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下乡知青3
趁着中午吃饭这点时间,大队长吕有福和书记吕满仓,两人跟知青们说了会话。
大致意思是是大家安心在这生活,好好干,为祖国做建设。
知青们自然没有不应的,都很乖巧的应好。
不然呢,看看这两人那一身的气势,再想想待会要免费吃的大锅饭,人家说啥都是对的。
更何况,人家还很爽快的带着他们去粮仓里,借了他们好几斤的粮食。
也说了,等国家补贴的粮食到了就立马给他们送来,
不过也特意说了,借的这些粮食等分粮的时候要扣掉的。
这大家怎么会有意见,自然是都答应的,还满口称赞大队真是仁义。
让知青们没想到的是,这顿饭不仅免费,还有肉!
听周围的婶子大娘说,这是早上有头野猪从山上掉了下来,摔死了,队里就决定给它葱姜蒜加大料的办个送别宴。
也从她们交谈中知道了南沟大队的一点情况。
南沟大队地理环境好,有山有水,基本没有饿死过人。
村子里的人都是一个宗族的,很团结。
早些年抗战的时候,整个村子男女老幼,全部都参与过抗战。
所以他们既团结,服从性又好。整个村子都发展的很不错,起码家家户户房顶上都有瓦。
前几年闹腾的时候,村子也没有跟风谎报,所以在十里八村都是生活条件好的村子。村民们也更加信服大队长和书记。
说这些其实也就是想震慑一下,让知青们老实一些,别闹事。
虽说南沟大队之前没接收过知青,可其他大队有啊。
还闹出不少事来,吃得多,干的少,还高傲的不行,村民们自然不想自己村子里也有那些破事的。
知青们来之前,村子里就做好了准备。在村口的位置给他们盖好了两大间泥坯房。不需要知青们再借住在老乡家了。
两个房间都有大炕,中间还有一间厨房连着两个炕。门口又搭了棚子用来堆柴禾。屋后还有一块菜地,边上还搭了个鸡圈,茅房也在屋后头。
吕胜利把大家领过来以后,给他们做了介绍,说这里以后就是他们的知青点。
几个知青里里外外看了看,房子干净整洁,布置的很好,连菜地都已经给他们翻好了土,撒下了菜种。炕也都烧过了。
几个小年轻们都很感动,对于未来的未知而产生的惶恐,也消散了不少。
众人简单收拾了一下,男女分开把行李放好,就在吕胜利的带领下,到村子里的木匠家,定做了箱子,桌子,桶和盆这些家具。
又跟一些中午吃饭时搭上话的婶子大娘家去换些扫把席子之类的用品。
接着,吕胜利又带着众人去了山上,打了一车柴禾回来。这样,在农忙的这段时间,他们就不用上山砍柴了。
期间他们还在山上逮到了两只野兔,大家高兴不已,很开心于这里的物产丰富。
可是回来以后,又有了新的问题,他们没有锅!
碗可以用铝饭盒代替,筷子也都有,可没有锅,他们怎么做饭?怎么烧水?
现在距离大炼钢过去也没多久,家家户户也很少有买的起铁锅的,自然没有多余的匀给他们了。
几人商量了一下,凑钱买一个铁锅一个陶锅,大家一块用。
这时候刚下乡,他们身上还是有点钱票的,少年人又最爱面子,这事也没有什么争端,顺顺利利的就商定好了。
天不早了,为了尽快把锅买回来,他们又拜托了吕胜利骑马去县城帮他们买。
还拜托他顺带的买点油盐酱醋的,今晚好把兔子做了来吃。
接着众人分工合作,劈柴的,打扫的,找村民换东西的,整个知青点都忙碌了起来。
来自安省的两个男知青窦家康和杜伟杰去木匠家,用卸下来的板车把家具拉回来。
木匠家有现成的两个炕柜,剩余的就得等他再做了。
还买了一张桌子,四条长板凳,五个小板凳。
盆和桶这些都有的多,他们就每个人要了两个盆,还合起来要了两个桶。
木匠大叔看他们买的多,还送了根扁担,这样他们挑水也方便。
颜峰和另一个来自浙省的黄旭华负责劈柴,斧头柴刀还是借的大队长家的,赶紧用完好赶紧还了。
剩下的女生就是负责打扫收拾了。
颜宁和海市姑娘金淼淼两人打扫屋子,何芳芳许多多还有鲁省姑娘冯丽三人收拾颜峰他们劈好的柴。
分配好工作,大伙就风风火火的干起来。
大家都是少年人,心思少,干活都很卖力,大伙也很快就熟悉起来。
话匣子一打开,大家什么脾性也就了解了个大概。
金淼淼性格有那么点掐尖要强,挺爱指使人的,颜宁性格娇憨,但也不傻,再说人家还有堂哥颜峰护着,大家也都还不熟,金淼淼也没敢太过分。
冯丽性格风风火火的,是个直肠子,不过还挺能干的,据说在家的时候,因为是家里的老大,那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抓的。
男知青那里就不了解了,毕竟十六七的男孩子,聊起天来,聊着聊着就吹起了牛。
家具很快就拉了回来,窦家康和杜伟杰两人又开始打水,许多多就去和颜宁她们一起擦洗起席子桌子这些东西。
打够了水,俩男知青就去河边收拾野兔去了。
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终于在天黑之前,把知青点收拾好,可以住人了。
那边吕胜利骑着马很快就到了县里,南沟大队的位置离县城比镇上还近点,所以大队上要买什么东西都是直接来县城。
吕胜利从小在这长大,哪哪都熟悉,东西倒是很快就买齐了。
但是带着的瓶瓶罐罐的怕磕碰了,没敢骑着马跑起来。
一直到出了县城,去路边扯了些野草垫上,这才敢加快点速度。
这么一折腾,回来的也就不早了。
要不说东北人热情呢,吕胜利买了东西回来,先是把马车还了回去,又继续来给知青们把锅安上。
这活城里的知青们还真不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