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武王归来 兄弟情深
朦胧中,侧榻上皇帝慢慢睁开眼,猛然间太子出现,一对眼睛凑近瞪着皇帝的脸,手持匕首,面目狰狞,恶狠狠的说:“父皇,我当太子都快25年了,你啥时候把皇位传给我啊,我等不及了,圣旨我都拟好了,父皇你把玉玺拿出来吧?”
“孽子,你要干什么,你想谋朝篡位吗?”皇帝大怒。
太子不理,转身就在皇帝书案上翻找玉玺,奏折,书籍被打落一地。皇帝立即上前阻拦,很快和太子扭打起来。你来我往,拳拳生风,太子毕竟年轻,混乱中一脚踢翻皇帝,匕首正中皇帝心口。
“孽畜!”,皇帝大叫一声,猛的坐立起来,浑身已经湿透,心脏控制不住的猛烈跳动起来,双手颤抖不已。
原来是噩梦一场!
“皇上,你怎么了?”,安镇海听到殿内皇帝的呼喊,赶忙推门进来,关切的问道。
“天气热,皇上你出了一身汗,赶快换身衣服吧!”,安镇海看皇上神情不对,额头冒汗,赶紧吩咐宫女给皇帝更衣。
皇帝平复心情,吃了点糕点,精神体力稍稍恢复了一点点。皇帝趁夜伏案处理奏章,传来几个官员处理朝政琐事,一切如同平常一般。安总管知晓皇帝肯定是忧思成疾,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当下也不敢细问,只是吩咐手下仔细照顾皇帝起居饮食,不要出问题。
皇帝批阅奏章直到半夜,免了嫔妃们问安,当夜在勤政殿偏殿休息,一夜无话。
----------------
次日早朝,秦相孙相上奏清河县水利设施赈灾计划,皇帝准奏。秦相上前:“皇上,老臣建议,太子可作为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前往清河县慰问救济流离失所的百姓,广施恩德,主持水利工程兴建大计。”
孙相上前,拱手道:“皇上,太后寿诞在即,御花园修缮工程进度缓慢,太子恐怕脱不开身。”
皇帝看着孙相:“孙相有何见解?”
孙相倒是直抒胸臆:“微臣以为,文王可去。”
朝堂众臣议论纷纷起来。
“代表朝廷去清河县,那就是代表皇上。”
“文王妃有孕,文王爷去清河县恐怕也心思不安定吧?”
皇帝沉思,任由群臣议论了一会儿。
太子倒是站不住了,大殿上前拱手作揖道:“父皇,儿臣乃太子,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义不容辞的责任,儿臣即日即可启程前往清河县,工程不完工儿臣就不回来。”群臣一片赞许吹捧之声。
孙相侧身,给文王爷一个眼色,示意他上前。
文王爷倒是淡然。他知道,代表朝廷,就是代表皇上,这一角色非太子莫属。况且清儿有孕,照顾清儿是自己身为人夫最重要的责任。这当下离开家去往数百里外的清河县,一去就要两个多月,实在是不舍。但身为皇子,为父皇分忧也是责任,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是。
文王爷思定,出列上前,拱手作揖道:“父皇,儿臣作为大庆国皇子,为父皇分忧,为大庆国攻坚克难,儿臣义不容辞。只要父皇一声令下,儿臣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儿臣愿往。”群臣又是一片赞许吹捧之声。
皇帝正犹豫间,大殿外传来太监的奏报:“武将军回宫请求觐见!”
皇帝大喜,“崇武回来了”。“宣!”
崇武是珍妃的二子,文王之弟,不喜在宫里待着,整日里舞枪弄棒,研读兵书,十日倒有七日在田大将军兵营里和士兵们厮混,渐渐的倒练了一身武艺,愈发得到田大将军赞许。六个月前西北战事吃紧,竟自请从军,去西北打仗去了,倒是运筹帷幄,真的打了几场胜仗。皇帝喜悦,下旨封了武将军。几个月下来,西北战事渐渐平息,戎狄国进贡求和,皇帝亦不喜战事死伤,应允了下来。崇武将军得胜回来,实乃大庆国幸事。半月前召其回宫,没想到这么快就到都城了。
“宣武将军觐----见!”。
大殿外,武将军一身戎装,英气逼人,大踏步来到殿内,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快快平身!”
“谢父皇!”
武将军起身,向太子,文王点头致意,算是问候了。转身正色向皇帝报告:
“父皇,儿臣六个月前去西北打仗,如今得胜回来,特向父皇交旨。几场大仗,共歼敌三万,俘虏万余人,我军伤亡不足一万。父皇恩威并重,戎狄国求和,儿臣把俘虏都放回戎狄了。戎狄国王感恩大庆国皇帝皇恩浩荡,承诺有生之年绝不再侵犯大庆国边境。”武将军的声音在大殿内洪亮如钟,众臣赞不绝口,武将们交口称赞。田大将军当即为崇武请功,众将军附和。
皇帝喜不自胜,即刻下旨:“我儿威武,西北战事得胜归来,实至名归,国之栋梁,着封为武王,赐建武王府,授大将军衔,赏银五万两。其余将士论功行赏,阵亡将士依律抚恤厚待其家属。”
武大将军又报告了西北边境守卫和百姓的情况,只待边疆稳固,再撤回和轮换留守的军士,让边疆百姓休养生息。皇帝一一应允。
“崇武,你母亲很想念你,你先退下,去看看你的母亲吧。”
“是,儿臣告退。”武大将军退出大殿,脱去军装,换上常服,就往文华殿方向去了。
朝堂众臣知道今天是大喜日子,皇帝也不会草率决定钦差人选,谁也不再提起钦差人选之事。文王也急切想去文华宫和弟弟叙旧。早朝按时结束,各自散了。安总管传了皇帝口谕,文王去文华宫觐见母亲,留下用晚膳。
--------------------
母子数月未见,珍妃免不了梨花带雨,抓起崇武手臂,左看右看,转着圈看,没有伤病患处,方才放心下来。责怪崇武也不勤写书信,报个平安,让母亲好生担心。
“儿子不是好端端的回来了嘛!”,崇武笑嘻嘻的:“母亲你看,儿子是不是高了壮了,现在儿子的武艺可以一个打10个了呢!”
“吹牛吧你,我看你是黑了瘦了!”崇文打趣道。
“就是,你要向你哥学习,多看看书,别整日里舞刀弄枪的,弄伤了自个儿可不好。”
“母亲,刚才父皇封了崇武为武王,授大将军衔,赐建武王府邸,崇武和我一样,都有王府了。嗯,就还差一个武王妃了。”文王将父皇圣旨说与母亲,还不忘打趣一下。
“父皇看重你是好事。平日里你喜欢在军营里待着,现在你当大将军了,又给你建王府,那日后岂不是更加看不到你了。”珍妃心情有点低落。
“母亲,您放心,现在不打仗了,军营里也没啥事情,我会经常进宫来看您的。”崇武安慰着母亲,又说了些军营和边疆的趣事,逗得母亲和崇文喜笑颜开。
说话间,皇帝也到了文华宫,众人跪地迎接,皇帝入厅坐定,说了会闲话。不多时御膳房送来好酒好菜,珍妃又特意吩咐小厨房炒了几道崇文崇武喜欢的精致小菜,一家人举杯同饮,其乐融融,不拘礼仪,喝至尽兴勾肩搭背,竟似寻常百姓家人一般。皇帝不胜酒力,早入内室歇息,崇文崇武见天色已黑,向母亲告辞,自此散席。宫中守卫都知晓武王今日之喜,也不查验,任由文王武王出宫回府歇息去了。兄弟倆又半醉半醒说了会话,各睡一头,沉沉睡去。
--------------------
崇文酒性所致,兼具心中有事,睡至半夜,被崇武鼾声弄醒,再也睡不着了,遂起来于院内踱步,也不扰了别人清梦。
“哥,你怎么不睡觉啊?”崇文正思考朝堂政事,崇武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我睡不着,出来走一走。”
崇武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又给崇文也倒了一杯。“哥,有啥烦心事,说来听听,看弟能帮上忙么?”
“弟,你在外征战沙场,战功彪炳。但是朝堂之事复杂,远不是打仗那么简单。”
“哦?那倒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我倒是相信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崇武拖着唱腔,比划着花枪招式说道。
崇文都被他摇摇晃晃的姿势给逗笑了,心里却也认同崇武说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是有些事情上,崇文也感觉势单力薄,又不屑于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要有将,要有土,事情才可成功。
“太子近些年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事情,我总觉得不妥,可是又没有确凿的证据。”
“太子?你管他作甚?他比我们大好多岁,平日里又说不上话,见面三分礼罢了。”
“父皇对太子期望甚高,只有德行出众,文韬武略之人方可继承大统。只是太子最近几年变得盛气凌人,不似小时候那般对我们亲近了。而且坊间传闻对太子也不利。”
“哥,你的意思是,太子德行有亏?”
“没有实际的证据。”
“这事交给我办,哥你放心好了。”崇武一点就透。
崇文又说了一些自己掌握的信息,崇武逐一记下。
说话间三更天,又回房补觉,睡到自然醒。崇武起身,拜见过文王妃,早膳也不用,径自回军营去,崇文也不挽留,由得他自行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