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第118章
高宝儿是高家最小的孩子,现在一岁多,已能说清晰的短句子。听母亲问话,不疾不徐,咽下南瓜饼后,接着喝了一口牛乳,慢吞吞,奶声奶气地说:“弟弟。”又抚摸着成靖宁的肚子说弟弟乖。
她慢吞吞的急坏了翘首以盼的大人们,听她说出答案后都松了口气。坊间有传言说,小孩子眼睛清明,能看到许多大人看不到的人和事,在猜测胎儿性别时最是准确,所有人听她过话之后,都恭贺着成靖宁。
“我上回和你说的那事你觉着如何?”沈嘉月还惦记着结亲这事,觉着女儿大上一两岁也无妨。
“哪就那么玄了?还是到时候再说吧。”成靖宁笑道,没拒绝,也没同意。回想起萧云旌说的那些话,这事她一个人做不了主,便含糊着过了。将来的事说不准,娃娃亲并不那么浪漫,还得看小辈的意思。
顾婉琰在一旁笑着道:“儿女的事哪说得准,万一以后两个孩子互看不顺眼怎么办?左右孩子还小,你先别忙着牵红线。”
“行吧。”沈嘉月兴致勃勃的被泼了一瓢冷水,不过很快又道:“粤西收复了,滇南还胶着着,你家那位什么时候能回来?”
“得明年吧,就是路上也得耽搁一个月。”成靖宁想到在远地方拼杀的萧云旌,生孩子这事他帮不上忙,不过人不在身边总觉得遗憾,而且看样子满月酒也赶不上了。
“错过了老大,不还有老二?不必觉得遗憾。”成芙宁笑道,有了头一胎,第二个就来得容易些。
到八月二十五,萧祖父和王老夫人老夫妻去大觉寺祭拜女儿,通知她即将做祖母的事,也说了舒太妃被今上赐死之事,大仇得报,两位老人积蓄多年的怨气总算得以倾泻,当初的丧女之痛,被眼下的添丁之喜取代。
萧昱来得早,到八月二十九那晚就开始叫嚣,一阵接一阵的疼痛,成靖宁总算明白这是要生了。比预想的提前九天,不过数着日子也算不得早产。
白妈妈和甄妈妈听过成靖宁的话后,忙让下边布置着,东西早备好了,收拾起来很快。成靖宁被扶进产房,因离生产还有些时辰,便由墨竹和雁容几个扶着在房内一圈一圈的走动。产前阵痛持续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来得也更加频繁,不过她还能忍受,产婆检查着产道才开了一指,还得耐心等上些许。
王老夫人难掩内心激动,对她来说,只要是孩子,无论男女都好,就一直陪在成靖宁身边,和她说话,谈论着萧云旌小时候的趣事。
不过到子时,阵痛突然停歇,成靖宁以为出了大事,忙让墨竹请安大夫过来。幸好没有大碍,说生产之事说不准,兴许得到明天白天才生,晚上或许有些难熬,让她多忍耐一些。
小家伙一刻不落地,晚上谁也无法安睡,两名稳婆和一应搭手伺候的媳妇婆子都警醒着,成靖宁躺着也不得安生,只一下一下的抚着不算太大的肚子,祈祷着千万要消停些才好。
闹腾了大半个晚上的胎儿此刻也开始安睡,偶尔翻身或活动几下,都让成靖宁从瞌睡里惊醒。到丑时小家伙总算找到舒服的位置,睡了一个时辰,成靖宁也因此得以安歇。不过很早到又开始动了,卯时初刻就闹腾,成靖宁从睡梦里被疼醒,道了一声顽皮后只得起身。
白妈妈将睡未睡,被惊动后很快清醒,见成靖宁抱着肚子有些难受,摇铃叫稳婆进来。检查后也只开了两指,羊水也未破,依旧得耐心等待。
“生孩子就这样,夫人再忍一忍,等小公子出世后就松快了。”白妈妈给成靖宁擦汗说。
成靖宁拿过巾子自己擦额头和脸颊,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吃东西。”被突然的一折腾,肚子很快就饿了,白妈妈失笑,吩咐锦绣去端备好的吃食来。
想着月子里只能喝鸡汤等清淡之物,又特地嘱咐要端口味重一些的来。现在是一阵剧痛后伴随着连绵不断的轻微疼痛,总之没到要生产之时,她便不到床上躺着。
早间,成靖宁沐浴过后换了一身贴身软绵的棉衣,吃过糖醋排骨红烧肉和酒酿圆子后才松口,之后扶着白妈妈和水袖的手,在院子里走了一圈又一圈,到巳时才觉着身体有一股热流流出,小腹开始下沉,“妈妈,我怕是要生了。”闹腾了这么久,总算要来了。
回房后躺下,下坠之感越发的强烈,再也无法忍受撕裂身体一般的疼痛,便也不顾形象的叫喊出声。总算她将胎儿的体重控制得好,个头不大,她自己平日里又多锻炼身体,总算在午时里把孩子生了下来。
剧痛了快一个时辰,总算卸货,亏得她早晨吃得多,产后还有些许力气,不过这时候却累得不想多动一下。
孩子的哭声响亮,一落地就震天的响,成靖宁听着声音,想着应该很健康,不枉她辛苦养了他那么久。“恭喜夫人,是个小公子,手长脚长的,健康得很,有六斤六两重,四肢都有劲儿,像侯爷。”新生儿被稳婆抱下去清洗,白妈妈来报喜道,她家姑娘总算苦尽甘来了。
“等会儿抱进来给我看看。”成靖宁说道,她要亲自写信给萧云旌,告诉他当爹了。
“夫人先歇一歇。”白妈妈说着,和端水进来的甄妈妈一起帮她绑腹带擦洗身体,换了床铺上的一应东西,过后点上熏香,驱除血腥味。
王老夫人看过在澡盆里哭得欢实的曾孙,也不等产房内未收拾妥当就进来报喜道谢:“靖宁,辛苦你了,昱儿很健康,你是萧家的大功臣!”
功臣之说让成靖宁汗颜,不过做母亲的喜悦却是无法替代,当即也笑道:“只要他平安就好,等会儿我给侯爷写信。”
“你好生歇着,写信的事就交给我和老头子。”王老夫人说道,这会儿又忙着到外间去看萧昱。
萧祖父见着粉猴子一样的小子,倒是淡然得很,让萧洋去给府上的下人发赏钱,又命人到永宁侯府和通州的沈太夫人那里报喜。因提前了几日,让顾子衿和殷元徽好生意外,不过也立即套上马车到镇北侯府来瞧孩子。
稳婆把洗好的孩子交到萧祖父手上,说着恭喜的话,他也不忌讳,亲自抱着包好的曾孙到月子房来交给成靖宁,“这孩子跟云旌小时候一个样,又结实又有劲儿。”
成靖宁用过鸡汤熬的小米粥,精力恢复了些许,接过萧祖父怀里的孩子,抱着细看一阵,小孩子哭闹了两刻钟,这时候终于消停,安安静静的倒是个乖宝宝。刚出生的孩子红红的,虽说是亲生的,不过仍瞧不出哪里好看,终归以后会长的,萧云旌个子高大,卖相也好,基因不会差。
做曾祖母的王太夫人道:“给起个小名吧。”大名是萧祖父起的,小名由母亲起比较合适。
“我也没想好,就叫昱儿吧。”她现在没精力想其他,想着小名用不着起得太高深,叫得顺口就好。
曾孙叫什么都好听,王太夫人当即笑道:“昱儿好,小名就叫昱儿,以后一定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做一个像你父亲那样的大英雄!”
萧昱的小名起好,萧祖父便离开,现在侯府上下得由他照看着,现在的关头更应小心谨慎。
成靖宁抱着软软的小孩儿看了一阵,原本好好的突然扁嘴哭了,以为他尿了,结果乳娘上来说小公子饿了,该给他喂奶了。成靖宁想着母初乳最有营养,无论如何,都得自己先喂才是。和王太夫人等人争取过后,最终得到喂养孩子的权利。
这时候成靖宁才知道萧祖父说得有劲儿,小娃娃人小小的,劲道的确大,三两下就吸出了汁水,吧咋吧咋的喝得起劲。照这吃法,她一个人的存货不够,还得乳娘帮忙。
“你也歇会儿,折腾了一上午。”王老夫人对喂完奶的成靖宁说道。
成靖宁执意让墨竹和雁容帮她把笔墨和信纸拿来,说:“我给云旌写完信就休息。”
墨竹摆好能折叠的床上书桌,铺开信纸,摆上笔和墨,成靖宁许久不见人,边关又是机密之地,因此不能常寄信去,这时逮到机会,执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五六页。最后还用西洋笔画了儿子熟睡时的模样,印了脚印在上边。
王太夫人看她这般搞怪,也忍不住大笑,“我这就让老头子去寄信,你歇着吧,等会儿你娘和嫂嫂过来你也有精神了。”
完成人生中的大事,成靖宁这时候才躺下歇息,萧云旌,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她和孩子还有两位长辈在家里等他。
萧祖父也刚好写完寄送到滇西的信,见到王太夫人拿来的信和画,忍不住笑道:“昱儿和云旌小时候一模一样。”一样的皮实,一样的大爷脾气,不过都是好孩子。
“可不是,等明儿我去大觉寺把这消息告诉子佩,她也做祖母了。”王太夫人感慨这时光易老,岁月如梭,“一起寄给云旌吧,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操心,把骠国人赶出大祁后就赶紧回来。”
“我晓得,你去忙吧。”萧祖父把写好的一叠厚厚的信放进信封,现在滇南已收复大半,是时候收手了。无论是先前豪撒六十万两银子,还是后边扭转战局反败为胜,都锋芒太过,难免遭人嫉恨,今上虽不是不容人之君,但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功勋终究不是好事。
王太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把信送到后就欢欢喜喜的回宣德堂,把准备好的红蛋送到亲朋好友家。
顾子衿带着殷元徽先到,跟着甄妈妈到嘉祉院探成靖宁和新生儿。这时候成靖宁已歇了一个时辰,恢复了些许元气,不过过了那阵兴奋的劲后,生产时撕裂后留下的伤口开始隐隐作痛,喝了药后只得躺着。才一天就觉无聊,月子果真很难过。
“夫人,永宁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到了。”雁书掀帘子进来禀道。
成靖宁忙道:“快请进来。”
顾子衿和殷元徽由王太夫人引进嘉祉院,路上笑呵呵的说着曾孙的事。“发作的时间长了些,不过生产时很顺利,昱儿乖巧,没折腾靖宁。”
女人生孩子犹如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顾子衿听闻成靖宁生产顺利,便也放了心。进屋后见到成靖宁精神头甚好,总算舒缓了一口气。问过具体细节后才去瞧外孙,这时殷元徽已抱着孩子逗上了,刚出生的孩子看不见东西,不过懵里懵懂的很软很可爱。
“不怎么像你,像侯爷一些。”一看就是亲生的,顾子衿想着过去两年那些乱嚼舌根的妇人,想着一定要在满月那天把孩子抱出去,狠狠地打那群人的脸。
“祖母说和云旌小时候一个样,不过我是没见过。”成靖宁想象着萧云旌小时候的模样,无论如何也无法把那大个子和殷元徽怀里的孩子联系起来。
“你不足月就生产,落地时像个小猫似的,一度以为养不活,总算风风雨雨的长大,现在也做母亲了。”顾子衿也感叹了一回光阴似箭。
后边的成芙宁沈嘉月等人得了消息,也都在下午赶到侯府来道喜。萧昱一落地就哭得震天响,这时候累了睡着了任人怎么抱都行,成芙宁瞧着孩子对成靖宁笑道:“一看就是个心性坚定,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的。”
沈嘉月原本想定娃娃亲,见到小孩儿后彻底打消接亲的念头,真是太像萧云旌了,她可不想活泼可爱的女儿以后有个活阎王一样的丈夫,真正过日子的男人就该是高瀚那样的,知情知趣,能说会道,还有共同的喜好。
八月末九月初的天气最是爽朗宜人,成靖宁坐月子倒不难过。王太夫人现在有了事做,整天都忙着操心成靖宁的吃食,管理侯府中馈,忙得不亦乐乎。一应汤汤水水的养着,补品供着,直把成靖宁养得白白嫩嫩能掐出水来。
老人家又担心她月子里无聊,请了她昔日的闺中姐妹上门来陪她说话解闷,又请了京城里有名的说书女先生到侯府来为她讲天南海北的趣事。
月子里有闺蜜陪着,故事听着,儿子带着,倒没心思无聊伤春悲秋,四十天很快过完。出月子那日狠狠的洗了头洗了头,换上以前的衣裳,依旧合身。
萧昱的满月酒没办,萧祖父和王太夫人安排着办百日宴,到时孩子也大些了,萧云旌或许就能回来了。
远在滇南的萧云旌收到家中寄来的信,看到成靖宁画的孩子的画像和印的脚印,脸上浮现暖融融的笑意,这一世他做父亲了,他的孩子一定会平安长大,长命百岁。成靖宁的信里多是一些琐事,不过每一个字都暖到他心里,他会守护好这个家,以后的每一件大事,他都会陪在她身边。
萧祖父的信报喜的同时,也给他提了个醒,今朝他有现在的位置,已经足够了,再进一步,就步入今上设置的禁区。
出了月子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成靖宁带着孩子跟随萧祖父二人去大觉寺祭拜萧夫人,了然大师见到他们一家子,给了萧昱一块玉观音吊坠,说孩子小,给他护身驱邪用。
现在成靖宁就盼着萧云旌平安回来,把孩子交给王太夫人后,又去了菩提禅院那边许愿,神树,终究还是有灵的……
十月二十九,她嫁他的第三年,夫妻两个分割两地,不过现在滇南的形式大好,再等上几个月,人就能回来了。十一月里,再次传回捷报,不过于镇北侯府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萧云旌在最近一次战役中身重流矢,被射穿肺部,虽然带领大军再次夺回一地,但却昏迷了五日才醒,纵有闻礼妙手回春,情况依旧紧急。
成靖宁想到利箭刺穿身体的痛苦,感同身受的倒吸一口冷气,有闻礼在,他一定不会有事。去见萧祖父时,他老人家亦是脸色凝重,已派了萧洋等人送药过去。
“他命里有这一劫,你无需太过担忧,闻礼医术高超,一定会治好他的伤。”萧祖父劝成靖宁说。除了这般自我劝说安慰,成靖宁做不了其他,只盼着他吉人天相,早日回京。
滇南的战事已进入最后阶段,大局已定,萧云旌无需上场也可,他坐镇后方指挥,最前端激烈的战场让给了霍庭延、成永皓和沈珵等人,俞致远在边关历练近一年,已迅速成长,开始有先祖先父的大将风范。
因萧云旌身受重伤,镇北侯府上下无心给萧昱办百日宴,只关起门来办了几桌,请了成家姻亲和平日里交好的人家。冬月二十三是萧云旌的生辰,成靖宁到厨房煮了一碗长寿面。她实验了许久,才把一团面擀成一张薄皮,切成一根长面,刚好煮一碗,加了鸡蛋、木耳、胡萝卜、香菇等配菜。
“今年你没口福,我就帮你吃了吧。等明年再煮给你吃,我的手艺也不差的。”成靖宁趴在桌子上,把头搁在手背上,自言自语的说了一阵话后,把面挑来吃了。
萧昱见风就长,和林子里的竹子一样,一天一个样,褪去粉红后,变成奶白的糯米团子,看得清东西后,最喜欢玩躲猫猫游戏。小家伙的眼珠像进贡的黑珍珠,乌溜灵活,虽然和萧云旌长着一张差不多的脸,不过看上去却有生气许多。她生的娃,终归还是像她的。
萧云旌身受重伤的消息传回京城后,王太夫人整日长吁短叹,也只有逗萧昱时脸上才见得到笑容。“是他过去走得太平顺,让我误以为他是钢筋铁骨做的。偶尔摔一跤也好,对他来说或许是好事。”
成靖宁担忧了几天,也想到后面可能的后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萧云旌只要赢了这一仗,就是立刻退下来也足以名留青史了。活得长的,能打的武将,除了汉时的卫青,有几个有好下场的?萧云旌回来以后,也可借此机会暂避锋芒,隐退一段时日。一个曾经战功赫赫,现在弱病的武将,今上不会事后清理。
疏勒城中,从西疆各处赶来的百姓将赵承逸的居所团团围住,只听一人举着锄头振臂高呼:“挑起战乱的罪魁祸首就在里面!乡亲们,同胞们!那一战我们有多少家人无辜惨死在夏人的屠刀之下!又有多少战士血撒疆场!今天,我们一定要严惩凶手,为死去的亲人们和马革裹尸的兵士们报仇!”
“杀死罪魁祸首,报仇!报仇!报仇!”
一呼百应,围在周遭的老百姓举着各自家里带来的农具或菜刀,气势汹汹的挤向土墙宅院。
内里,李氏抱着儿子将其藏在木箱子里,叮嘱道:“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事,千万别出声!”四岁的小孩儿点了点头,李氏合上箱子,摇着轱辘下降到水井中,又把牵引的绳索挂在井壁的铁钩子上。
罗安宁守在赵承逸身边,企图让最后一个随行来的护卫穿上赵承逸的衣裳,替他躲过此劫。但自他被抄家夺爵流放西疆之后,加上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身边的人都觉着复起无忘,纷纷离开另寻出路,现在哪还有人会为他卖命?被点名的护卫摇了摇头,他才不做那替死鬼。
“我还叫您一声王爷,小的着实不敢再赌,就此别过。”年轻护卫拱手告辞,先一步离开,看到外面群情激奋的老百姓,当即说他只是一个兵卒手下,无足轻重,要算账就去找赵承逸。
报仇的老百姓只想杀赵承逸报仇,哪管他手底下的小喽罗,不过还是拿着画像对比了一番,细细检查过后将人放走,之后便如潮水般的涌进不大的民宅内。
“怎么办?”赵承逸早已魂飞魄散。他原本是个闲散王爷,过去能生事无非是因身份高贵,无权但有钱,才能网罗一批江湖人士,现在已是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