李侠仁明白,辛夫子大概已经知晓朱老三的事情了,又或者是因为刚才在私塾外面的一幕。
“也不是,学生行得正、坐得端,从不曾畏惧过朱家,对朱铭烨学兄也并无恶意。”
辛夫子闻言,心中满意,面露微笑地点点头。
“那你,有何所忧?又有何所求?”
“夫子,弟子有些困惑,想请夫子为我解答。”李侠仁沉默了会,恭敬地说道。
“可。”
“人,为何要读书?”
“这个问题,你不该问我,而是要问你自己。”辛夫子看了眼李侠仁,微笑道。
“那夫子为何要读书?”李侠仁不甘心,又追问了句。
“我嘛?”辛夫子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侠仁,你今天不是来复学的,而是来退学的?”
“夫子,我……”
李侠仁不知道怎么回答辛夫子的话,径直跪了下去。
他十分清楚,过去的一年里,夫子不遗余力地教导自己,是准备让自己参加明年科考的,此刻心中觉得辜负了夫子所望。
但现在他一门心思只想去修仙,想到外面去看看更广阔的修真世界,想要去救回自己的姐姐他们。
这种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内心深处开始萌芽,而后破土,最后越长越大,越长越高。
他也不知道今天自己是怎么走着走着就来到私塾的,但他知道不是今天,也会是明天,他总是会来这里的。
夫子说得没错,他就是来退学和辞行的。
或者说,是来向过去的自己告别的。
“夫子,学生想出去游历下。”李侠仁忍住眼角要流出来的泪水,也不敢当着自己恩师的面,说要去修仙,那样怕会被以为得了失心疯了,就选了个折中的说法。
“嗯,你有这个想法挺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去往何处?游历多久?”
“不是,夫子,学生可能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也许,也许就不回来了。”李侠仁担心夫子可能有所误会,认为自己是游历求学去,又解释道。
听了李侠仁的话,这次轮到辛夫子无言了,呆立一会才又开始说话。
“心意已决?”
“是的,夫子。”
“为何?”
“修,修仙。”
李侠仁没想到夫子会刨根问底,看着那双盯着自己的眼睛,他挣扎了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观鱼亭中,又是良久沉默。
“侠仁,你可知,我为何给你取名侠仁?”
李侠仁没想到夫子居然一点不惊讶,不问他为什么要去修仙,而是突然说起自己的名字来。
“夫子,学生知晓。侠仁二字,取自名篇《莫问》。侠者,济弱扶倾;仁者,德善爱人。”
“不错,你秉性纯良,当日,觉得这两个字十分适合你,就给你取了这个名字。”
“学生再次谢过夫子。”
“你是所有弟子中,我比较钟意的。不过,你有时也很顽皮,以后,在外不许堕了这个名字,要把聪慧用在正途上。”辛夫子想了想,又补充道,“当然也不要学那些腐儒,只会做个烂好人。谨记,先善其身,后济天下。”
“谢夫子教诲,学生定当铭记于心!”李侠仁知道夫子是同意他退学游历了,在告诫他的同时,也提醒他出去以后不要吃亏,心中感动,说着就又行了一个弟子礼。
“善!你刚才问我为何读书,我嘛,自然是为了,明事理,知进退,守本心。”辛夫子拍了拍李侠仁的肩膀。
然后继续说道,“出门在外,一定莫要自欺欺人,该怂就要怂,该刚也要刚。还是那句话,一个人连本心都守不住,怎么能读得好书,做得好学问,怎么能成的了大事。侠仁啊,做个凡人也好,修炼成仙也罢,都是在做学问,并没什么区别呐!”
“明事理,知进退,守本心。”李侠仁反复念着这九个字,逐渐陷入了沉思。
再回过神来,除了破旧的观鱼亭,哪还有辛夫子的身影。
只是不知何时,李侠仁手中多了一枚黑色的古朴令牌,上面写着“逐鹿学宫”四个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