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顾公子整顿西街
“你认得我?你是谁的孩子……”
王萧没有想到,王家竟然还有人一眼就能认出他。
老人泪眼婆娑,“伯父,是我呀,我是善宣。我的名字都是您起的……”
“善宣……”王萧想起了这个名字,是自己三弟的儿子。
中年男人走过来抹了抹老人眼角泪水,慈爱道:“你怎么苍老成了这般模样,难得你还没有忘记伯父……”
“两位伯父和父亲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善宣怎会忘记。”
“而且伯父离家百年,归来还是这般年轻模样……”
王善宣在王萧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坐到了椅子上。
“王家能有这般模样,伯父甚是欣慰啊善宣。”
王萧看偌大严整的祠堂主动找起话茬。
想当年,他们一家全都挤在一艘破旧的小渔船上,晚上睡觉连翻身都困难。
渔船旁边还绑着一艘小渡船。那就是他们全家赖以生存的吃饭家伙。
父亲打渔忙时。
王萧作为长子,十二岁便开始带着弟弟们摆渡。
直到他遇见了自己的师父……以一尾江鲤,换来一口盖世宝剑。
“世俗凡物而已,伯父才是真正有大成就之人……”
“当年伯父留下的仙人口诀,我王家竟然无一子孙能够参悟,就连善宣也只是一知半解。”
看着容颜不改的王萧,王善宣眼里夹带着无边羡慕。
他不过是稍微理解了一点王萧留下来的东西,便能活一百多岁。
可想而知,真正的山上人是怎么样的,称呼一声仙人也不为过……
“平安是福,平安是福啊……”
那位大剑仙却是摇了摇头,道:“有时候身负大气运不一定是好事,万一扛不住。比死了还要痛苦……”
闻言,老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大伯父,不如先在家里住下,明日叫上子孙们拜见您再走?”
王萧此次回来什么也没说,显然是不想刻意打扰他们。
但是王善宣依旧想将他留下来吃上一顿团圆饭……
“不了,这里是你们的家。不是伯父的家。”
“伯父家里人都在那上面呢。”中年男子指着祠堂牌位笑了笑。
他哪里还有家,只有父母兄弟在,那才是家。
现在剩下的王家人,不过是族人而已……
随着王萧话音落下,场面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伯父,这么久了,您依然是孤身一人?”
“嗯。”王萧点了点头,随后又缓缓摇头。
“也不算吧,收了个徒弟,叫做顾朝辞。”
“以后要是哪天他把伯父的尸骨和牌位带回来了,记得放在你爷爷旁边。”
“未曾在他老人家床前尽孝,枉为人子矣……”
说到此处,王萧就一阵黯然。
“祖父祖母去世时,最念想的就是伯父。他们从未怪过伯父分毫……”
王善宣缓缓诉说着当年的细节,越说越是让那中年男子眼眶湿润。
“而且伯父想必已经是登楼十二境的增寿仙人了吧,要死哪有这么容易。”
老人当年困顿之时,也曾经花费重金去了解山上人的知识。
自己这位伯父容颜不改,如今已经一百四十岁左右。想来已经是十二境之人……
“十二境?差不多吧。”王萧笑了笑。
果然!
王善宣证实了心中猜想。
“但登楼十二境也不是仙人啊。惹到打不过的人,也同样会被一拳打死。”
负剑男子耸肩大笑,话语中夹杂着些许自嘲。
别说十二境了,就连他这个地仙都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死……
山上仙人?
不见白玉京,哪里敢称仙人二字……
王善宣还想说什么,但是那中年男子却是打断了他。
“走了,善宣。”
“伯父还能见到你,真的很高兴。”
男子起身拍了拍老人的肩膀,随后化作一阵清风消失在他眼前……
“伯父……”
“这就是山上仙人吗……”
老人浑浊的目光再次黯淡些许。他颤抖着双手,被王萧这般神仙手段完全折服……
他们王家,一定要再出一个仙人才行……
伯父能,为什么其他人不能?!他王善宣的子孙也可以……
老人想到了那个口诀,他站起身来撑住拐杖,步履蹒跚的走向祠堂门口……
…………
……
锦官城。
距离那位年轻捕头上任已经半月有余。
城中所有街道和商贩,多多少少都记住了这位新捕头的名字——顾朝辞!
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西街也开始变得井井有条。
他给每个商贩都设定分割好了摊位,然后按月收租。
从前因为摊位而打架的迹象渐渐减少,但是骂名却越来越多。
“顾朝辞这个狗官!打着为咱们好的旗号收租拿钱。”
“是啊,我来这里摆摊这么久,就没听说过要交钱的。穷疯了吧?知县老爷也不管管……”
“我倒是觉得挺好的……”
“你当然好,你提前交了钱。路口人最多的地方都是你的!赶紧滚一边去吧!”
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那些积极响应新政的人占了天大便宜。
不过每个月交几十文钱,就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
要是有人来抢,捕快老爷们自然会出手。再也不用寅时就来这里跟人家抢位置,吵得急头白脸……
“那位小顾大人,果然还真有一手。”
一座小轿子途经西街,里面的美妇人扫上几眼之后,对着她身旁夫君笑吟吟说道。
与以往的嘈杂和混乱不同,如今西街被划分出好几个区域。卖鱼卖肉的分在一边,卖菜贩果的被分在一边……
当然也有不少直接在官道上摆摊的,但是那都无伤大雅。
至少比之前看起来繁荣不少,到处都有条不紊。
“不过半月有余就小有成绩,果然是个人才……”
江盏十分同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这段时间经常有百姓联名上书要状告顾朝辞。
但是西街再也没有收到什么打架斗殴的官司……
以前这里三天两头就有头破血流,甚至闹出人命的事情告到县衙来。忙得他焦头烂额!
相比于那个老捕头,顾朝辞已经做得很好了。
百姓穷点就穷点吧,这又不是几百年前刚立国的大虞了,现在只要是大虞百姓,基本上就不会饿死。
别闹出人命影响他的仕途,才是第一要事。
至于顾朝辞收钱?
他江盏又不是什么清贫县令,妻子娘家那边可不缺钱。而且蓝家还派了个家奴过来,专门在城里帮他们做倒卖房产的生意。让他安心做官……
谁在乎那三瓜两枣呢?
顾朝辞要是哪天真兜不住,把自己玩崩了。
那自己就让刑部那边下来彻查,让他去死好了。
反正自己又没碰这些赃款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