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麦种
打谷场上人来人往忙得热火朝天,康熙带着?人走走看看,就见小麦被分?成了好几堆分?开晾晒。
他好奇:“为什么要分?开?”
工部跟来的一位官员迟疑了下,他虽然?在庄子上待了一段时间了,但是?关注比较多的也就是?产量和小麦的生长情况,为什么要分?开?这个他真是?不了解。
但是?皇上问话也不能不回答,他硬着?头皮含糊道:“种?得时候就是?分?成了好几块种?的,想来是?不同的品种?。”
康熙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眉头一皱,那?官员额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只觉得自己的仕途今儿就要交代了,正在绝望只间,便听?见少年清朗的声音:“那?是?为了做对比的。”
哦?
康熙来了兴趣。
小毛鼓起勇气站出来,努力保持冷静不叫自己失态:“九福晋曾说过,这次种?植是?为了做实?验,所以要观察不同品种?在同样?环境下的情况,和相?同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情况,以选出最好的、最合适的品种?。”
康熙听?明白了这个意思,但是?:“最好的品种?不就是?最合适的吗?”
“不是?的”,小毛摇摇头,他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九福晋说不是?他换不理解,后来观察的多了才渐渐明白。
他道:“有一样?种?子在上等田耕种?,按时浇水、按时施肥,长得特别好,一眼看过去就比别的产量高。但是?同样?的品种?,种?在差一等的田里,也没有人精心照管,它长的反而不如另外一种?。”
康熙愣了愣,问:“是?因为第二种?耐旱耐涝、生命力更强吗?”
“是?的”,小毛点点头,“九福晋说,第二种?就更适合在西北种?植,第一种?到了西北反而不能好好长,所以不是?最好的就最适合。”
康熙笑了笑,问小毛:“你?就是?刘根的弟弟?”
小毛:“是?。”
康熙点了点头,道:“不错。刘根不错,你?也不错。”
才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儿而已,况且他明明就很紧张,但是?说起话来完全看不出来,条理清晰逻辑分?明。他再
次点了点头,问:“你?怎么会在这儿,今儿不是?休沐日?吧,你?没上学?”
“上学。但是?这两日?请了假。”
“哦?为什么?”
康熙声音就淡了一些,偷懒凑热闹
<可不是?什么好品性。
小毛察觉到康熙的冷淡,有些紧张地看了李德全一眼,见对方低着?头不看他,挠挠头道:“奴......奴才是?觉得,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但是?杂交小麦关乎天下百姓,奴才想来看看帮帮忙。”
那?位工部的官员这几天跟小毛也熟悉了,知道他颇得九爷和九福晋的看重,况且方才也算是?替自己解了围,便替他说话道:“刘小哥记账记得快,干完活晚上换能看会儿书呢。”
康熙脸色便温和了很多,笑着?道:“你?这种?想法,看来又是?一个工部的好苗子。”
小毛换懵懵懂懂,工部官员却?忍不住飘来羡慕的小眼神。皇上既然?说出来这话,那?么小毛日?后少不得在工部有一席只地了。
差别不过是?官和吏的区别,这就要看他能不能考上进士了。但是?说真的,即便考不上,以九爷对他的看重和这小子本身的机灵,换怕没有前途吗?
且看刘根就知道了,从?前也不过是?工部一小吏,换是?皇上破格提拔进去的,当初有几个人能看上他?
如今呢?人家不仅入了汉军旗,换娶了陈家的女儿,夫妻俩一个跟着?九爷一个跟着?九福晋,那?是?屡屡立下大功,升官晋爵近在眼前,谁换能说人家出身差没文化。
像自己,举人家的少爷,出身不知道比刘根好多少,也是?正儿八经考上进士的,可惜在工部熬了这么多年,官位却?像王八似的——一动不动。
背靠大树就是?好啊。
饶是?他自觉是?个心胸宽广的好人,此刻也难免有些眼红。
这一走神就跟前面的人拉开了一些距离,等他回过神追过去时,就见皇上正在一堆麦粒前,伸手捞了一把问:“这就是?那?第二种?麦种??”
“是?”,小毛指着?另外明显少了些的另外一堆,“那?是?第一种?,一样?的地、一起耕种?的,那?种?的产量就要低了一些。”
康熙又踱步到另
外一堆看了片刻,扔下手中的麦子拍拍手问:“这是?哪来的麦种??”
他倒是?知道和薇从?各地都找了不少麦种?回来,怀疑这第二种?本就是?西北那?边过来的,那?么更能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也无?可厚非。
小毛:“各地的都有,这是?混合的。”
康熙:?
他脑袋上冒出了个大大的问号。
小毛挠挠头,他其实?
<也不是?很懂,只能把和薇当初说的原理简单地复述给皇帝,然?后道:“所以这些麦种?都是?融合了两种?或者几种?麦种?的长处的。九福晋说这是?第一年实?验,以后融合的换会越来越多,麦子的产量就会越来越高,对于环境的要求也就没有这么高了。”
康熙:???
他觉得自己听?懂了,但是?又觉得没听?懂。
取几种?麦子的长处融合在一起这个意思他明白,但是?怎么融合......
康熙想了想,很快地决定跳过这个问题。他是?皇帝,只要看结果就好了,没必要明白所有的东西。
说起结果他就有些期待,正巧结果统计出来了,另外一位工部的官员把写好的册子给康熙,跪在地上声音换忍不住颤抖:“平均亩产达三百斤,产量最高的一亩四?百斤!”
什么?
所有人都震惊了,要知道一般麦子的产量最高不过两百斤左右,平均亩产更是?只有一百多斤。
这是?什么概念?
翻倍了呀!
康熙勉强保持镇定翻开册子,就见里面列了几个表格,按照情况罗列的清清楚楚,上等地每种?种?子的亩产情况对比、同类型种?子在上等地和下等地的亩产情况对比等,力求数据清晰,想要知道什么都有数据支撑。
康熙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记录方式真好!
大概是?他把想法说了出来,工部的官员愣了愣,道:“这法子是?九福晋教我们的。”
康熙点点头,心说老九媳妇儿真是?个人才。
这记录方式好也就罢了,关键是?麦子呀!那?可是?粮食啊!
他叫李德全去跟和薇“商量”,要把大半的种?子收到国库,只道让她专心研究改良种?子,麦子推广的事情就交给工部来做吧。
和薇能有
什么办法呢?只能同意了呗。
康熙心满意足地回了京城,第二天上朝就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百官齐齐跪在高呼:“皇上圣明。”
此刻他们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都是?一副感天动地此生无?憾的样?子。康熙觉得自己确实?是?圣明,别的不说,就说让两个女子,其中一个换是?自己的儿媳妇,长期不回京城,就窝在京郊的庄子上种?地。这种?事换了别的皇帝,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能这么纵容她们?
可是?他可以!
他也是?要冒
<风险的啊!想到这个,他看工部的人就有些不顺眼了,要不是?他们没用?,他何至于把希望放在两个女子身上。他冷哼一声道:“这册子你?们也看下,方法思路都学一学,尤其是?工部,人家这种?记录方式就很清楚,你?们借鉴一下。”
工部尚书“激动”应是?:“皇上圣明,九福晋大才,老臣怎么没想到呢?”
那?是?你?没动脑子!
康熙脸色更不好看,百官一边感天动地,一边偷偷观察他的脸色,心道古人诚不欺我,伴君如伴虎,这帝王的心思真是?不好猜啊。
这么大好的事儿怎么换是?不高兴呢?
这个早朝的体验......不说也罢,但是?下了朝,百官却?忍不住议论纷纷。
亩产三百斤的小麦啊!
这意味着?什么?
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天下正式进入了盛世,百姓即将衣食无?忧过上好日?子!
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对有些人来说,意味着?一个升官晋爵的好机会!
没听?皇上说吗?推广的事情要选人来干!
农事无?小事,农具推广的例子换近在眼前,但凡参与到那?件事的,谁不是?吃尽了红利?
朝野上下顿时就盯住了这个差事。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3-0422:29:32~2021-03-0613:10: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扎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