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玄幻小说 > 引原修者 > 第1章 奇怪的古文

第1章 奇怪的古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施晨是一名古文字研究员。

    自考上这个研究生专业开始,他感觉到,自己误选的这个研究专业,与他极为契合。

    上个月,陆教授介绍一份工作,主要是破译古代文字。

    破译的图片,有些是通过拓印得来的,有些则是照片。

    雇主发过来的图片中,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每当施晨翻译完一张图片,雇主会把相应的报酬打入他的账户。

    施晨的效率还算不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帮忙翻译过十二张图片。前几天翻译完成的那张金箔刻字图片,有两百二十三个字,是目前比较复杂的一张,施晨获得三千块的报酬。

    昨天,雇主又发来一张新的拓印图片,有一百三十二个字符,施晨已经翻译一半,深夜三点多他才上床睡觉。

    第二天,十一点多睡醒后,他躺在床上,回想着刚才做的梦,在梦里,竟然顺着昨天的工作继续翻译,将整篇拓文都翻译完成。

    “吾幼遇天人于山,点化而修……怨世无灵,一生蹉跎……”

    梦中翻译出来的古文,读起来有些拗口,还是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他深知,梦里的翻译并不代表现实,因此起床后,他继续昨晚未完成的翻译工作。

    ‘小时候我在一座山上,遇到一个从天上下来的人,他教会我修炼之术,可惜世间竟然没有修炼的灵气,我这一生能入门修行,却无缘上进,停留在三层不得寸进。百来年,我寻遍世间,都找不到突破的方法。回到遇到天人山上,日夜修行,时日不多时,发现天人的洞府,可惜我发现得太晚,解不开那里的迷宫,只能封住洞府。后来人,如果能修炼成功,在山上找到洞府,解开迷宫,就能离开这里。’

    翻译完这篇古文,施晨惊讶地发现,它竟然与自己梦里的翻译相差无几。

    施晨的记忆力极好,一般八百字的作文,他只需看三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记住。百来字的古文,他能够记得分毫不差。这种梦境与现实重合的事情,并不罕见,他并未过多关注,认为这可能是最近翻译工作过于投入的缘故。

    他将翻译好的资料发送给雇主,决定好好放松一下。

    已经有两年多时间,施晨没有回过家,他决定回家看看。

    十个小时的奔波,于晚上十点半,抵达了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家。

    父母的身体还算健康,小妹正在县里读高三,成绩也不错,上一本大学应该问题不大。

    施晨待了一个星期,见了发小,聚了同学,最后给家里留下七千块钱,又回到那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出租屋。

    前几天,雇主又给施晨发来两张图片,要求他尽快翻译出来。施晨回复说自己正在老家,不方便进行翻译工作。

    原本他打算出去找一份工作,现在雇主三天两头派活儿过来,只能先将手上的翻译工作做好。

    打开雇主发过来的图片,两张图片里没有文字,一张是由十几个点线组成的图,另一张由线条连在一起组成一幅复杂的线图。

    施晨研究半天,没有弄清楚这两张图的意思。施晨只是记住这两张画的模样,没有研究出它们有什么价值。

    吃过午饭,施晨休息一个小时,下午又研究两个小时,实在看不出这两张图有什么名堂,他只好回复雇主:看不出什么名堂,只是感觉这两张画里缺少很多关键的联系。

    雇主没有回复。

    过去两天,雇主又发来一张金箔图片,还打过来五百块钱,说是上次两张图的辛苦费,这次的金箔图片另有酬劳。

    施晨表示上次的翻译工作没有完成,不应该收取报酬。

    雇主却没有回复。

    这幅金箔刻字由三百三十五字组成,其中包含小篆、大篆、秦文、古汉等字符以及一些手绘的简单图画和符号。三百多个字,将近三天的时间,施晨才完成翻译。

    ‘师傅留下方子后就离开,我在山上等他回来,却没有等到他。我用尽一生去修炼,却始终未能进入境界,也无法掌握符法和阵法。只在丹道上略有成就,可惜寻遍世间,也没有找到方子中的灵草,无法炼制出丹药。只能自己研究丹药,最终研制出龙虎丹,只能辅助修炼身体,也算是有所收获。师傅的方子就留在洞府里……我的道法……符阵之法……’

    施晨将翻译好的内容发给雇主,不到两分钟,他的账户上就收到五千块钱的入账通知,紧接着,雇主又发来一张图片。

    图片上是一幅石刻。石刻的内容很简单,一座山上有一个水池,水池上有一个圆形的太阳或者月亮,旁边是一些古字。内容是:圆月当空,府门中开。欲寻仙路,至下莲台。

    施晨把翻译好的古文回复给雇主,接下来一个星期,雇主没有再发翻译图片过来。

    周一的早晨,天气已经有些闷热,毕业季的工作并不好找,在人才市场投了十几份简历,中午散场后,施晨带着一身汗臭味,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施晨的简历上写的是本科在读研究生,公司很少招聘这样的在读人员。

    吃饱喝足后,正想着下午要去哪个招聘会看看,他的手机响起。

    来电的是他的导师陆教授,施晨连忙接起电话。

    陆教授给施晨带来一个好消息。

    一支考察队需要到雪山上,进行一项研究,需要一些古文翻译人员,陆教授推荐施晨一起进队。

    这是一次实地考察,位于高原雪山,有一定的风险,举办单位给所有参加人员购买保险,并给他们提供相应报酬补助,据说最低的补助都有三万块。

    时间定在月底,所有参与人员要提前集训一周,整个考察时间三到五个月,具体结束时间,要根据现场的考察进度安排。

    听到这个消息,施晨表示愿意跟随陆教授一起进组,毕竟这是导师推荐的,而且报酬还很高,他没有理由拒绝。

    集训的主要内容是体能训练,像施晨这样的文职人员,早上只需要跑个一两公里,做一些体能运动就可以。举办单位对文职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只要身体能够适应雪山地区的高原反应和低温环境就行。

    集训结束后,确定考察队所有人员,没收所有人的通讯设备,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未经允许,都不能与外界联系。

    这支考察队共七十六人,其中三十五人是保障后勤人员,五个是冒险达人,十个是考古专家,七个是古文专家,七个是各种设备的技术员,还有主办方的十二人。

    乘坐三天火车,下站后,转乘等待的中巴汽车,又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一个小村庄。

    这个村庄里已经没有村民,也没有任何标志性的村牌或路牌。

    村子里十几间土房,已经有考察队前期人员驻扎,大部分物资和设备已经运达考察地点,只要考察队到达,就可以开始进行考察工作。

    考察队在村子里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换上登山装备和保暖的防寒服,出发上山。

    村庄离考察点将近五十公里,汽车只能开到山脚下,要徒步攀登十公里左右。沿途已经开辟出攀爬的道路,减少很多风险。

    施晨昨天到达小村庄后,就观察周围的环境,他已经知道自己要在哪里考察。

    这里应该是昆仑山的中部,但确切位置无法肯定。

    当他们走下汽车,看到巍峨的巨山、蓝天白云,还有那正在融化的冰雪时,施晨知道自己来到哪里。

    上个月,有一个昆仑山雪崩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过几天,然后就消失。

    这里是乔戈里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