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天地有所建树
第12章 &34;12
汉信露出了笑。“正如陛下所言,这个世界的奇诡之处甚多,有许多事物等待我们的探索。陛下身为龙裔,天赋异禀,必然会在这片天地有所建树。”
“嗯,我想,虽然我大秦不再,但我身负使命,无论在何处,大秦的精神都不会消失。”接着他又道,“期待着陛下尽早实现宏大抱负。”
“对了,据城主说,他知晓陛下至此后便安排了你引荐我去 之城做客。他们的城主被誉为世间豪杰,陛下定要会一会。”韩信补充说道。
“哦?如此,那就劳烦韩信将军带路了!”秦始皇点头回应。
伏天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天下,大道本源的加护使得他超脱圣境之外,不受外来力量约束。而在伏天的世界中,众多教派林立,更有像 之城这样特殊存在的势力,他们分属两大对立阵营。
一方是由古老宗门统治的传统势力;另一则是如八方城这类以军事体制为主的力量。两者间的根本理念、管理形式以及信仰追求皆有所不同,这长久以来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双方间常爆发出战争,甚至有宗门或城市的消亡威胁,斗争形势极为严峻。即使内部稳定,各大教派势力间的冲突也依然存在,如同之前的五大城联合攻伐 之城事件。
这就是秦始皇从汉信口中得知的事实概况,他对 之城的情况也有了初步的认知。除去那些世俗力量,八座城市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 之城和天周之城,它们在强手如林的伏天十大高手之列并驾齐驱。传言中的天周之城领导者周天真是一股可怕的势力,他的号令几乎可以左右包括八方城在内的所有人的重要抉择,导致了这次对 之城的围困。
尽管如此,即便是实力在伏天排名前十的屠戮之城主宰修屠,也无法摆脱其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其他势力压制,外则受到宗门势力的挑战。“乱世才能激发出生机,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变,只有抓住恰当的时机,才有望脱颖而出。”秦始皇跟随汉信进入了这个风云际会之地—— 之城,原计划要见到修屠,只是由于日程关系,先要在城中暂时落脚,度过一宿。
只有等到次日黎明,才能一睹闻名伏天的强大人物。
秦王嬴政凝视着窗外热闹繁华的城市景象,内心油然而生君临天下的豪情壮志。
身为统治者,他不容屈居人下,更不愿庸碌无为。
“陛下,这世上的城市与我们那儿大致相同。只是他们的城墙坚厚异常,据闻还有一些特别设施,唤作‘阵法’,需修炼者的力量来激活,而非我们所理解的军队阵列。”身后,蒙恬兴高采烈地向他汇报心得。
今天,他已在城市各处游走探寻,只为获取更多这个世界的信息。
过程中,蒙恬发现了诸多令他心生向往的事物:巍峨巨兽能吞云吐雾,羽翼扇动可蔽日逐月。
修炼者的各种独特神通层出不穷,刀枪难伤其身,翱翔于天地间
这些全新见识让他深深感觉自己无比渺小。然而,作为名震一时的将领,这一切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与上进之心。
“这世上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这段时间你得多搜集资料,它们非常有价值。”看着眼前忠诚坚定的将军,嬴政感到安心。
“对了,李信他们现在如何?”未见其他将领,嬴政关心地问道。
蒙恬笑道:“他们都忙于了解这个新环境,将军白起身得了一些情报,说韩信将军曾在原来的世界评价他战场指挥能力不够出类拔萃。因此,白起将军决定找韩信理论。”
“还有这事?”听完解释,嬴政忍俊不禁。
接着,蒙恬又道:“但白起将军听说这位韩信元帅的本事真的非同一般!”
虽然以前并未详细询问过韩信生平事迹,但听着这些,嬴政好奇心更甚。
“他怎么出色?”他追问。
蒙恬忆道:“在汉王刘邦麾下,他一跃而出成为率军的统帅,首战便率师攻入关中,为其夺取天下奠定基石。”
闻言,嬴政对韩信的兴趣倍增:“继续讲述!”
韩信在 之城扎根立足,并升任一方统帅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他的才华。而有如此才能之人,自然深受秦王欣赏。
蒙恬继续热情洋溢地说起:“听说韩信熟谙兵法,常自言‘多多益善’。他是继孙武、白起将军后的卓越将领,尤其擅长运用灵活战略,被誉为‘用兵如神’之人。”
“更有许多著名战术,如暗度陈仓、疑兵阵列,如木罂渡江、背水筑阵……乃至后来的传递文书定胜负、挖掘沙土截江流、敌未至一半即行攻击等策略,还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样的传奇。”
说到激动处,蒙恬自己也热血沸腾起来。能有如此成就,成为众多人仰慕的对象,作为武者是极大的追求。
“皇上您说,他在 之城的影响力有多强大?”蒙恬感慨,“韩信将军确乎才华横溢,备受尊敬。”
听到这样的评价,嬴政不禁认同:“此人确是难得的人才!”
一夜的时间匆匆流逝。
曙光在拂晓时洒落大地。
&34;&34;陛下,韩信将军与白起将军已到门口。&34;&34;
在清晨的清新空气中醒来,人心情愉快。
秦王赢政起身,整理仪态,换上了华丽的新龙袍,今日,他要迎接屠戮之城之主——屠夫。
面对如此强劲对手,他意识到自身的仪表必须庄重,这才能表现出对他应有的敬意。同样,他也不愿在形象上被对方轻视。
听到蒙恬的传报声,赢政连忙回应:&34;&34;请他们速速进来!&34;&34;
同时,他在心里悄悄嘀咕:&34;&34;连武安君都愿意回归了么?呵呵!&34;&34;
说话的瞬间,门外便有了动静,白起与韩信两人步入殿内。
虽然声音细微,赶来见驾的白起还是捕捉到了那一句。
身为朝臣,在这危险时刻,白起非但未曾留守陛下身边履行职责,反而一夜未归。察觉这一点,他赶紧进门下跪,道:&34;&34;臣白起到陛下面前谢罪!&34;&34;
整理仪表后的赢政,回头见到跪在地上的白起,心里略感惊讶,本想小小吐槽一番,此刻也不禁释怀:&34;&34;咳咳,身为国家支柱,我对武安君的过失并无责备之意,起来吧!&34;&34;
说着,赢政即刻拉起白起。
然而,即便被赦免了指责,白起仍未放弃自我反省:&34;&34;臣因过于追求名声权势,未能护住陛下,实在罪过!&34;&34;
听见这些,赢政不再纠结,转移话题问道:&34;&34;武安君整夜与韩信将军交谈,可有何感想?两位将军彼此有何意见?&34;&34;
仔细观察两员大将,赢政发现他们面色干涸,衣物零乱,昨晚定是辩论了一番。
韩信听到问话,有些不好意思地先开了口,以谦恭的口吻赞扬白起:&34;&34;白起将军身为战国四杰之一,功高无二,战无不胜,堪称将领的楷模。韩信深感敬佩。&34;&34;
听到韩信对自己赞誉,白起立刻挥挥手谦逊道:“愧不敢当韩大将军这般高度评价,实话讲,论兵阵统军技艺以及兵法的灵活动态使用,您在我之上,不愧被称为‘兵仙’!”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一生征战无数、无往不胜,寻常武将难以入他慧眼。更何况能得到他这般称赞的,现今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眼前这个叫韩信的人物。
这一切,皆因为昨天两人在兵法战术上展开了探讨。无论白起出何种策略、阵型或新颖战术,无论是利用人力优势、时势或是人心,韩信总能找出独具匠心的解决方案,凭借兵法的灵活运用和创新战术,他不仅 危机,且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准突破口,给予致命打击。
一夜交谈后,白起意识到,相较于那些学问广博的士子,韩信更是饱含战争智慧。他微笑着说:“不敢当,白起将军战绩辉煌,韩信自叹不如!”
确实,双方都对彼此实力深表钦佩,如今的恭维只是一种单纯的赞扬罢了。然而,在场看得真切的秦王政,却掩不住内心的笑意:“两位大将军,均为当今时代翘楚,同处一室,似有种共鸣之意。看来二位确有缘!”
说此话语间,秦王政暗中点头。他知道武安君的孤高性格,但在与韩信相处的过程中,白起却被其才能打动,这让秦王政确认,韩信实为非凡之才,并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结交这个人。
韩信完成与白起交流的任务后,马上回想起了自己来这里的任务。“对了,秦王,昨晚过了很晚,家主屠休已安排好了宫内的宴会,专程等您的光临呢。”
“对了,臣有一件小事恳求韩信将军。”察觉到即将到来的皇宫行程,秦王政请求韩信帮忙一个忙。
听秦王政提及需要帮忙,韩信爽朗答应:“感激陛下搭救之恩,陛下尽管言明。”
接着,秦王政笑道:“其实没什么大事情,只是想了解一下屠休城主有什么喜好。初次见面,不想空着手前去,以免失礼。”
得知秦王政的顾虑,韩信连忙摇头摆手:“无需如此紧张,我家城主向来豪爽,不在细节拘泥。他待人诚实、大方,不喜讨好之人。如您视他为朋友般相处,便是最好的礼物。”
秦王听闻此言,点了点头赞同道:“如此看来,屠休城主确实是一位英勇人物,令人景仰!”
“当然,陛下还需留意一件事。”韩信忽然提醒道。
“我家主人排斥任何门户之争,故请您勿谈有关这些的事。”
“明白了,承蒙将军指点,多谢!”秦王政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表示感激。
韩信一直把秦王政视为大恩人,秦王心中自然对其产生好感。因为至少在他看来,韩信是一位具有感情的将军,而对感情深厚的领导者,忠诚度往往很高。
在 之城的宫殿内,
其装修虽不华美但极尽庄重,
然而,引起嬴政好奇的是,
这座殿堂内竟然没有任何守卫或丫鬟侍女,
巨大而寂静的空间令人瞩目。
沿途行进并未遭遇任何阻挠,
蒙恬对身旁的嬴政低语:“他的自信令人咋舌,对自身能力如此信赖,连侍从都不配置,胆识确然不凡。”
王翦回应笑道:“你这个年轻人,说话得留意,他知道我们的实力非凡,可能正暗中聆听着咱们的一举一动,说不定在心里早已将你们列入名单。”
闻言,蒙恬连忙环顾四周,虽然对此仍有疑虑,但在这奇幻世界,亲眼目睹奇妙的力量与策略后,他已不再质疑任何可能性。
“皇上,前方即将抵达屠宰殿堂,城主在那里恭迎您!”
韩信带领一行走在前方,途经祭祀大殿时,满脸对主者的崇敬之情。
步入大门前,嬴政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目光所及处,大殿之上悬挂着一方招牌,
上面以矫健的字迹刻着三个霸气的大字—— 殿堂。
这三字雄浑苍劲,最显眼的是从中透露出的冷酷杀气,
如千年沉淀的气息,无言中就能侵扰心灵。
仅仅是一刹那,嬴政几乎为这种力量失神,
&34;&34;可怕的力量!&34;&34;他感叹着。
王翦和蒙恬都被震撼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