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招安是不可能招安的 > 第272章 刺杀现场

第272章 刺杀现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钦宗赵桓给自己的老爹下达了绝杀令之后,觉得不是很放心。

    第二天朝会的时候,想把李纲留下来,聊聊具体的计划。

    结果仔细一瞧,李纲根本就没来朝会。

    找皇城司的副官问一问,好家伙,李纲昨天带了一队兵马,连夜出城,要去执行秘密任务。

    这恐怖的执行力,令皇帝信心大增。

    可赵桓不知道的是,李纲除了执行任务以外,也将自己的家人,连夜弄出了汴梁。

    至于弄到了哪里,就没人知道了。

    李纲觉得,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事情,总得给老李家留个后,要不然这辈子就白混了。

    七日后,康王赵构率领的迎接车队,也从京城出发,一路向南行去。

    ……

    战争结束之后,大名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梁山大军的到来,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人口,还带来了久违的秩序。

    之前臃肿的官府,也按照山东之前施行的官制改革,进行了精简。

    一些为祸乡里的恶霸地主,也被依法惩办。

    老百姓们真切地发现,在梁山治下,确实过得比以前舒心。

    而现在大名府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正是以前的河北首富卢员外。

    现在卢员外带兵出征,负责管理大名府事宜的,是原磁州知府宗泽宗大人,以及原汴梁守将韩世忠。

    相信在卢长官、宗大人、韩将军的带领下,大名府的各项事业会更上层楼,百姓生活也会更加幸福安康。

    ……

    某日,十几位目光冷厉的壮汉,护送着一辆马车,来到了大名府城下。

    驻守城门的梁山大兵觉得有异,立即上前查问。

    “你们从哪里来的,到大名府作甚营生?”

    “军爷,俺们是京畿人士,前来投奔亲戚。请问这位大哥,韩世忠韩将军的府邸在何处?”

    “你们是韩大帅的亲戚?”

    “是的,韩将军是我家老爷的故旧。”

    “在这里等着,等我通禀一声!”

    “那就有劳军爷了。”

    ……

    韩世忠正在操练士卒,闻讯后赶到城门口。

    “咦,这不是洪都尉吗,你怎么来大名府了?”

    “韩将军在上,请受小的一拜!”

    “快起来,发生什么事了?”

    “我家老爷遇上了急事,万般无奈,只好托您帮忙。这是老爷临行前的手书,叫我一定送到您的手中。”

    韩世忠接过信件,看完后大皱眉头。

    “嫂子和两个娃儿都带来了?”

    “都带来了,就在车里。”

    “好,我派人把他们接进城去,你随我走一趟。”

    ……

    这些壮汉们护送的,正是李纲的家人。

    李纲临行前思来想去,决定做最坏的打算。

    他与韩世忠私交不错,觉得老韩是个厚道的人,可以托付,便派出心腹洪都尉,率领心腹家将,护送自己的妻儿,辗转来到大名府避难。

    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好歹还能留下一脉香火。

    信中也没有隐瞒事件的原委,向韩世忠详细解释了皇帝要对赵佶动手的始末。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卢俊义不在,韩世忠将此事直接上报给了王小飞。

    王寨主看过之后,颇有些感慨。

    首先是怀疑宋徽宗的智商,怪不得此人做不好皇帝,胆小怕事不说,还没有脑子。

    权力这种东西就像水一样,一旦决定放弃,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

    所谓覆水难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此时赵佶一旦回京,势必引发朝野混乱,令本就雪上加霜的北宋王朝,更为动荡不堪。

    相较而言,他的宝贝儿子宋钦宗,其暗杀的选择虽然残忍,但却是一位成熟政治家应有的水平。

    身为臣子的李纲,虽然不情不愿,却也只能以身犯险,去执行这一肮脏的政治任务。

    ……

    王小飞将吴用叫来,共同商议此事。

    “寨主,此事倒是一个机会,不妨加以利用。”

    “哦,军师有何妙计?”

    “徽宗皇帝就这么死了,未免有些可惜。如果他能掌握在咱们梁山手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军师的意思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也,不知寨主想不想当一回曹操?”

    “哈哈哈,我要是曹操的话,那军师可就是荀彧了!”

    “哎呀,不敢当不敢当,吴某是个穷教书的,怎敢与荀令公相提并论?”

    ……

    “到哪里了?”

    “启禀陛下,到亳州了。”

    “亳州?是不是三国时奸贼曹操的老家?”

    “是的陛下,过了亳州,就离开封府不远了。”

    “哎,怎么走得这样慢;朕今日乏了,歇歇吧,明天再动身。”

    “好的陛下。小苗子,赶紧吩咐下去,就地扎营,叫伙夫弄些吃的过来。”

    “昨天吃的桂花糕不错,多来点儿。”

    “好的陛下。”

    ……

    原来护送徽宗皇帝的车队,已经抵达亳州境内。

    而李纲率领杀手,摸到了车队附近。

    此外,康王赵构花钱请来的刺客,也到达了指定位置。

    这两拨杀手,虽然不是同一阵营,但为了同样的目的,齐聚一堂,要在此地送赵佶往生。

    默默等待的李纲暗下决心,等杀了赵佶之后,自己就找个地方隐居,做一个逍遥散人。

    朝堂晦暗,杀机四伏,李纲实在是心灰意冷,不愿再参与这些蝇营狗苟的破事了。

    ……

    宋徽宗在龙辇内享用桂花糕,一旁的大太监李彦在服侍他。

    正吃得开心,李彦突然口吐白沫,晕倒在宋徽宗面前。

    宋徽宗大惊失色,刚要喊叫,结果自己也是头晕目眩,失去了知觉。

    等皇帝再次醒来的时候,龙辇内已经多出了一个人。

    这位不速之客,是位年轻人,此人剑眉星目,英气逼人,正笑吟吟地看着赵佶。

    赵佶隐约觉得在哪里见过此人,想开口询问,却发现自己失去了说话能力。

    年轻人递过纸笔,示意皇帝可以写字交流。

    宋徽宗无奈,只能照办,他右手提起毛笔,用优雅的瘦金体,写出自己的疑问。

    宋徽宗:你是何人?

    年轻人微微一笑:“陛下难道不认得我了?”

    宋徽宗:望之面熟。

    “陛下可曾记得,当年在汴梁城南,曾经遭遇刺杀?”

    宋徽宗瞳孔一缩:原来是你,那天你坐着轿子,后来听人说,你是个瘸子,但武功很好。

    “哈哈哈,想不到我盛崖余当年一刺,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现在已经不是瘸子了,有一位好心的朋友,已经帮我医好了双腿。”

    宋徽宗:你今天又要杀我?

    “老子懒得杀你,现在是有别人要取你的性命,我是来救你的。”

    宋徽宗:谁要杀我?

    “你真想知道?”

    宋徽宗:告诉朕!

    “总共来了两拨刺客,背后的主谋,一个是你的大儿子赵桓,另一个是你的九儿子赵构。”

    宋徽宗的双手开始颤抖:这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你现在不信,一会儿自然就信了。”

    无情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了阵阵惨叫。

    负责守卫皇帝的大内高手们,遭遇到突然袭击!

    更有数支弩箭穿透龙辇,在车壁上留下了鸡蛋大小的窟窿。

    事起突然,宋徽宗胆子又小,两眼一翻,直接晕过去了。

    无情摇摇头,真是个脓包皇帝。

    随后双手微动,暗器窸窸窣窣地发出,将后续弩箭射落。

    龙辇之外,早已杀作一团,异常混乱。

    刺客们准备充分,他们先用弩机干掉了大半侍卫,随后再将弩箭射向龙辇方向。

    若非无情早到一步,宋徽宗早就被射成筛子了。

    侥幸存活的三五个大内侍卫,此刻正被刺客围攻,眼看便要支撑不住。

    而车队的其他随行人员,早已四散奔逃,以免遭到池鱼之殃。

    无情破窗而出,抓起一把银针,右手大幅度地摆动,向刺客发起攻击。

    杀得起劲的刺客们,仿佛中了邪一般,成片倒下。

    与此同时,周围埋伏的梁山士卒也开始发动,将在场的所有人控制起来。

    ……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给不远处的李纲吓得不轻。

    宋钦宗果然心狠手辣,不单单派来了自己,还请来其他刺客,作为双保险!

    李纲咬咬牙,赶紧示意众手下,赶紧撤退。

    既然已有同行得手,自己这边就没有暴露的必要了。

    “想走?没那么容易!”

    四周突然冒出大批兵马,将刺杀小分队团团围住。

    领头者是个敦实汉子,面色和善,双臂粗壮。

    李纲定睛一看,这个人自己认识的。

    ……

    “这不是李大人嘛,几天不见,你改行做杀手啦?”

    “竟然是神侯府的铁捕头当面,本官有公干在身,恰巧路过此地,不知铁大人有何见教?”

    “老李啊,事已至此,就不要狡辩了,你看看,这是什么?”

    铁手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叫手下递给李纲。

    李纲拿过信件一瞧,心中顿时慌乱起来。

    这封信,正是自己前几天写给韩世忠,托他照顾妻儿的密信。

    见此时事件败露,李纲只能讨饶,希望对方手下留情。

    “铁大人,要杀要剐,我李纲认了。下官的妻儿毫不知情,还求大人放过他们!”

    “瞧把你给吓的,实话跟你说吧,贵府的家眷已经抵达大名府,目前住在韩将军府上,并无危险。铁手此番前来,是奉了梁山王寨主的军令,阻止你们对徽宗皇帝的刺杀行动。”

    “梁山?你是说……”

    “李大人有所不知,我诸葛神侯府,早已加入了梁山阵营!”

    “那刚才的刺杀……”

    “业已查明,是康王赵构的手笔!”

    ……

    经过铁手的解释,李纲总算是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徽宗皇帝的命运,业已掌握在别人手中。

    朝廷要他死,而梁山要他活。

    终究是梁山技高一筹,派出两位顶级高手,率领大批兵马,救下了赵佶的性命。

    “铁捕头,此间事毕,不知梁山要如何处置本官?”

    “李大人言重了,王寨主久闻您的大名,早就想邀您上山,可惜一直没有机会。现在嘛,李大人摇身一变,成为梁山的俘虏,那高低得请您走一趟了。”

    “我能选择不上山吗?”

    “不能!”

    ……

    铁手和无情通力协作,将宋徽宗和李纲这两位重要人物,押回济州府。

    得到消息的韩世忠,也派兵将李纲的妻儿送到济州,令他们一家人得以团聚。

    在皇帝的随行人员中,还有两个家伙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两位大太监,梁师成、李彦。

    这两人臭名昭着,犯下过滔天罪行,梁山是不会放过他们的。

    押解到济州府后,立即开刀问斩,围观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而所谓的“六贼”,至此已被梁山料理了一半,还剩下蔡京、童贯、王黼三人。

    正义只会迟到,它永远不会缺席。

    梁山要做的,就是让正义来得更快一点。

    ……

    宋徽宗此行受到了很大惊吓,再加上两个儿子的背叛,结果半路上得了一场大病。

    到济州府的时候,气息奄奄,眼看就不活了。

    梁山费了如此大的周折,结果搞回来一个死人,无论如何是不成的。

    幸亏有神医安道全坐镇,经过一番治疗,宋徽宗的病情,稍微缓解几分。

    王小飞和吴用专程过来看望,发现这位风流倜傥的天子,已经变得形销骨立,面色晦暗。

    “安院长,怎么会这样呢?”

    “唉,此人的体质娇贵的很,再加上性格懦弱,受不得半点摔打。而且老夫查验一番,发现他平日里用了不少旁门左道的丹药,整个人气血亏虚,别说是大病了,小病都不一定扛得住。”

    “早知道是这么个情况,还不如不救呢。”

    “寨主,您要真想留住此人,还得从自己身上想办法。”

    “我自己身上……你是说银枝?”

    “不错,寨主身负异宝,有洗精伐髓之奇效。用在此人身上,较为合适。”

    “为昏君浪费一根银枝,总觉得不值当啊!”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人虽是昏君,现在也不过是个垂死的病人罢了。寨主如果救了他,积德行善,福报绵长,也是我山寨的福气啊!”

    见安道全慈悲心肠,医者仁心,王小飞也不再多说,当即斩下一根银枝,化入宋徽宗体内。

    效果立竿见影,宋徽宗的生命力,逐渐恢复过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也能逐渐下床活动。

    在安道全的指导下,又停用了很多不必要的药物,赵佶气血亏虚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皇帝从安道全口中得知,是王小飞救了自己,心中非常感激,便托人通传,要求当面致谢。

    由于赵佶身份的特殊性,梁山给他单独辟了一座宅子,派重兵把守,相当于是软禁了。

    王小飞也想见见这位曾经的皇帝,便带着陈信,过来瞧一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