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孕不育的侯府侍妾,一胎三宝了 > 第233章 云荞私下买通他宅之人

第233章 云荞私下买通他宅之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大人去跟京都的人沟通,最好跟皇上说明了,漠北这边有丰富矿,开采出来,自然是全部交给国库。但前提是,我现在需要人,需要钱来开采,没钱我如何开?我现在做的这些,就是为了挣钱。”

    “麻烦王大人将我的意思,润色之后,告知圣上。”

    王德昌被请了出去。

    他气的甩了双袖。

    回去便跟从京都带来的妾室说了。

    王德昌在京都早就成家,自然是有掌家娘家,屋内也有三房姨娘,但都生了孩子,所以没带来。

    就带来了俩没生过孩子的侍妾。

    一个是王氏,一个是孙氏。

    王氏生的妩媚点,自是整日把着王德昌,而这孙氏却是个通透聪明的,虽说事儿上,但却每次都能给王德昌分析一些问题。

    刚到家门口,那王氏就要上前献殷勤。

    “大人,您可算是回来了,这漠北天气真干燥,我听说,外面有人卖异国的精油,妾也想要,大人您给我买一些。”

    “起开。”

    王德昌气呼呼的推开了王氏。

    这就朝着孙氏那屋走去。

    孙氏隔着窗户看到王氏吃瘪,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很,听到王德昌的声音,就赶紧起身来。

    “大人,您回来了,先喝杯茶。”

    “娟儿啊,你坐下,我与你说些话,……。”

    王德昌内心也是烦闷,便是跟孙氏娟儿说了起来。

    孙娟听后,很是体贴的分析着。

    “大人,妾觉着,您现在是在漠北,是在漠北王的封地上,既然王爷都说了这话,您为何不听一听呢,再说了,圣上就是想让您盯着王爷是否通敌,如今王爷可真没做这事儿,您只是照实了说而已。”

    “再说了,您这样做,对您,可是有好处的……。”

    王德昌问:“能有什么好处?”

    “怎么没好处啊?您还不知道啊,先前跟着王爷一起来的几个大人,其中有个姓牛的,挺牛气的,前几日死了,说是被满国的刺客给谋害了。”

    “但私下有人传,说是那牛大人总是在王爷跟前挑刺,事事找王爷的问题,说是被满国的刺客给谋害了,实际上是……。”

    孙娟说着,故意顿了下。

    “这可不是妾故意说的,都是人私下乱说的。”

    “不是,真的是侯爷干的吧?”

    王德昌这会儿后背都出虚汗了。

    “看来,我还是低调点为好,至少不能跟侯爷对着干。”

    “还是得娟儿你,深得我心啊。”

    王德昌说着,伸手搂着孙娟,亲了两口。

    孙娟这也是喜欢,二人扯来扯去的,就扯到了床上去。

    隔了两日,孙娟让身边丫鬟去了漠北王府,送了个口信,说是成了。

    很快那丫鬟就拿了一个钱袋子,满心欢喜的离开,将那钱袋子给了孙娟,而孙娟自然是收了起来。

    云荞一直都不放心王德昌,她又不好明面上动手,再说了,威逼利诱未必能成,倒是从这后院的人使点银钱,不难办到。

    这个孙娟,家境贫穷,是被爹娘卖到王家当丫鬟的,王德昌瞧她样貌不错,长相清秀就纳入屋内了,先前是做个暖房的,后来瞧她半分,便是在来漠北的时候,给带了过来。

    在京都王家的时候,就是这个侍妾说话最是好听,王德昌来漠北一路上也是这孙娟儿给他说些话逗闷子。

    那王氏长得虽说漂亮风流,但却市侩,时常张口索取银钱。

    王德昌是不差钱,但也不爱听枕边女人整日伸手找他要钱。

    倒是这孙娟儿从不跟他要什么。

    当王德昌瞧她穿着朴素,头上带着木质发簪,便是心疼心软,多给一些。

    可这孙娟儿是个顾家的,她从王德昌身上捞的,都是贴补到家里去了,自己手上没剩下多少。

    云荞得知孙娟儿亲爹染病卧床不起,家里只有老母,操持一家老小,弟弟尚且年幼,尚未娶妻,都是需要钱的地儿。

    捏着人的软肋,一些事儿就好办多了。

    将外面的人打发了后,云荞的贴身丫鬟百合随即去回了话。

    “殿下放心,此事已经打点好了,想着那孙氏也不敢乱说,毕竟她那一家子可都在殿下您手里握着。”

    “成,此事你记着点,该提点的时候提点下。”

    “奴婢谨记。”

    云荞站在廊下,瞧着外面干旱的天似是又起了风。

    “这漠北,到底不如京都。”

    她是想回去的。

    就好比,你在北京生活的无虞幸福自在的,突然给你搞到戈壁滩去了,这落差大的谁受的了?

    云荞请了先生给三个孩子启蒙。

    如今已经有小半个月了,朝朝和暮暮的性子也该磨练下。

    念念这孩子聪明,但却性子单纯,很容易相信人,只要给她一分好,她就能回给她三分,五分,甚至十分的好。

    这是云荞所担心的。

    百合站在跟前,不敢言语,这个时候的殿下,是在怀念京都。

    别说主子怀念了,她这个当丫鬟,也会时常做梦梦到京都的一些事情。

    云荞说,想去看看孩子们。

    百合立刻撑了伞,挡着些阳光。

    云荞过去的隔壁别院的时候,见私塾先生正带着三个孩子读书识字。

    “韩先生……。”

    这先生是陈敬琰找来的,说是个才情斐然之人,云荞瞧过。

    这韩先生年岁不大,今年三十有五,娶过一房妻子,生育过两个孩子,都是女孩,最大的也有十五岁了,小的十岁了,韩先生如今也没续弦再娶妻,父女三人一同生活。

    韩先生家境贫寒,在外面住的地方也是陈敬琰之前给的。

    如今韩先生成了三个孩子的私塾先生,便是住在了王府偏院,距离王府很近,但却不属于王府大院的内院。

    那韩先生家的两个女儿也都在外院住着。

    云荞瞧过,那两个姑娘,大姑娘沉稳,二姑娘活泼。

    只是她不喜那大姑娘,心思沉,想要与王府攀上关系的心太迫切。

    韩遂看着云荞走来,随即起身。

    “见过殿下。”

    云荞摆手示意:“韩先生不必客气,我就是来瞧瞧几个孩子。昨儿听朝朝背了一首诗,想着是先生教的好,他能这般快的背了下来。”

    韩遂笑了下。

    “殿下谬赞了。是两位公子聪明,学的很快。”

    “念儿小姐也学的很快,只要是我教过一遍的,念儿小姐一下就记住了,我教书多年,第一次遇到这般聪明的孩子。”

    看的出来韩遂对念念的确是称赞的很。

    云荞表面浅笑着,心里却是想着,她该是提醒下念念,不能表现的太聪明了。

    与韩遂说了些话,聊的都是三个孩子之间的事情。

    偏生在这个时候,韩遂的大女儿韩慧娘提着食盒走来。

    却是朝着还在读书的三个孩子走去的。

    “想着公子小姐都饿了吧,我做了点糕点,你们先吃点。”

    “殿下安好,爹爹午安。”

    三个孩子瞧着往外拿糕点的韩慧娘,没动。

    念念乖巧说道:“我们还不饿,姐姐你拿走吧。”

    娘亲说了,不可以随便吃人家的东西,她要做个懂礼貌的小姑娘。

    朝朝瞧了下那糕点,小脸哼了下。

    “我不吃,你的糕点看着都不好吃,也不够精致,还不如我家二等厨娘做的……。”

    “我也不吃,我胃口不好,不能吃甜的。”

    暮暮说的还算委婉客气点。

    云荞笑望着韩慧娘,“我家孩子挑食,不麻烦姑娘了。”

    “韩先生,这也是到了午饭时间,先让孩子们吃饭。您也休息休息。”

    韩遂点头。

    云荞招手,带着三个孩子朝着前院走去。

    等云荞离开,韩遂看向韩慧娘。

    “慧娘,我不是跟你说了,不要往王府大院送东西来了,这侯府里的吃食好的很,比在家里好的多。”

    韩慧娘道:“我这是担心爹爹。”

    “怎么爹爹是嫌弃我做的糕点不好吃了?看来我这厨艺是真的不好,那我赶明儿就去求了王爷,我要留在王府里,去做个丫鬟也好,好在王府里学几道好吃的糕点。”

    韩慧娘笑着故意这般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