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儒道成神 > 第37 章 大名府

第37 章 大名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马车的车夫见主家陈浩彬对这玩意有了主意,便按照主家陈浩彬的要求继续赶路。

    就过了一会儿,很快便乘着马车来到了青州——大名府的城门前。随后主角陈浩彬便吩咐马车的车夫停车,然后他便自己抱着刚才趴在他腿上的小食铁兽跳下了马车。

    大名府的城墙高达10米,基宽14-16米,顶宽12-14米,由青砖石垒成,墙体带有一定的弧度,抵御外敌,在城墙的四个角上,还修建了四个角楼。

    角楼前无所阻挡,可以眼观八方,常常也用来通信和瞭望的作用。面对敌军的入侵时,城门楼上和角楼可以时刻观察敌军的动向,好为防守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大名府的城墙还配备着一种特殊的防御结构——“马面”。之所以称之为“马面”,是因为这种结构体形状狭长,犹如马背一般,同时又能够在城墙外侧看到明显的凸起部分。这些“马面”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掩护作用,可以有效地遮蔽城墙上的守军,并通过凸起的部分来观察城楼下敌人的动静。

    不仅如此,大名府城外还有一道环绕的护城河,这道护城河乃是通过人工挖掘而成。它的存在既能抵御外敌、妖族和蛮族等势力的侵犯,也能对其他国家形成一定的防线,从而实现对城池的全方位保护。而且,大名府仅有一条进出通道,无论是平时出城还是进城,都只能依靠浮桥或是吊桥通行。

    当面临敌军入侵时,大名府只需破坏掉桥体,就能够轻易阻止敌军的前进步伐。即使桥没有被摧毁,只要敌军踏上桥梁,他们就会成为城墙上守军的活靶子,极易遭受攻击。这样严密的防御体系使得大名府固若金汤,成为一座难以攻克的坚城。

    随后主角陈浩彬抱着小食铁兽,走到大名府的城门口旁的一个守城士卒前问道。

    “这位士兵大哥,有礼了。我在途中偶遇此小兽,见其可爱便心生喜爱之意,欲将其带回饲养。然吾恐其乃妖邪之物,故特来请教大哥,可有方法能验明其身?”

    城门口的守城士卒见主角陈浩彬身着秀才服饰,举止文雅,态度恭敬,遂微笑着回答道:“公子放心,大名府承蒙圣贤院庇佑,每时每刻皆受其法力笼罩。若此小食铁兽真有异样,圣贤院定会即刻示警,并加以镇伏。观之现状,此小兽应无异常,公子尽可安心饲养。”

    “多谢士兵大哥赐教。”主角陈浩彬在谢过守城士卒后,便转身回到了马车上。他轻轻抚摸着小食铁兽的毛发,眼中满是欣喜之色。然后吩咐马车车夫继续前行,进入城中。车轮滚滚,扬起一阵尘土,渐行渐远。

    陈浩彬初次踏入这座繁华热闹的青州名城——大名府时,他的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街头巷尾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喧嚣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大名府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商铺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商家们大声呼喊着招揽顾客,展示着自己的商品,从珍馐美馔到绫罗绸缎,应有尽有。人们忙碌地讨价还价,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之情。这里弥漫着浓厚的市井气息,让人感受到大名府独有的繁荣与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名府作为庆国青州的首府,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商业枢纽。然而,青州的军事重地并非大名府,而是位于三百五十里外的宣化府。那里驻扎着将近两万名精锐士兵,戒备森严。宣化府外还有一处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冲——武关。武关位于狭长的山谷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它背后便是宣化府,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大名府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由于要按照约定,所以主角陈浩彬带着车夫去大名府附近的牙行,随便找了一个牙人,租了一处便宜的宅院,带有一个专门养马的牲口房,也就相当于前世蓝星带有车库的房子。随后与房主在牙行签定了契约,租了两个月,每月7000文铜钱,也就是7两白银一个月。

    随后主角陈浩彬稍作整理,便打算先去把卢龙县县令所委托的信件给交付了,于是按照卢龙县县令给的地址,乘坐马车来到了吴知府所居住的宅邸。

    在圣贤大陆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召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但后面由于孔圣人无私,所创办的稷下学院,导致人人都可以读书,拥有文气的力量,导致粮食不是很缺,人口上升。因此随着汉朝往后出现的大批官员的增加,国家所提供的官邸无法满足需求,多数中下级只能自己租赁住所,而上级官员则由于制度改变,住所与官属也是分离开来。

    陈浩彬站在宅邸之外,目光从外向里扫视而过。这座宅邸规模宏大,一眼望去便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它以严格的中轴对称形式构建而成,分为三路多进四合院落,布局规整,端方有序,透露出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

    宅邸的屋顶采用金漆雕龙装饰,琉璃则被用来制作凤凰图案,金光闪耀,熠熠生辉,显得格外华丽壮观。这些精美的装饰让整个建筑更具气势,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高贵与威严。

    四周绿树环绕,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透过树叶的缝隙,可以隐约看到树间点缀着汉白玉制成的桌椅,宛如隐藏在林间的瑰宝,散发着优雅的气息。

    亭台楼阁如云朵般散布在各处,假山奇石罗列其中,犹如一座精巧的园林。陈浩彬漫步于绿荫花径之间,耳边传来清泉潺潺流淌的声音,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伴随着阵阵莺雀的啼鸣声,以及花草间虫子的轻吟声,各种声音相互交织,此起彼伏,共同构成了一曲美妙的自然交响乐。他陶醉在这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心神都为之沉醉。

    --------------------------------------

    ps:作者小知识

    古代守城站岗的士兵的职称叫城门守将,守城士卒,城门校尉,监门将军,经城门郎。古代人们除了用官职名称来称呼守城门的人,还有一些俗称,如阍者、阍人、司阍、门子等。

    异地任官

    “官宅”,就是官吏的住所,因为常与官衙连在一起,如今曰之“机关大院”,所以有时也兼容办公场所的涵义。若用现代语汇表述,大抵就是机关住房的意思,因其不仅所有权一般都姓“官”,即属于国家资产,而且往往还特定属于某官署即某一个机关。

    住房情况

    地方官连同随任家属免费享用机关住房的传统,一直维持到清朝覆灭。相反,京朝官的住房问题,却经历了较多的变化。前文说过,两汉时官员多居机关大院,东汉王充《论衡·诘术篇》称:“府廷之内,吏舍比属”,足见规模之大。《后汉书》卷六十四记赵岐的祖父官任御史,故其“生于御史台,因字台卿”,由此推断出同居的家属中,甚至包括成年的儿子媳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