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袁珊珊冲回去赶紧收拾顺车捎去青祁农场的东西,后面许言森跟好奇的袁卫彬以及郑大奶奶他们解释了一下,郑大奶奶忙说:“这是好事,丫头好心有好报,我也去看看,让丫头给彬彬他爸多捎点吃的,对了,我晒了不少菜干,也捎去。”
袁卫彬开心地跟了进去打下手,许言森看得笑起来,如今郑大奶奶将珊珊姐弟俩当孙子孙女看待,这也是珊珊的好心有好报。
幸好袁珊珊昨天进了趟山,取了些肉食下来放进了地窑里,准备吃上一阵子的,否则她现在就得冲进山里。因为军军和彬彬都喜欢吃油炒面,她自己平时觉得肚子空了也爱冲一碗,所以家里做好的油炒面也不缺,再加上晒的菜干和其他的山货,装起了也满满一袋,又拿布袋子装了半袋的白面和半袋的大米,这些应该足够让袁父他们过上一个比较富足的年了。
东西多,份量不轻,只得又跟罗婶家借了自行车,袁珊珊将东西绑后座上时说:“看来年后我也要想办法弄辆自行车了,否则老是跟别人借也不太好,像这年底了,用到自行车的地方多着呢。”
“是有必要,出行会方便得多,我去搞张自行车票,要是钱不够,我这里先垫上。”许言森附和道。
“好啊,”袁珊珊没推辞,外面她可没多少门路,到时候还是要拜托许言森的,“钱够的,我不是采了不少草药了么,之前去镇上县里看了下,有地方收购的,正好可以清空一些。”
其中有不少是她用来辨识草药以及练习炮制的,于是越积越多,送到那些药店里,既空了地方,又能赚些钱,这年头虽然有钱有时也没地方花,但没钱也是万万不行的,现在用不上,也得为以后攒上。
于是许言森又发现一项他不及袁珊珊的地方,没她能挣钱,之前拿的野物,大部分换成了物资,但也有一些是兑换成钱和票证的,现在又加上卖草药,珊珊以后在钱财上绝对比他宽裕,许言森觉得自己身后有根鞭子时常抽着,督促他时时不能懈怠。
这样的情况也挺好的,他不是容不得女人超过自己的男人,在他看来那才是真正的封建遗毒,互相督促着共同进步会更有意义,除非自己无能,才会用性别作为借口迁怒到女人身上。
两人一起骑到镇上,找到了苏河昌与苏国飞叔侄,双方再次见面都很高兴,见到他们带来的东西,大手一挥说:“放车上去吧,保证帮你完好无损地送到袁国柱同志手上,我跟国飞本来就要在这县里采购些货物,算不上特地为你们跑一趟。”
袁珊珊让许言森将带给袁父的袋子送上车,自己手里另提了个袋子递给苏国飞:“不管怎么说,都要谢谢苏叔和苏大哥,这是自家里山里弄来的山货,苏叔和苏大哥带回去让婶子嫂子还有孩子们尝尝,喜欢吃下次苏叔再来。”
里面也有几只风干野鸡野兔,虽然苏河昌这么说,可袁珊珊却不能认为理所当然,这事摆明了就是苏河昌叔侄记住她的情,特地帮她捎东西的,她很感念,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哈哈,这话你就说对了,上次带回去的山货,可早被家里的人抢着分光了,留在叔手里的也没多少了,这次叔得多留点,正好过年吃。”苏河昌笑道。
“那正好,下次我给苏叔苏大哥多备点。”袁珊珊也很高兴。
“那叔可不能白吃你的,小袁,下次山货多,叔给你算价钱。”
大家说了会话,苏河昌和苏国飞便要启程了,他们是真的特意为袁珊珊绕过来的,所以也不能多作停留。
大卡车消失在路上,袁珊珊和许言森在镇上转了一圈,既然来了,看有什么东西要采购的,一起买了带回去,碰上供销社的陶大姐,又一起说了会儿话。
回去路上,袁珊珊问许言森:“许大哥,你说苏叔说的事能不能做?”
许言森自然听得出苏河昌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苏河昌不仅感激袁珊珊兄妹的救命之情,他想还看中了袁珊珊手里的野味山货吧:“我觉得可以,一直在镇上县里出手,次数多了难免要被人盯上,他们却不同,他们开车做长途运输的,有时会在车上挟带一个地方的东西,带到另一个地方脱手,挣一个中间差价,他们是聪明人,只要能长期做下去,不会主动将这货源掐断了,东西带出去又分散了,不容易让人盯上。”
通过上回送锦旗的事,许言森看得出苏河昌脑子聪明又不失本心,他对珊珊兄妹的感激没一点掺假,否则没必要兴事动众地往这边跑,做了最能回报珊珊兄妹的事,所以这样的人品还是很可靠的,而且他们和珊珊之间又没有利益冲突,属于合则双赢的情形。
袁珊珊也挺心动的,这年头城里的知识青年还要靠广大农村养活,所以能有什么赚钱的门路?这件事对她更为有利,毕竟她做的可是无本买卖,不,最多花些调料钱。而且她比许言森更看得出,这苏家叔侄都不是奸滑之辈,再说她本身也有精神力异能这个杀手锏,随着异能等级的上升,有些能力也会回来了。
“许大哥你说的有道理,那等苏叔他们下次来吧。其实苏叔还是挺谨慎的,要是早把这件事提出来,这年底的时候可以挣上好一笔买卖呢。”年底什么东西最紧销,这年头自然是肉食了,她的那些野味拿出去,绝对会是抢手货。
许言森也笑了起来,谨慎是好事,说明这样的人更可靠一些,而不是被眼前的利益迷花了眼。
想到明后天这些物品就能送到袁父手里,袁珊珊心情很愉快,包括袁卫彬和郑大奶奶他们也是,郑大奶奶和军军将姐弟俩当成了自家人,对袁父的情况自然也非常关心。这样的好心情让年底的气氛也愈浓,看着奶奶和珊珊姐准备的年货,郑学军告诉袁卫彬,这是他记忆中最丰盛的年节了。
郑学军话不多,虽被袁卫彬带得活跃了些,但很多时候他还是不会用话语来表达他的心情,他默默看着珊珊姐做的一切,看着奶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身体也比以前强,心里也越发感激珊珊姐和彬彬,这一切都是他们带来的,值得他记上一辈子。
知青院里有一半知青请假回家过年了,也有知青去了其他队里跟老乡团聚去了,坡头村这边也就剩下唐芸和苏凤林,以及吴威。
孟佳华不在了,唐芸便常往袁珊珊这里跑,她可不爱跟苏凤林待一块儿,否则会忍不住跟她呛起来,她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红楼梦》,靠在火笼旁看得津津有味,没人理睬她也能待上一天,后来更是索性将自己的口粮也带了过来,中午晚上就在这里吃了。
孟佳华离开时跟袁珊珊提过,说唐芸不会回去,以前就听王春丽曝过,唐芸的对象被人抢了,只是这是唐芸的私事,袁珊珊也没向别人特意打听过,这回听孟佳华稍稍提了一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难怪她宁愿忍受跟苏凤林待一个院子里,也不愿意回城团圆去。
唐芸以前有个已经谈婚论嫁的对象,对方和她一样下乡插队了,同在一个安平县,离得不算远,起初常往这边跑,所以孟佳华和苏凤林都认得这男人,谁都认为他们会走到一起,毕竟他们从同一个城里来的,结婚后可以向知青办申请调到同一个队里,几乎没什么阻碍,可谁想到最后就出了变故。
那男知青看上去是比唐芸还能吃得了苦头的男人,可实际上正相反,就在唐芸准备跟那男人打结婚报告的时候,那男人却突然不告而别离开了,去了县知青办查问,才知这人被调回了城里,唐芸当即就追回了城里,却失魂落魄地返回。
后来才知,她赶回去,看到的正是那男知青跟另一个女人办酒席结婚的场面,从那以后,唐芸再没回过城。因为两家离得很近,家人互相认识,回去了难免会碰上那人。
这结果让袁珊珊听得也唏嘘,爱情最后屈服于现实,只是未免太过现实,那男人连当面说清的勇气都没有,落荒而逃,害人不浅。
没过两天,唐芸手里的《红楼梦》又换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袁珊珊随口问了句:“那一本看完了?”好像才翻了一半吧,难不成回去通宵看的?
唐芸放下手里的书说:“其实那本早看过了,有些章节段落都能背出来了,只是这一回再看,忽然觉得不爽了,你说那贾宝玉,真不是个好东西,没担当的男人,林妹妹就是喜欢上这样的男人才把一辈子的眼泪流尽了,要真喜欢林妹妹,哪里舍得她流半滴眼泪。咦?你怎不捧你那些医书看了?亏你看得下去,那么晦涩难懂的内容,我看几眼就要眼花了。”
这回袁珊珊手里捧的是数理化自学丛书,亮了亮封面解释道:“彬彬和军军快赶上我的进度了,我得在他们前面将这些内容吃下,到时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问起来,我也好回答,实在解决不了的,让他们等着许大哥过来再解答了。”她就这么把进度始终保持在比两小稍快的线上。
唐芸认真地打量着袁珊珊,说:“你可真是个好姐姐,小彬有你这样的姐姐,是他的福气。”她见过城里多少像袁卫彬这样大的少年,有多少能有袁卫彬这样的,不仅生活上不愁吃穿,就连学业也有姐姐亲自盯着。
袁珊珊愣了一下,失笑道:“我是他姐,难道不是应该的?”
唐芸心说夫妻还能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姐弟,没看这坡头村里,像郑狗子跟他前头几个姐姐的关系,也不属于特例:“我还是挺佩服你的,当初你刚来咱坡头村时,我还以为你这样的待不了几天就要叫苦连天的,没想到你能做得这样好,你说说你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怎会有你这样的女人的?还让不让其他女人活下去了?”
“噗!”起初还挺正经的,听到后面袁珊珊实在受不了了,这一脸忿忿不平的是干什么呢?
“我做不到的多了,你不能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啊,你看你还能将红楼梦一些章节段落背出来,我就不行,不爱看,更别说背了,我宁愿看几本实用的。”说到底,袁珊珊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者,如唐芸以及许言森这样的知青身上,还保留着许多时代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心里有信仰有理想,比袁珊珊这样的高尚得多。
“这种书实用?”唐芸较上劲了,非要跟袁珊珊辩个明白。
袁珊珊干脆把书放下,说:“知道我看这些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吗?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学习需要,目的只有一个,等着国家什么时候再开放高考政策,我等着参加高考读大学,将来借此在社会上获得一份比较好的身份和地位。”
袁珊珊这话说得够坦白够实际了吧,将唐芸震得眼睛瞪得老大,一脸“你竟然是这样的人”的神情,或许袁珊珊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幻灭了,可就算如此,袁珊珊也会说一句“活该”,她可不想被人当成道德楷模和行动标兵。
“你、你……”唐芸结结巴巴地话都说不完整。
“我怎么了?”袁珊珊笑睨着她说,“这样就受打击了?唐姐你也太脆弱了吧。”
“呸!”唐芸呸了一口,转头四周看看,没人,低声说,“你怎就知道能再恢复高考的?难道你有小道消息?咱这样的还能参加?”
袁珊珊看到了唐芸眼里的亮光,果然也是不甘于现状的人,她笑:“我可没小道消息,不过不作好准备,万一过几年有机会参加高考了,却白白让机会从眼前溜走,岂不是后悔一辈子?刚开始几年,国家总归有些补偿政策的吧。”
说完这些袁珊珊便不再说了,唐芸要问什么,她只管拿眼神看着她,几次下来唐芸只得恨恨地捶了她一记,却拿她没办法。这也是对唐芸她才会多说几句的,因为她看得出唐芸的性子,只要有机会的话她绝不会什么都不做,必定会抓住机会奋力一搏。
倒是一起从丰城来的杨虹,她过来这边时袁珊珊很少再涉及这方面的话题,来了就吃吃喝喝足够,最近听到一个风声,似乎杨虹跟当地一个年青男人走得比较近,还是火车上碰到的林丽芬牵的线搭的桥。
她无法说杨虹的做法不对,不是谁都像她这样拥有一身异能可以超额完成地里的农活,杨虹原本家里就是比较得宠的,没吃过多大苦头,来了这里后哪里受得了,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惰性和依赖心,有个林丽芬这样的先例放在哪里,于是便也有所动摇了。
只是自己做出的选择,以后不要后悔便行了,她不是杨虹的父母,不会对她行事指手划脚。
唐芸倒是行动利落的人,过了两天,除了那本继续在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外,还借了罗晓桐的书来看,虽然只是初中的书,但她说,她丢开好几年了,以前学的差不多都还给学校和老师了。
唐芸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再多待几年也无法像孟佳华那样,能适应农村的环境,她渴望改变,做出成绩,也许还存了份让曾经的对象后悔的念头。
袁珊珊看她一边抱怨低咒一边还是硬着头皮翻书的样子,笑了笑,她想,就算没有这次她的提醒,等到过几年风声传出来,唐芸也会是第一个重新拿起书本坚定地走上考场的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命运。
袁珊珊没想到,她影响到的不止唐芸一个,还有罗晓桐,在家里一天晚上晚饭后,她很认真地跟她爸说:“爸,我不想再相看这么快嫁人了,我想去县里读高中。”
罗长树一愣:“你决定了?不反悔了?”
罗母大吃一惊:“明天人家就上门相看了,你这时候说不相看像什么话?姑娘家到了这年纪不都张罗着准备嫁人了,你看这四邻八乡的谁不这样过来的?是不是你常跟那些知青来往,被她们带坏了?你跟她们能一样吗?她们说不定哪天就回城了,有她们家人操心,你可一直在这村里待着呢。”
罗晓桐拧起了眉头,只看着她爸,家里大事听她爸的,只要她爸赞同她就没关系。
罗长树也皱着眉头问:“你真的想清楚了?当初回来的时候我就问过你,是你说不想念了的。”罗长树没多少姑娘家不能念书的想法,在他看来,只要想念肯念,他会一直支持下去。
“当家的?”罗母没想到罗长树这么惯着女儿。
罗长树看了媳妇一眼说:“以后日子要晓桐自己过下去的,得她自己拿主张才会不后悔,她想嫁就嫁,不想嫁在家多待几年也没问题。”
“爸!”罗晓桐感动地叫道,“爸,我想清楚了,当时因为镇上的高中没什么正经的老师,所以不想念了,又不想离家太远,也许跟妈说的一样,是受了她们影响,可不试试我总不甘心,就这么嫁到别人家生孩子,整天操心这操心那的,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外面看看,爸你看到了,祥子哥去当兵后变化有多大。”
罗母气急败坏,果然是被那些知青给影响坏了,整天就想往外跑:“你个死丫头,你要气死妈是不是?姑娘家往外跑,心都跑野了!”
“行了你少说几句吧,我罗长树的姑娘,跟小子一样,想读书就读去,只要以后不后悔就好,做个文化人也不错,至少知道以后自己能拿主张。”可别像你妈似的,头发长见识短,这话罗长树也就放心里说说,毕竟当年他在外当兵,让媳妇在家受了不少苦,不过她这性子,他不希望女儿跟妈一样只知道委曲忍受。
“你就惯着她吧,等到时候嫁不去就知道丢脸了!”罗母气得桌子也不收拾,转身回房间待着了。
罗晓桐吐了吐舌头,可把妈给气坏了,罗长树拍拍她脑袋:“我找人给那家人送信去,说老实话,我不觉得那小伙子配得上我闺女,只不过这事过后,跟你妈说说好话,她说了什么不好听的,你忍忍。”毕竟最后媳妇因为他和女儿的缘故,还是会对晓桐让步的。
“知道了,爸,谢谢你。”罗晓桐想想村里同辈的姑娘,少有能碰上像她爸这样开明的,无比庆幸她爸对她的纵容。
原本袁珊珊和唐芸打算围观罗晓桐相亲过程的,结果第二天没等她们过去,罗晓桐先跑过来了,兴奋地告诉她们相亲取消了,她决定下半年去县高中住校读书了。
“真决定了?婶子没反对?”袁珊珊诧异道,她与罗母接触不算多,但那是个跟罗婶不太一样的婶子,虽然表面上对他们知青挺热情的,但也显得有些过于客气了。
“我妈当然不同意了,可我爸站在我一边,”罗晓桐得意地甩了甩两个辫子。
“傻姑娘,”唐芸作怪地拍拍她脑袋,“小心以后变成老姑娘嫁不出去。”
“才不怕,嫁不出去我就跟唐姐混。”罗晓桐笑嘻嘻地说,被唐芸作生气状要撕她的脸,两人打闹成一团,把郑大奶奶都惊动了,出来一看是这两个姑娘,笑眯眯地看着。
知道罗晓桐的决定后,郑大奶奶也支持:“好,读书好,当个文化人,别听你妈的,你妈当年的苦头还没吃够啊,将来到城里当公家人吃公家饭,以后在婆家也能挺直腰杆,好闺女哪里会愁嫁。”
“哈哈,大奶奶比我妈思想还先进开明,应该让我妈来听听。”罗晓桐乐道。
等罗晓桐回去,唐芸跟袁珊珊说:“婶子不会怪上我们,说我们把晓桐带坏了吧?”唐芸还是知道有些村人看不上他们知青的,嫌他们太娇气,而且迟早要离开的。
郑大奶奶说:“怪就怪,不过他家里大事都是长树作主,只要长树点头了,长树媳妇反对也没用,幸好晓桐性子不像她妈,否则以后也是立不起来的。”
郑大奶奶提了提,袁珊珊和唐芸才知道当年晓桐妈吃过的苦头,罗书记在外当兵,偏她婆婆是个偏心的,没男人在家护着,晓桐妈被搓磨得差点连孩子都护不住,最后还是罗婶看不惯站了出来:“……当年晓桐她哥也受了不少的罪,长大后跟他爸妈感情都不深,你看长树想方设法让他进城当了工人,可有常常带媳妇孩子回来看看长树他们的?还是养在身边的老闺女贴心。”
这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袁珊珊也很少听罗晓桐提起她那个哥哥,反而常把祥子哥挂嘴边,可见感情的亲疏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