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朕欲亲临渭水!
显德殿的偏殿之上,一幅制作详细精巧的关中地图被悬挂了起来。
就在地图之上,距离长安仅隔着一条渭水的泾阳,此时已经被插上了突厥军旗。
昔日天策府文武,也就是李二凤的心腹大臣们此时齐聚殿中,看着执失思力介绍着这次突厥的兵力部署。
“突厥颉利、突利合兵一处,虽号称百万,然其中可堪一战的也只有那十六、七万的控弦之士。”
“而且因为是各部族联合出兵,突厥军中的内部其实多有矛盾,更加不可能联合作战!”
“再加上突厥骑兵不擅攻城,所以此次领兵而来,不过是想要向大唐索要金银妇女……”
简单来说,这次的突厥出兵其实就是战争讹诈!
这种事情突厥可是经常干的,哪怕当初太上皇李渊起兵时得到了突厥的承认和帮助,但大唐建立之后的这几年来,双方边境摩擦不断,以此进行勒索……
偏殿之中,执失思力说完突厥的兵力部署和战争意图,便对着李二凤俯身行礼,埋下头恭恭敬敬地道:
“尊敬的皇帝陛下,而今我执失家族已经探知了颉利可汗的底线,愿意在这次的和谈之中帮助大唐!”
听到这话,如今在场一众武臣为首的程咬金,却是忍不住狰狞一笑,骂道:
“和谈?和他奶奶个腿儿!”
说罢,程咬金对着上首的李二凤拱手一礼,昂然道:
“陛下,臣愿意领兵出战!”
其余武臣闻言亦是群情激奋,纷纷出列振声道:
“臣等也愿出战!”
面对着一个个对突厥大军毫无退缩畏惧,甚至反而精神振奋、一心求战的大唐将领,执失思力不由暗自咋舌。
果然不愧是为威震天下,以一己之力压服隋末群雄的大唐皇帝,麾下的武将竟然都如此悍勇无畏!
当初光是这位混世魔王程咬金,仅带着一千余玄甲军就将两万草原精骑打得大败而归。
执失思力反正是实在搞不懂,颉利可汗到底为什么还敢攻打大唐……
而此时的文臣之中,现任中书令的房玄龄,此时却是皱着眉开口道:
“如今长安空虚,只有卫戍兵马三万余人,一切还是以求稳为妥!”
如今身为兵部尚书的杜如晦对京中兵马更有了解,当仁不让地补充道:
“而且京中兵马已数年未经战阵厮杀,非是我天策府麾下的精锐大军。固守京都尚能得用,但出城野战却未必是突厥的对手……”
“和谈虽屈辱,可我大唐如今经不起动荡!”尚书左仆射萧瑀沉声道。
寻常武将要考虑的,无非就是敌军有多少人马、能不能打败敌军这些问题。
但文臣这边要考虑的,那可就多了!
打仗所消耗的军资、万一失败会带来如何恶劣的政治影响、战乱对京畿之地民力物力的破坏……
玄武门之变前,天策府的精锐兵马都被调离了长安附近,要不然李建成、李元吉吉也不敢下手啊。
现在这些精锐兵马,可还没有来得及调回来,就凭京中那三万兵马,实在是有些不让人放心……
既然突厥这次过来,也不过是求财而已。
京中府库尚算充盈,暂时花钱买个和平不算什么。
只要大唐这次缓过一口气来,难道日后还会无法洗刷这次的屈辱吗?
文臣欲和,而武将求战,殿中众臣便是为了到底要战要和而不断争论起来。
而此时坐在主位之上的李二凤,注意力却是一直放在了面前这幅巨大的关中地图之上,视线缓缓向长安西北方向的泾州、豳州移动。
开国之初,便被草原人一路打到了国都,在中原历代王朝之中却是少有。
但其实大唐如今刚刚一统天下,隋末历练出来的那些精锐兵马还在,单论实力并不弱于突厥多少。
之所以出现如此危急的情况,其实也是突厥那边运气太好钻了个空子,才能只用半个月的时间便疾驰狂飙到了长安附近!
原本长安附近,设有关内十二卫以拱卫京师。
突厥南下途经之地,泾州萧关驻守有两万余天节军,豳州也驻守了的一万余天纪军。
关内十二卫兵马,虽然远远比不上李二凤天策府麾下所向披靡的大军,但也是大唐百战精锐。
纵然面对突厥大军,这两支兵马固城而守,也起码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让长安这边调集大军驰援!
只是可惜,驻守泾州的天节将军李艺素与李建成交好,乃是建成旧部。
而驻守在豳州的天纪将军张瑾,则乃太上皇心腹……
玄武门之变后,为了稳定朝堂,李二凤并未大肆追究建成旧部的罪责,也没有擅动太上皇心腹们的位置。
如此宽容大度的手段,得以让李二凤平稳地接过大唐至高权利。
但总有一些人,或是和李建成捆绑太深,或是为太上皇鸣不平……
总之这次突厥的出兵,干净利落稳准狠,正好掐在了大唐因权力交接,出现动荡所导致的防御漏洞之上!
如果没有长安朝堂之上的人通风报信,突厥能打出这种仗来?
一旁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此时见自家陛下双眼眯起,若有所思的模样,当即上前一步问道:
“敢问陛下,到底该如何决断?”
李二凤闻言微微回过神来,然后微微坐直了身子,朗声道:
“明日,朕欲亲临渭水,一探突厥虚实!”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顿时脸色一变。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自家陛下是真干得出这种事情来!
当年李二凤曾经只带着尉迟敬德和四名骑从,亲自冲入数千敌军之中,直接杀穿了敌阵全身而退。
然后对尉迟敬德得意洋洋地说出了“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样的豪言!
(真实历史上没这么夸张,只是联手杀了数十人,然后全身而退,顺带引着数千敌军进了包围圈而已……)
当年的李二凤身为大军统帅,如此行事便很是不妥。
如今他身为皇帝,身系大唐社稷之重,做出这种事情就更加胡闹了!
可是在场之人皆是天策府旧人,对李二凤的性格极为了解。
一看自家陛下此时脸上的神色,便已经清楚这是决心已定了。
李二凤是个很愿意纳谏的人,可若是他铁了心要如何去做,往往这个时候除了后宫里的那位长孙皇后,也无人能劝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