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边关词龙卫大虞
“是吗?”
听到妻子的话,那名正在批阅军情的儒雅将领放下手中毛笔。
他接过赵摒柔手中信件,摊开之后用镇纸一压。缓缓看了起来……
“青玉案·元夕!”
五个大字映入儒将眼帘。
“此字不错,风骨极佳!”
这是辛稼轩的第一印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好!好词啊!”
才读了上阕,这条词龙便不禁拍手叫好。
这些年,辛毅也给他寻来了不少诗词,但是如这首《青玉案·元夕》带给他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作词之人,风格竟然与他辛稼轩不谋而合!
这首《元夕》就算是与他的众多佳作相比,也是极为靠前的存在。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男子缓缓念出下阕。
这位镇军大将军闭上双眼,似乎是沉浸在了这首绝美诗词里……
良久之后。
他才睁开双眼,大慰道:“毅儿这回真是给我寻到了好词。
此人之风格,与我辛稼轩不谋而合。不知他有无师承,有无天赋?!若是加以调教,他日定然青出于蓝!”
辛稼轩兴奋不已。
辛毅从前给他寄的好词也不少,但是那些人多加了解之后。不是没有天赋,就是太过工于心计。
他不太喜欢。
而这首《元夕》的作者,他不知道为什么极为欣赏。
就算那人没有习武天赋,或者是有意讨好。他辛稼轩也认了!
无他,实在是难寻知己!
“怎地毅儿如此粗心大意?连作词之人的署名和籍贯都没填上!”
辛稼轩升起爱才之心,赶忙往下再看。
可是下面只有辛毅的问候安康之语。
其他再无……
辛稼轩大呼可惜!
“夫君,这首词可还喜欢?”
赵摒柔走到男子身后,替男子揉起肩膀来。
没人能想到,这位时常陷阵冲杀的公主殿下,在无战之时竟也如寻常妇人一般温和……
“甚好!甚好啊!”中年儒将大笑点头,不禁轻轻掌拍桌面。
“特别是这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深得为夫之心……”
“就是可惜,毅儿怎会如此粗心,连署名都忘了!”
提到美中不足之处,辛稼轩又叹了口气。
“你啊!就知道关注这些。毅儿离家多年,上面的问候之语你是一句都看不进去……”
美妇人嗔怪一声,暗暗加重手劲,疼得那条词龙龇牙咧嘴……
“还不是他不争气?!”
“要是他能继承你我一星半点,为夫何必如此?!”
辛毅的武道天赋比那些寻常百姓子嗣还差,这是他和赵摒柔都完全没有料到的。
本以为他再差也就那样,他们家身后是皇室和学宫,用天材地宝也能给他辛毅堆出个星辉境来。
可是万万没想到啊!
十五年!
整整十五年!从辛毅五岁开始,夫妇二人勒紧裤腰带,在他身上每天销金如水。但他还是连登楼境都没达到。
说实话。
这些东西就算放在一头猪身上,猪能变成星辉境大妖了!
“你就别再打压他了!人族又不像妖族一样,天生便能继承血脉和天赋。既然他无缘武道,那安安稳稳在这世上过一辈子就好……”
“而且,这不是挺好的吗?”
“若是他太过出彩,将来说不定也要被拴在这玉龙关,为祯儿看守国门。”
这位锦然公主口中的祯儿,便是那位太子殿下。
尉黑夫一日不死,他们夫妇就一日不能回朝。
但是一个地仙巅峰的武夫寿命,又岂能是他们两个忘尘修士所能相比的呢?
而鱼朝恩又不会出手,这位大都督早已厌恶了赵家皇室。
只不过因为当初的一个承诺,依旧在为朝廷效力而已。
也幸好是他鱼朝恩。
那位大武夫心问白玉京,最不能违背的便是誓言。
不然这大虞内部没了玄衣卫,还不知道要乱到什么地步。
虽然不至于亡国,但是一旦内政不稳,大虞也没办法支撑多线外战。
要知道,北方的渤海和大延,现在也正在与大虞王朝开战……
虽然这两个小国没有大秦这么令人忌惮,但是每年支出的军费也是一笔天大数目……
“是啊!他开心便好,咱们夫妻俩,也足够对得起这片江山,还有先帝了。”
提到那位驾崩已久的泰山大人,辛稼轩不免露出缅怀之色。
士为知己者死!
这词龙二字能被封上,可想而知,那位大虞皇帝有多看重他辛稼轩。
所以即使面对的是尉黑夫和他的百万虎狼,辛稼轩也从未有过丝毫退意。
在来到边关的第一天,他就做好了殉国准备……
还好,尉黑夫再厉害,也终究不是天上的神仙。
他们夫妻二人,还是能联手制衡这位武安君的。
“不说了!为夫要给毅儿写信。问一问这作词人的来路!”
来不及感叹,这条词龙实在是心痒难耐,他迫切想要知道这首《元夕》到底出自谁人之手。
但是他刚抓起桌上狼毫,就被妻子轻轻取下。
“柔儿,你这是何意啊?!”辛稼轩不由得疑惑看向妻子。
“毅儿虽然没有修炼天赋,但怎么好歹也是你辛稼轩的儿子。难道他会是什么丢三落四的蠢人吗,连署名都会忘记?!”
赵摒柔温婉一笑,将毛笔放回原位。“他啊,现在就在外面等着你呢。”
“是吗?毅儿回来了?!”闻言,辛稼轩不由得放声大笑。
“我就知道这小子没有这么蠢,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得词之后,这位大将军再闻一喜。赶忙让人把多年未见的好大儿宣了进来。
“孩儿拜见父亲……拜见母亲。”
一名锦袍青年走进堂中。
青年看到夫妇二人的第一眼便跪了下去,梆梆磕起响头。
“快起来吧,怎地这般清瘦。”
“但是比以前精神了不少!”
辛稼轩拍着年轻人的肩膀,不停仔细打量。眼眶微红。
“谢父亲关心。”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随即坐了下来。
“我儿,不知那《青玉案》的作者,姓甚名谁啊……”
辛毅的屁股刚沾上椅子,中年男人就急忙开口询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