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河畔,她说不想官配 > 第 67 章 大秦帝国——赵喜

第 67 章 大秦帝国——赵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万事万物有其律,城门的检查类似前世高速收费站,差异在于一个收费一个查验身份,让人不得不感慨事物的相通性。

    一百七十里,耗时不足半个小时,这只是芈一歌的速度,而不是其他人的极限。芈一歌持有皇城身份证明,不存在被刁难的可能。

    出了检查站,无数车辆冲天而起,消失在芈一歌眼前,看得她眼热,芈一歌暗暗想哪天她寻到修炼功法,踏上修行道路,也能像那些人驾驭车子该多好!

    修行功法大多掌握在各个修行世家手中,赵家不是没有,但也要她能接触到才行。

    没有相应的贡献,一切都是妄谈,她还是先过好眼下,让便宜儿子得到那个叫赵高的赵家高祖的谅解再说。

    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芈一歌开车顺着道牌指引向北走。

    出了城道路变窄,车速相应有了限制,芈一歌将车速控制在烈风之下,相当于时速二百里左右,没一会便到了印象中的铁铺前。

    停好车走进铺子里面,立即有人迎接,询问她的来意。

    芈一歌将需要打造的铁锅尺寸报出来,伙计默默记下后,请芈一歌先到休息区稍等。

    没有一刻钟,芈一歌需要的东西便好了。

    两口二尺半长一尺深的铁锅,两尊双层中空铜斛鼎和一个铜炉。

    铜鼎二尺见方,鼎内留空,夏日放冰冬天注入热水,功效等同冰箱,只是略为麻烦。

    铜炉上下分离,下方放置灯油,上配备小锅,可炖菜煮食,满足芈一歌吃火锅的需求。

    铜鼎铜炉城售卖的有是有,只是尺寸略小,满足不了她的需求,芈一歌才没有置办。

    定制的厨具前后不过一刻钟,芈一歌没有惊讶,得益于刚踏入修行行到的修炼者的存在,这些小东西要不了多长时间便能成型。

    要不是车子空间太小,芈一歌也不会将铜斛鼎设计那么小。

    交了一百一十金,伙计帮忙将东西用软垫包好搬到车上,芈一歌施施然回城。

    回到家周茹还没做午饭,芈一歌亲自动手做了顿火锅,婆媳俩吃的酣畅淋漓。

    天黑宵禁前赵僖回来了,脸色有些落寞,芈一歌才想起来便宜儿子还未得到赵高的谅解,注定无法参加大试。

    赵梓潼那边没有消息,赵高久未回府,终究不是办法,芈一歌心想便宜儿子心里多少有点难受,看来是时候给他找点事儿做了,省得天天闷闷不乐拉着个脸,烦死个人。

    至于参加不了这次的大试,芈一歌也无能为力,谁让过完端阳祭大秦文试便开始了。

    便宜儿子错过本届文试是必然,除非皇权特赦,不然一点希望都没有。

    芈一歌轻咳一声引起便宜儿子的注意,道:“僖儿错过大试便错过了,人不能止步不前,这几日你用繁文简文各默一遍六律,再默一篇简文字贴交给娘。”

    赵僖应诺,只以为老娘关心他,让他专心书写文字,错开文试日程。

    而赵僖不知道的是,芈一歌准备将便宜儿子的字帖编撰成册,没有书卷气的文字适合普通百姓学习,不会像大儒文墨自带文气容易影响百姓心境。

    无论赵僖的字帖还是六律文本,芈一歌统统不打算收费,一律免费赠送大秦百姓,哪怕耗费十万百万金也在所不惜!

    待字贴及六律刊行天下,“赵喜”之名传到那位穿越者前辈耳中,赵高会做些什么!

    “喜”,大秦文字传播人,律法普及者!

    相信带着太极闯大秦的某人一定能注意到!

    芈一歌手中只有不足二十万金,那也只是目前。要不了多久,陈家作坊的分红会送到皇城。

    有了启动资金,芈一歌才能开展接下来的计划,无需多久价值低廉的加热式双缸直立机关车占据大秦机关车市场指日可待。

    届时金钱于她而言不过一串数字。

    左有普通大众需要的廉价车子,右有千金一辆的满足修炼者需要的车子,等打通岭南橡胶产业,货行天下不是问题。

    哪怕她的计划搁浅,有人胆敢效仿她的产业,她也能对车子进行升级,达到制霸大秦机关车的目的,谁让她背靠赵家,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次日一早,芈一歌再至赵氏驿馆,找到赵梓潼商谈岭南橡胶一事。

    谈判很顺利,大秦帝国人口众多,虽然百姓安居一隅,耐不住人口基数庞大,总会有人需要芈一歌制造的车子。

    是人就有需求,赵家也不例外,芈一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阐述赵氏支脉旁脉及各地分脉族人富足之后对宗族带来的影响。

    讲诉机关车对大秦帝国各个城市的需求与市场,利润无疑是巨大的。

    最后芈一歌说愿意放弃利益,赚取的五成利润上交国库,用来改善民生,缓解高祖压力,三成上交宗族提高生存在贫困边缘的族人生活条件,剩余两成才是她和生产人员的。

    唯一的条件就是让族内提供生产物资和遍布全国的族人代为销售。

    事情太大诱惑太多,赵梓潼拿不了主意,必须要上达宗族,方能给族婶答复。

    芈一歌点头,当场书写一份类似企划案的文书交给赵梓潼,由他代为转交宗族。

    与宗族合作成或不成芈一歌并不在意。

    成,皆大欢喜。

    不成,宗族也不会吞了她的生意落下污名,寒了天下赵氏族人的心。

    她需要的无非是给自家生意过一个明路,为便宜儿子刊行天下做准备。

    之后几日,芈一歌流连皇城四周,寻访各个印刷作坊。

    功夫不负有心人,宗族的消息还未回复,芈一歌已经找到五家能大量印刷书籍的作坊,其中包括赵氏产业。

    万事俱备,只等便宜儿子将书稿交到她手中,芈一歌的花钱大业就能起航。

    五月十五,赵僖拜完龙蛇神祗,正式将书稿递交到老娘手里,他已经知道老娘的计划,对于老娘私自将他改名一事毫无怨言。

    文人重名,是名利亦是名称。

    如今赵僖还没有成名,老爹取字老娘改名,他身为人子只能消受。

    赵僖还是赵喜于他而言皆是父母恩赐,他的名字不计族谱,老娘自可一言而决。

    便宜儿子的态度芈一歌很满意,虽然对不起许妇,私自改了人家儿子的名字,但她也会让许妇的儿子名满大秦,想来许妇不会在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