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战争事件
接下来几天,王涛租了一间小院子和二凤住了下来,租金每月二钱银子。
租房是因为有二凤这个小丫头在,让她和王涛一起睡在小刀会义永们的大通铺,这显然不太合适。
白天王涛就和小刀会的义勇们在街边巡逻,修缮城墙,搬运粮食等各类辅助性的工作。
日子很平淡,倒也惬意。
只是清军进攻上海道的消息传得越来越多,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上海道如同大海中的一片浮萍,正在风雨飘摇。
另一边,据说太平军收拢政权后,权力核心变得越发凝结起来。
正丞相胡以晃率西征军自天京溯长江而上,挥师皖赣,谋图湘鄂。
仅在数月间便已攻克安庆、九江、武昌、越州,一路攻城拔寨,兵锋直指长沙。
据称,太平军与湘军双方屯兵十万,即将在湘潭决一死战。
大家都在期待这场改变天下人命运的战争,结局会是谁笑到最后。
但上海道这边却无心再顾及太平军的消息,因为江苏巡抚许乃钊带着两万精兵,浩浩荡荡的自苏松开赴上海来了。
那一日,炮火的硝烟遮蔽了红日,大地一片荒凉。
双方在曹家渡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凶猛的炮火声咆哮了半日方才将歇,在一片残垣断壁中不知埋下了多少英魂。人们在绝望与痛苦声中哀嚎,一直期待的神迹却始终不曾降临。
清军攻势猛烈,依靠强大的炮火支援,将起义军的反扑多次打退。
在历经多轮炮火洗地后,清军开始与起义军短兵相接。
长矛与大刀挥出一轮死亡的弧度,鲜血迸溅,血肉横飞。残肢断臂被丢弃得到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双方一直激战到日落方才各自回撤,均伤亡惨重。
“滴:战争事件已开启,战争商店已开启,贡献度排行已开启。”
“代行者参与所在势力的战争事件,可根据最终对战争贡献度获得相对应的贡献值,贡献值可在战争商店中兑换相应物品。战争结束后,贡献度排行前十的代行者可获得额外奖励。”
“第一名:螭吻之鳞,第二名:神魂石,第三名:九心海棠,第四至六名:名望值2000点,第七至十名:名望值1000点。”
自战争打响的那一刻,王涛就接到了系统提示。
有意思的是这个贡献度,王涛由于在小刀会内部并没有太高的身份,战争开始以后也只做着一些搬运弹药和抬伤员的任务,所以他目前的贡献度是1点。
不能说没有贡献,只能说贡献微乎其微。
让王涛上战场拼杀是不可能的,冒死拼了老命砍两个人能挣到多少?
挣贡献度拼的是脑子,不流血。
主要是王涛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与其上战场赚那三瓜两枣的,还不如多动动脑子。
今日一战,小刀会盟损失三百余人,清军伤亡人数暂时不知晓,不过应该要比起义军伤亡更多才是。
在没有了火炮的掩护之后,清军选择了最为膨胀的一种做法,短兵相接。
固然,这是清军急于首战告捷的一种战法,但多少却有些贪功冒进了。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低估了起义军想要守住城邦的决心。
起义军多数都是党会成员,都是常年混迹于江湖的草莽英雄,身份多为农民、搬运工、工业工人、水手等。其战斗素养并不弱于绿营清军,甚至要高出绿营军许多。至少在拳脚上,起义军要更光溜一些。
这些由江南前线抽调的精兵里,只有部分战力尚佳,更多兵员却一路抓到的壮丁或是团练新人。仅在人数上取得的优势是微不足道的,关键还得看战力如何。
其次,冷兵器才是起义军使用的较多武器,清军大规模依赖火器,近身拼杀却弱了不少。
何况清军大多使用火绳枪以及较为臃肿的抬枪,很少装备击发快捷的燧发枪。就使得在进攻时显得格外笨重,难以展开枪队威力等一系列问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主帅的策略。
许乃钊并不在意首战清军的战损人数,他更在意的是天地会小刀盟的反贼被剿灭了多少。
每一颗叛贼的脑袋都是他呈报军功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了讨到陛下欢心,多战损一些绿营兵显得无关紧要。
拂晓
黄浦江面凉风习习,清凉的微风吹去一夜的浊气,使人肺腑清凉,精神为之一振。
原本平静的江面上,一艘艘战船划破了水面的宁静。它们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的潜入,直抵上海道大东门。
“瞄准!”
十余艘主炮同时调整角度,瞄准东大门城墙。
“放!”
呼啸的炮弹撕裂晨昏的天幕,随着阵阵响彻天际的轰鸣,实心炮弹直抵坚实的城墙。
“轰轰轰轰!”
城内起义军慌忙应对,一时间场面混乱不堪。
原本经历过一场恶战,起义军伤亡近五百人,多数正在城内临时建起的医疗院抢救伤残伤员,城头仅有小队人马驻守在东城墙留作巡查。
却没想到天刚拂晓,清军水师就从龙华起帆来到黄浦江下游,在起义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炮轰东大门。
“快!多抗几袋沙袋过来,把缺口堵上。”
“增援怎么这么慢,敌人都要登陆港口了!”
“还击!立刻还击!”
在经历过短暂的慌乱后,起义军各部首领到场指挥战斗,原本一团乱麻的起义军被指挥得井井有条,各司其职。
很快起义军便组建起了反抗力量,炮口对准清军战船狂轰不止。
双方开始进行炮战。
一发实心弹自炮口装填,点燃引信,黑火药点燃瞬间形成的推力将炮弹送出两千英尺开外。
一发激射完毕,立刻使用清水冲洗炮管降温,布涤伸入炮膛内清洗黑火药残渣,待到炮管冷却完毕后即可进行第二发装填。
四磅重的实心炮弹击中战船龙骨,在强大冲击力的作用下,龙骨应声而断,船身自中间一分为二开始解体。
战船上的清军士兵慌忙不迭的跳下战船,掉入黄浦江喂鱼。
“好~!”
东城墙上,一片喝彩声鼓舞人心。
以现如今火器威力,想要击穿龙骨除非在四到五发实心炮弹完全破坏战船龙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做到。如今能毁去清军一搜战船,对起义军士气是莫大的鼓舞。
双方在炮火与喧嚣声中你来我往,攻守易型,毫不懈怠。
豫园。
一使者穿过重重封锁,来到内院的大元帅府邸。
“大元帅,有紧急军情!”
使者叩了两下门,朝屋内说了一句。
“怎么回事?”屋内很快有了回应,并伴有匆忙的穿衣声。
“清妖拂晓时率军进入黄浦江,炮轰东大门。现在正在与东大门的兄弟们交火,目前正在激战当中。”
刘丽川唰的一下打开房门,脸上表情阴晴不定。
“召集各部帅,点春堂议事。”
没过一会儿,点春堂内便坐满了黑压压的一群人。
“紧急把大家找过来,想来你们也都听说了。清妖对我东城门发起了进攻,如今前线吃紧,诸位可有什么好的退敌之策?”
刘丽川说完这句话,原本窃窃私语的点春堂顿时爆发起激烈的讨论。
“昨天我帮会兄弟伤亡五百多人,损失太惨重了。”
“城内没有足够的医疗药品,止血药、创伤药都不够。”
“吴健彰这狗官招募一批海盗流寇封锁了黄浦江面,当初就不应该答应英吉利人放他一条活路!”
“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昨天缴获了清妖两门字母炮,但问题是炮弹依旧不够。”
“我们没有水军,仅在县衙缴获的二十艘快船,在战舰面前没有任何作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没有一个核心。至于退敌之策,哪来的退敌之策?只能通过上海的高城深池进行固守。
清军是舍了命的想要收复上海道,不计任何代价。
上海每在起义军手中一天,江南大营的物资补给就无法通过上海走水路运送到。如今太平军与湘军大战如火如荼,缺乏物资的湘军结果如何很难让人预料。
刘丽川的脸色更难看了,作为名义上的小刀会领军人物,实际话语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对于英国人施压要求放了苏松太兵备道吴健彰,刘丽川所做的决定在起义军内部也饱受争议。
如今吴健彰的所作所为更加证明了当初起义军众人的决定,其余帮派领导人对刘丽川难免心生不满。
其实起义军内部并不团结,反而由于存在各种帮派的原因。各方发号施令困难,帮派与帮派之间彼此摩擦不断,很难配合。
如福建帮、广东派、上海会等等,粗略统计下,起义军内部竟多达七个帮派。本地派系与外来派系相互排挤,这也是为何刘丽川对起义军内部矛盾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
“诸位。”
刘丽川拍了三下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大家讨论的问题有些偏了,还是先谈论眼下的状况吧。”
“上海城高墙厚,乃是先明时期修建,仅靠清妖几门火炮成不了气候。”李咸池不以为意。
作为统领军政要务的大都督李咸池,十分熟悉军营炮火配置情况。仅从清军的火炮声中就能判断出威能如何。
“但是仅一天时间,我们的炮弹就已经告急。得找到渠道进购足够的炮弹,火枪,我们的火力对比清妖实在差太多了。”
林阿福还是强调必须要购买到足够的火器炮弹,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和清军继续扳手腕。
武器的落后是硬伤,一方是火枪大炮,另一方是长矛大刀。在起义军人数本就少于清军的情况下,每一次战斗都是在拿性命来填。
“徐总参,拨一批款项找英吉利人购买火器炮弹如何?”
刘利川看向场间唯一没有说话的徐谓仁,寻求他的意见。
徐谓仁本是乡绅出身,在财务方面有过人之处,便被众人推举为财政总参,总领起义军财政事务。
徐谓仁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现仓库白银共计52万两,若是购买火器弹药倒是完全足够。只是……英吉利人不见得会与我们合作。”
“这些洋人早被清妖买通,不肯和我们交易,现在巴不得落井下石。明日我便带人冲进英吉利总领事馆,杀他几个金毛鬼去去晦气!”张汉宾怒目圆睁,显然是被这些英国人气得不行。
“汉宾不得胡闹。”
刘利川轻声喝了一句,转而继续对徐谓仁说道:“试一试吧,一会儿你带上一个会说英吉利语的弟兄走一趟领事馆,确认一下他们的态度,凡事总得尝试一下才行。”
“这……好吧。”徐谓仁微微犹豫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