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两个李梅
古义和老吴迅速抵达速食品加工厂,将张淼、张华和李梅带至警局审讯。
审讯室里气氛紧张,灯光昏暗。
张淼一脸无辜,不断声称自己只是李梅的男朋友,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张华则沉默寡言,眼神闪烁不定。
李梅则是哭哭啼啼,咬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古义和老吴相互看了一眼,心中都有了数。
“先把他们分开审问!”古义决定改变策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古义,老吴,林一和清秋,分别与三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古义审问李梅,老吴审问问题更大的张淼,林一与清秋二人则是审问张华。
在审讯过程中,古义发现李梅的情绪异常激动,她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嘴里还不停念叨着:“我真的是被冤枉的啊!你们要相信我……”
“李梅,请你先冷静一下!”古义连忙出声安抚道,并试图让她稳定住情绪。然而事与愿违,李梅不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哭得越发厉害起来,整个人仿佛都陷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之中。
古义心里很清楚,李梅这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躲避审讯。如果不能找到更确凿有力的证据,恐怕很难让她乖乖就范、俯首认罪。
而另一边,负责审问张淼的老吴同样也是一筹莫展——不管怎么询问,张淼都是咬死了不松口,翻来覆去只有那一句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案情却是丝毫没有任何进展……
正在众人焦头烂额之际,突然从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有重大突破啦!”原来是负责审讯张华的林一和清秋带来了好消息: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攻心战之后,张华终于心理防线崩溃,吐露着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其实……,我感觉现在的李梅和我认识的李梅好像有一些不一样”
“我也不知道,我要怎么跟你们说你们才会相信,就是一种感觉,我觉得现在的这个不是李梅”
“我和李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记事起,我们便形影不离,一起玩耍、学习、成长。然而在我 13 岁那年,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全家不得不搬到另一个城市,那一刻,我满心不舍地与李梅告别,却未曾想这一别竟让我们失去了彼此的消息。”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后的一天,一次偶然的契机,我竟再次见到了李梅。那瞬间,仿佛时间倒流,儿时的记忆涌上心头。我们激动万分,感慨万千。随后,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随着交流的加深,我们发现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分别,但内心深处的情感依然如初。渐渐地,这份感情愈发深厚,最终,我们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情侣。”
“一切都是从那一次开始发生的转变。”
“在半年之前,我们曾经历过一次浪漫无比的婚前旅行。然而,就在这次旅途中,不幸降临——我们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当我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才得知一个惊人的事实:李梅竟然比我提前了整整半个月恢复意识!更让人心痛的是,由于她的脸部受到重创,不得不接受微调手术。”
“起初,我并没有对这一切产生丝毫怀疑。毕竟,那个人还是我深爱着的李梅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之间的关系却逐渐变得疏离起来。以前那些彼此熟悉的小习惯、小爱好,似乎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改变。比如说,有些事物明明是她过去不喜欢的,但现在却表现出异常的喜爱。”
“甚至她做完微调手术后就跟我提出了分手,一开始我以为是她怕我嫌弃她,后面我发现并不是,我们许多的细节他都不记得了,让我心中不禁生起一团疑云:难道眼前的这个女人,并不是真正的李梅?”
“这些疑惑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困惑之中。我开始回忆起我们曾经共同度过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答案。可越是思考,就越发觉得事情不对劲。那个与我朝夕相处的人,真的还是我所认识的李梅吗?或者说,这场车祸之后,她是否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呢?无数个疑问涌上心头,而我却找不到任何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警官,我知道你可能以为我疯了,但我说的真的是实话,我并不是因为她要跟我退婚,才乱说的,我感觉我自己快要疯了,对我已经疯了。”
张华激动得不能自已,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抓住自己的头发,仿佛要把它们从头皮上连根拔起一般。只见他双手不停地用力撕扯着头发,每一根发丝都被扯得生疼,但他似乎已经感受不到这种疼痛了。
林一和清秋也被吓得有点懵连忙出声,让张华冷静下来,可是却没有作用。
与此同时,张华的脸上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眶里满是泪水,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这一下子昏了过去。
林一和清秋不敢有丝毫耽搁,他们心急如焚地将张华送往最近的医院。
抵达医院后,医生们立即对张华展开了紧急治疗。清秋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与此同时,林一也没忘记自己肩负的任务。他赶紧取出审讯张华时录制的视频资料,并马不停蹄地赶往古义所在之处。这盘录像带可能关系到整个案件的真相,必须尽快交给古义审阅,以便让他做出准确的判断——张华究竟有没有说谎。
当林一把录像交到古义手中时,他能感觉到古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都屏息凝神,期待着古义从录像中找到关键线索……
古义面容严肃的观看着那个录像。
“系统开启中级心理测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