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高奴形势
辽阔无垠的额汗啦草原之上,一片静谧祥和之景,但在这平静之下却暗藏危机与杀戮。突然间,一阵寒风吹过,带着浓烈的血腥气息飘散开来。
在狼群中央,那头体型巨大、威猛雄壮的狼王正昂首而立,它敏锐地嗅到了空气中的血腥味,并用充满渴望和兴奋的目光凝视着远方的战场。这只狼王聪明至极,深知何处能够寻找到丰盛的食物。对人类而言,战场意味着死亡;然而对这些野兽来说,却是一场令人垂涎欲滴的饕餮盛宴。
高奴国师巴音巴图不禁深深叹息一声。他心知肚明,战争并非人们所能随心所欲控制或避免的。那位伟大的高奴皇帝,年仅五十六岁便在征途中离世,其一生都在马背之上度过,可以说是戎马一生。尽管如此,由于草原人民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极少有能活到五十岁以上者,因此这位驾崩的皇帝已属长寿之人。
皇帝临终之际,将国师与长子满达嘎唤至身旁,欲行灵前继位之礼。然而,其他四位皇子岂会甘心就此归隐田园、安享晚年?于是乎,新皇心生一计:决定先发制人!
他悄然封锁先皇驾崩之事,并召见四位皇子前来营帐商议政事。暗中却早已部署好一众刀斧手,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取其性命。
四位皇子不知其中有诈,如约而至。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血腥弥漫整个营帐!三位皇子猝不及防,命丧黄泉。唯有二皇子警觉异常,眼见形势危急,在亲信士兵拼死护卫之下,奋力杀出重围,冲向营外。
新帝见状,怒不可遏,率领亲卫紧追不舍。营地之外,双方兵力亦展开殊死搏斗——新帝所率五千将士与四位皇子麾下三千精兵纠缠厮杀,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瞬间令整个营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尽管新帝所率领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实际上,其整体实力却远远不及那四位皇子麾下的精锐之师。更为糟糕的是,当得知三位皇子不幸罹难的消息后,这些士兵们已然抱定必死之心,展开了一场生死肉搏。于他们而言,横竖都是一死,若能成功替皇子复仇,并为之殉葬,则算是最佳归宿;唯有如此,方能避免家人遭受株连之祸,同时洗清自身失职之罪。
此时此刻,巴音巴图密切关注着战局变化,眼见新帝的五千人马竟呈现出即将溃散之势,而新帝本人亦不知去向。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巴音巴图当机立断,毅然接管了军队的指挥大权。因为他深知,如果此时稍有差池,国家必将陷入混乱无序的局面:地方豪强势必趁机作乱,周边弱小国家亦可能乘机发难,更不必说还有赵国这等强大邻国虎视眈眈……届时,亡国之灾便迫在眉睫!思及此处,巴音巴图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心中暗暗发誓决不能让局势发展到那般田地!
巴音巴图沉着冷静地开始指挥军队收缩战线,他深知此时敌人心急如焚,急于拯救二皇子或追击新帝。于是,他决定采取一种狡猾而有效的策略:边撤退边用弩箭射击。
随着命令下达,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有序地向后退却,同时不断发射出密集的弩箭。每一支箭矢都如同雨点般落下,带着致命的威胁。这种无赖的战术让对手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追击,就无法达成目标;但若贸然冲锋,则无异于自投罗网。
果不其然,面对如此凶猛的箭雨,皇子的军队明知前路艰险,但也不得不咬牙硬冲。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任务,哪怕付出巨大代价。然而,现实却异常残酷。一方在奋力后退并射箭,速度自然受到影响;另一方则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刺,完全放弃了远程攻击的优势。
箭与箭的交错,血与肉的碰撞,这场战斗变得愈发惨烈。皇子的军队伤亡惨重,许多战士倒在血泊之中。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敌军中的一名将领洞察到了局势的变化。他高声呼喊道:&34;贴上去!和他们肉搏!&34;
这一决策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给了皇子军队一线生机。他们纷纷放下弓箭,迈开脚步,疯狂地向前方奔去。此刻,勇气与决心驱使着他们忘却生死,只为拉近与敌人的距离。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肉眼几乎可以清晰地看到对方的面容。紧张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能听到每个人沉重的呼吸声。一场近身肉搏战即将爆发……
巴音巴图目光如炬,瞬间洞悉了对手的企图。这些人皆身经百战,深知彼此实力相当,难以轻易占便宜。于是,他再度张弓搭箭,连续射出两轮箭矢,但此时双方已近在咫尺,短兵相接之际,真正的较量方才开始。
此刻,精锐之师间的差距尽显无遗。皇子所率之军虽由四支队伍组成,却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们以三人为一组,一名手持盾牌的士兵负责抵挡攻击,一名挥舞着长刀的勇士紧随其后,而最后则是一名长枪如龙的枪手。只见那长枪率先刺出,精准地击中敌人要害,令其丧失行动力;紧接着,盾兵迅速上前抵住敌人,为后续攻击创造机会;最后,刀手毫不留情地挥刀收割,动作一气呵成。
然而,新帝的军队尽管人数众多,却因缺乏实战经验,在面对敌方如此严密的军阵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们就像鲜嫩的肉块掉入了巨大的磨盘中,被无情地碾碎。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士兵开始惊慌失措,原本紧密的阵线逐渐松动。而皇子的军队则乘胜追击,不断扩大优势。
二皇子率领着五十名亲信士兵匆忙逃窜至一座地势较低的山丘之上,方才停下脚步,摆开阵势准备迎战。他怒目圆睁,对着追击而来的敌军怒吼道:“满达嘎!父王刚刚离世,尚未入土为安,你便迫不及待地对自家兄弟痛下杀手,难道你就如此不顾手足之情吗?”
面对二皇子的质问,满达嘎沉默不语。他对自己这些心怀叵测、野心勃勃的弟弟们再了解不过,如果此时不能将他们彻底铲除,日后国家必将陷入无尽的内乱之中,最终导致土崩瓦解。到那时,一切都将追悔莫及。
满达嘎转头对身旁的将领乌恩下令道:“你带领三十名士兵绕到敌后,务必将他们围困住,一个活口也不许留!”此刻,新皇的亲兵部队也已被击溃打散,仅有区区百人赶到支援,但由于地形不利,只能选择从正面发起强攻。
乌恩领命而去,迅速率部行动起来。二皇子眼见自己已身陷重围,心知肚明此番恐难以脱身,而眼前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兄长如今却一心想要置自己于死地。他的眼神骤然变得狰狞可怖,心中暗自发誓:既然横竖都是一死,那索性拉你陪葬!只见他猛地抽出悬挂于腰间的锋利弯刀,毫不犹豫地朝着满达嘎扑杀过去!
杀啊!杀!
满达嘎自幼便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宛如战神转世。他手中所持并非轻盈灵巧的弯刀,而是一柄重达数十斤的巨型重剑!其身上更披着三层坚固厚重的铠甲,如同钢铁堡垒一般坚不可摧。
战斗时,满达嘎毫无保留地全力出击,将所有力量汇聚于剑身之上。只见他猛然挥动重剑,自上而下狠狠劈落!在战场上,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间,哪有时间摆弄那些华而不实的招式?不是敌死,便是己亡!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站在满达嘎身前的敌军士兵惊恐万分,急忙举起长刀试图抵挡这致命一击。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满达嘎这一剑威力惊人至极,不仅轻易地斩断了敌人手中的兵刃,更连同那名士兵一起劈成了两半!刹那间,血雨腥风漫天飞舞,场面异常惨烈惊悚!
满达嘎的怪力实在太过恐怖,令人瞠目结舌、毛骨悚然!
但是重剑也有弱点就是攻击频率很低,满达嘎身边一名敌军看见他重剑落地,旧力已尽新力未生,直接一刀砍在他身上,哪想到只砍破了一层护甲,就被满达嘎反手一剑把整个人头砍飞了,血就好像喷泉一样喷了一米高,满达嘎抹了一把脸上的血,看了一眼战场,二皇子已经疯了,不到五十人竟然敢向自己的正面发起冲锋,完全不顾伤亡,他想和自己同归于尽!
后方的大战场上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局势异常严峻。己方的军队已经损失惨重,仅剩下区区两千余人苦苦支撑;而敌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大约还剩下一千人左右,但仍在负隅顽抗。此时此刻,必须迅速采取行动,终结这场残酷的战争。
满达嘎毫不畏惧地冲入敌阵,凭借其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和对敌人弯刀的蔑视,竟然放弃任何防御措施,径直冲向敌军阵营。他手中那把巨大沉重的剑身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猩红的血雨腥风。凡是被他重剑击中之人,无不立刻倒地毙命,鲜血四溅犹如喷泉一般。
正当满达嘎刚刚击倒一名敌人准备给予致命一击时,突然间,一道凌厉的弯刀破空袭来!他仓促之间急忙举起长剑奋力抵挡。原来是二皇子,只见他双目赤红,满脸狰狞,一刀接一刀疯狂地砍向满达嘎的剑身,丝毫不给对手喘息之机。
二皇子深知自己兄长的厉害,一旦让满达嘎抓住机会发动反攻,那么自己必定死无葬身之地。毕竟弯刀根本无法抵挡住如此威猛的重剑攻击,刚才那位被一剑劈成两半的可怜士兵就是最好的例证。想必此时此刻,那位惨死的士兵若是泉下有知,定会对二皇子的处境感同身受吧。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突然间,一名勇猛无畏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出重围,径直朝满达嘎猛扑过去!只见那士兵手起刀落,接连挥出三刀,每一刀都带着凌厉无比的气势!刹那间,满达嘎的腰部已溅出鲜红的血花,纵使身上穿着再厚重坚固的铠甲,终究还是难以抵挡如此凶猛的攻击啊!
生死存亡之际,满达嘎亦被激起了凶性与狠劲!他全然不顾近在咫尺、直逼要害的弯刀,毅然决然地收起重剑,顺势将身旁的敌人狠狠劈倒在地!紧接着,他猛地一侧身,那弯刀便贴着他的肩膀划过——若不是身上还披着足足三层坚甲护身,恐怕这一刀就足以斩断整条臂膀!
说时迟那时快,满达嘎当机立断舍弃手中重剑,单手紧紧握住弯刀刀柄,阻止其抽出,另一只手则迅速伸向腰间的短刃,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手朝着二皇子的胸口连刺数刀!一刀!两刀!!三刀!!!直到二皇子颓然倒地、毫无动静之后,满达嘎方才停下动作,气喘如牛地站直身躯。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战斗,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此时此刻,战场上满目疮痍,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二皇子的不幸身亡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山头上仅剩的十几名士兵陷入了绝望与疯狂之中。
他们毫不畏惧地发起了最后一次决死冲锋,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荣誉和信念。护卫长在生死关头展现出顽强的斗志,他用尽最后一丝力量射出一支致命的弩箭。这支弩箭如同闪电般疾驰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满达嘎的胸口。满达嘎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应声倒地!
乌恩心急如焚,连滚带爬地赶到满达嘎身边,焦急地呼喊着:&34;陛下!陛下!您怎么样了?&34; 满达嘎强忍着剧痛,艰难地挥了挥手,声音微弱地说道:&34;我没事……你赶快收拢军队,命令他们停止战斗……我可以赦免他们的死罪……咳咳咳……&34;
乌恩明白满达嘎的伤势严重,但他也清楚现在不是顾惜个人情感的时候。他迅速站起身来,跑到高处,扯开嗓子高声喊道:&34;陛下有旨!主将已被击毙!你们快快放下武器,陛下将饶你们一命!&34; 他的呼喊声响彻整个战场,回荡在每一个士兵的耳畔。
剩余被包围的几十名士兵,紧紧握着手中锋利的弯刀,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前方敌人,然后毫不畏惧地向前冲锋。面对如此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乌恩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敬佩之情,但同时也明白这场战斗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于是,他果断地下令:&34;一个不留!&34;
随着这道冷酷命令的下达,血腥而激烈的厮杀声再次响彻整个战场。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过后,八千人大军终于取得胜利,这场残酷的战争就此落下帷幕。然而,满达嘎所率领的五千人军队却仅剩不到四百人幸存下来。幸运的是,经过军医全力救治后,满达嘎自身伤势逐渐稳定下来。
此刻,满达嘎面色苍白如纸,静静地坐在营帐内聆听着乌恩详细汇报战斗成果。听完之后,他深深地叹息一声,并转头对身旁的国师巴音巴图说道:“将先帝的后事依循国礼妥善处理吧。至于我那四位弟弟以及他们麾下的将士们,则按照对外征战牺牲的标准给予抚恤,并安葬于烈士陵园之中。”说完这些话时,满达嘎似乎用尽全身力气一般,显得无比疲惫与虚弱。
巴音巴图听闻此言,立刻躬身施礼,表示遵命。满达嘎无力地摆了摆手示意众人离去,大帐内顿时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他一人。他默默地望向远方,发出一阵悠长而深沉的叹息声,仿佛既在为自己感到悲哀,又在担忧未来充满动荡不安的日子该如何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