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朱棣庆寿
勋业煌煌如日月,
千秋伟业写长篇。
……
紫禁城的晨光透过红墙金瓦,洒在宽阔的宫廷庭院中。
宫中一片忙碌,文武百官、内侍宫女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朱棣生日庆典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整个紫禁城洋溢着一股喜庆而庄严的气氛……
沈天受命负责此次庆典的总体筹备。
他站在大殿前,细心地安排各项事宜,指挥众人布置会场。
“沈大人,这边的花卉布置已经完成,还需要检查其他区域。”一个内侍恭敬地向沈天禀报。
沈天点点头,带着众人前往大殿内查看装饰情况。大殿内,巨大的金色龙凤屏风已经摆好,两侧悬挂着绣有吉祥图案的彩绸,地面铺上了崭新的红毯。宫女们在精心布置花卉和香炉,整个大殿显得华丽而庄重。
“王提督,这次庆典的安保工作如何安排?”沈天问道。
王振抱拳答道:“沈大人,庆典当日,锦衣卫将全面加强宫内外的戒备,确保万无一失。”
沈天满意地点点头:“好,这次庆典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谨慎,不能有任何闪失……”
与此同时,宫中御膳房也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御厨们正在精心准备各种珍馐美馔,确保朱棣和来宾们能在庆典上品尝到最美味的菜肴。
御厨总管不断巡视,检查每一道菜的准备情况……
“总管,这次的御宴需要准备多少道菜?”一个年轻的御厨问道。
总管微笑着答道:“这次御宴将准备五十道佳肴,每道菜都要精益求精。皇上的生日庆典,不能有任何差池。”
“是,总管!”年轻御厨们齐声应答,迅速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另一边,礼部尚书正在安排各国使节和地方官员的接待事宜。他与内侍们详细讨论了宾客的座次和宴会安排,确保每一位来宾都能感受到大明皇帝的盛情。
“各国使节的住宿安排已经确认,所有人都将被妥善安置。”一个礼部官员禀报道。
礼部尚点点头:“很好,这次庆典是展示我大明国威的重要时刻,必须做到尽善尽美。”
在庆典前几日,沈天与朱棣在御书房内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汇报。
“陛下,庆典的所有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御膳房、礼部、锦衣卫等各部门都在全力以赴,确保一切安排妥当。”沈天恭敬地说道。
朱棣满意地点头:“辛苦众卿家了……,朕对此次庆典充满期待。
此乃朕的六十岁大寿,既要隆重盛大,也要显示我大明的国威……”
沈天躬身答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尽心尽力,确保庆典圆满成功……”
朱棣微笑着说:“沈卿,朕对你一向信任。此次庆典,朕不仅希望它是一次隆重的庆祝,更希望它能凝聚朝中力量,展示我大明的繁荣昌盛。”
沈天深深行礼:“臣明白,臣一定会不负圣恩。”
庆祝大寿当天,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寝殿,金色的光芒映照在精致的丝绸床帘上。
朱棣早早起身,踏入宽敞的浴室,清澈的水在龙头下缓缓流动,泛起阵阵涟漪。他缓缓进入浴池,温暖的水包裹住他的身体,驱散了夜间的寒意,舒展了紧绷的肌肉。浴池周围点缀着新鲜的花瓣,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沐浴之后,朱棣走出浴池,侍从们立即递上柔软的毛巾,细致地擦干他的身体。接着,他们奉上华丽的礼服,那是由最精美的丝绸和金线织成的……
头戴九龙冠,身披明黄色的龙袍,朱棣整装完毕……
他昂首阔步走出寝殿,仿佛一尊金光闪闪的雕像,威仪四射。外面的庭院已经布置得焕然一新,各种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彩旗迎风招展。
随着一声悠长的钟鸣,礼乐响起,百官依次步入大殿,整齐地排列在殿中。
他们俯身叩拜,齐声高呼:“恭祝陛下圣寿无疆!”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大殿,犹如山呼海啸,震撼人心……”
礼毕,朱棣站起身来,走到殿前,高声说道:“众卿平身,今日乃朕生辰,愿与卿等同庆,共享此时之欢。”
言毕,他向众臣举杯,殿内顿时爆发出一片欢呼声。众人齐声祝贺,气氛热烈,整个太和殿弥漫在一片喜庆与和谐之中。
夜幕降临,宫灯点亮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太和殿内外金碧辉煌,犹如人间仙境……
乐声悠扬,丝竹声声,随着礼官的一声令下,歌舞表演正式开始。身着彩衣的舞女们翩然起舞,她们身姿婀娜,动作轻盈,如同仙子一般。
她们舞动着长袖,宛若飞天,旋转间裙裾飞扬,五彩缤纷的绸缎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乐师们奏起动人的乐曲,琴瑟和鸣,乐音婉转。
歌者们用清脆的嗓音吟唱出优美的曲调,歌声宛若天籁,回荡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舞女们随着乐声变换舞姿,时而轻盈如燕,时而奔放如龙,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美感。
宴会进入高潮,舞姿更加绚丽,歌声愈发高亢……
歌舞结束后,一位身着异域服饰的外国官员在两名侍从的引领下步入大殿。
他的服装精致华丽,头戴金冠,身披长袍,步履稳健,神情肃穆。他身后跟随的侍从抬着一个用丝绸覆盖的长方形箱子,显得格外神秘。
这位外国官员走到殿前,恭敬地跪拜在地,高声说道:“陛下,臣奉我王之命,特地前来恭祝陛下圣寿,并献上一件独特珍宝,愿陛下寿与天齐,国运昌隆。”
说完,他向侍从示意,侍从们小心翼翼地揭开丝绸,露出了箱子内的宝物。
那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晶莹剔透,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仿佛将月光凝聚在其中。
珠体浑圆无瑕,光彩流转,照亮了四周。
大殿内的灯火在它的映照下,仿佛都失去了光辉。众臣子无不惊叹,纷纷低声议论,赞叹这珍宝的奇异。
朱棣微微一笑,起身走到宝物前,细细打量。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与赞许,随即对那位外国官员说道:“此宝实乃天下奇珍,朕甚为喜爱。
卿之国家如此用心,朕心甚慰。”说罢,他挥手示意,将夜明珠收起,赐予那位官员丰厚的赏赐。
酒过三巡,沈天鼓起勇气,缓步走到朱棣面前,恭敬地行礼说道:“陛下,今日乃陛下寿辰,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朱棣微微一笑,示意他说下去:“沈卿有话直说无妨。”
朱棣眉头微皱看注视着沈天:“陛下,关于二世子朱高煦,臣有几句话要说。二世子虽有过贪腐之事,但臣不禁要提及一事——黄泛区的款项,皆为二世子所捐。”
殿内一时寂静,众臣纷纷侧目,露出惊讶之色。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后问道:“此事当真?”
沈天坚定地点头:“千真万确。黄河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二世子见此情景,义无反顾地捐出大量款项,救济灾民,重建家园。
虽然他在其他方面有过失,但在赈灾之事上,确实功不可没。
当时,我朝因为郑大人的远洋船队,已耗空国库,哪有巨额银两去救灾河南黄泛区。”
朱棣看着沈天道:“沈卿所言,朕心自有分寸。熙儿朕之骨肉,朕自会公正对待。”
“高炽确有过失,朕对此心知肚明。但朕也不能忽视他在赈灾中的善行。沈卿所言极是,朕会妥善处理此事,不会因一时之过而全然否定他的功劳。”
沈天再次行礼:“陛下圣明,臣深信陛下必能做出英明决策,只愿大明江山永固,社稷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