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法国士兵
王涛一直以为问题不大的,至少在这之前。
直到一百多名荷枪实弹的法国士兵围在豫园的大门口,一个华人面孔的胖翻译朝四周大喊要求惩办凶手,以命偿命的时候,王涛才知道,玩脱了。
起初众人并没有在意,不过就是死了个外国人,死了也就死了。
何况是被炮弹余波炸到的,怪他自己倒霉,出门没看黄历,怨不得别人。
只是死的这个外国人,是法国陆军第六中队驻派上海的一名中士。
如果死的只是一名普通人,或许还好交代一些,但死的是一名军人。
军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奇葩死法,比如他杀、嫖娼猝死、吸大烟休克、暴薨等等;这种情况也好解决,发点阵亡抚恤金,事情也就过去了。
但是,这位尚塔尔中士,是死于炮火中。
这就给了法国人大做文章的机会。
这是一种极度挑衅,意图发动战争的行为,这一行为将彻底激怒高卢雄鸡。
在法国人的描述中,尚塔尔中士成了阻击敌人的英雄。他面对上百名敌人仍没有一丝惧意,且勇敢的迎着炮火同敌人顽强作战。他誓要让这些挑衅法兰西国威严的暴徒,品尝到高卢雄鸡的怒火!
然后他就被炮弹炸死了。
本来已经被人埋起来的尸体,又被人给刨了出来,现在正把尸体抬在豫园门口示威。
英雄也免不了被人掘坟的可能,要是早知死后也不安宁,干脆一发炮弹炸成渣渣算了。虽然没了全尸,至少死后的名节也能保住。
如今尸体就这样被一张木板摊着,上面盖一块白布,就没人管了。人群里只有一个胖翻译义正言辞的要求惩办凶手,就属他喊得最凶。
看样子死的那个外国人应该是他爹。
要说外国人这一块做的就不如咱们老祖宗,你至少找几个遇难者家属跪旁边往死里哭啊。找不到家属,至少找几个群演跪那儿,哭天喊地的往死里喊,烘托一下气氛。
这样外国人才死的不冤枉。
否则一群吃瓜群众围在豫园门口,老半天都看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新加入过来看热闹的人问老人,老人也是一脸懵,表示他们看了半天也看懂不。
这外国人这么大阵仗,光打雷不下雨。
豫园内,一众统领齐聚点春堂。
早在法国人出兵豫园之前,他们就已经接到了消息。于是风风火火的赶往豫园,又连忙从周边各县城抽调人力保卫豫园。
豫园作为起义军的总部,绝对不容有失。
好在法国士兵也仅有一百多人,虽说外国士兵整体素养确是要强于起义军,但仅凭这点兵力就想硬闯豫园,倒是有些天方夜谭了。
“到底出什么事了?”李咸池沉着脸质问道。
一发紧急公文就将一众将领从周边县城召回了总部,同时还抽调了若干精锐进驻总部。此时周边兵力空虚,又无统领坐阵,倘若清军趁此机会攻过来,周边几个县城将毫无还手之力,而他们起义军部署了大半年的起义掠城计划也将化为乌有。
届时,起义军将只能固守上海道,周边一切联系都将切断,上海道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死城。
这些王涛看得明白,但起义军里居然有人看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
事到如今外国人都打上门来了,一众统领居然还在内部追责。难道还真想找到凶手惩办了给法国人一个交代不成?
潘起亮一咬牙,站起来说道:“人是我们”
“人不是我们杀的,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王涛抢在潘起亮之前说道。
堂内一众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王涛身上。
“你是何人?”
李咸池皱起了眉头,此人虽一身起义军打扮,但着实面生得很。现在众位统领讨论的会议,哪里轮得上一个小喽啰插嘴。
“这是徐总参新招募的财政参谋,王涛,正想给大家引荐一下。”刘丽川适时开口解围。
“王涛见过诸位统领。”
既然有大元帅打下场了,王涛也就顺杆爬。
李咸池看了刘丽川和徐谓仁一眼,点了点头算是对王涛身份的认可。但对于王涛的冒失,他依旧有些不满。
“你说人不是你们杀的,为何法兰西人要在园外搞这么大阵仗?”李咸池质问道。
“‘我们’没有杀过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真杀了,让他们拿出证据,确凿的证据。”
王涛说话义正言辞,铿锵有力。从他那一脸正气上,众人仿佛都以为是外国人非要搞事情泼脏水来的。
并且王涛把“我们”两个字咬得很重,意思是在告诉李咸池,大家都是起义军,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没有什么你们、我们之分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其实王涛本不想出这个风头,但是这件事情确是和王涛有切实的利益关系,所以他不得不出来表明态度和立场。
他想让一众统领也知道,这不过就是个烟雾弹,外国人想要试探起义军的态度到底如何。只有一步步的试探底线,才能在底线之外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王涛是很怕这些猪队友的,万一有人在里面拾捣这些统领,说什么一定要惩办凶手,不能得罪了洋大人。
到时候王涛被拉出去顶锅可就哭笑不得了。
据潘起亮说,起义军里这样的二五仔不在少数。都是些欺软怕硬的主,墙头草两边倒。
至于各大统领抽调各部精英回身总部,以至于造成周边县城兵力空虚,那可就跟王涛没关系了。
只要上海道没丢就是安全的,周边闲散几个县城本就是起义军为了扩大战果强行打下来的,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好让太平军看得起他们。
结果太平军压根不鸟他们,连看都没正眼看过。
周边县城没有上海道高大城池,一味固守只会加剧起义军的伤亡。
何况这些事情本就不需要王涛去考虑,有时候老老实实当个傻子挺好的。
如果这时候戳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这贸然调兵的风险,倘若真的一语成谶,岂不啪啪打这群统领的脸吗。
目光短浅,见识浅薄,这样的标签可就烙印上去了。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他们这种。
为了证明自己的远见而把一众领导全部得罪光的事情,王涛绝不会做。
彰显了自己的聪明又有什么用?能得到切实的利益吗?一点名望?一点贡献值?还是能给个狗头军师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