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火车中途停靠的站点特别多,大站停靠的时间又长,而且下的人少,上的人多,导致过道里都挤满了人,出去进来都不方便得很。
原本他们的三人座,也变成了四人座,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搭了下座,闲聊了几句,才知这年轻妈妈是早些年下放的知青,已经在那边成家生了孩子,这次回城探亲是带孩子去见她外公外婆的,更巧的是,杨虹要去的七沟村,也正是这位名叫林丽芬的女知青如今成家落脚的地方。
看她的孩子不过两三岁模样,听了她的经历,让原本就迷茫的杨虹和李建设等人,更加唏嘘不已,由人及己,他们以后,不会也跟这位女知青一样彻底在农村安家落户了吧?
林丽芬含笑哄着孩子,将这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心里叹了口气,到了这种地方哪里看得到希望?一年复一年的等待早就将他们当初的热情给磨灭光了,如今嫁了人,好歹心里有了个依靠,而且她公公是七沟村的大队支书,这日子比最初那几年好过多了,否则也不能够在最忙的夏收时候回去探亲。
“安平县快到了,要在安平县下车的同志们请准备好了,下车后不要自行离开,本地的知青办会有专门的同志们领我们去下面的村子。”
第二日下午,提醒到站的声音终于响起来,车厢里终于有了欢呼声,一个个从座位上站起来捡自己的行李,袁卫彬也跟着将自家的行李拎到身边,这一路上就是李建设他们都说袁珊珊的弟弟乖巧得很,袁珊珊笑了笑,心知这是家里的变故让这小少年变得沉默了起来,否则这一路可不会这般安静。
火车在哐当哐当的声音里终于停靠了下来,林丽芬将孩子背在身上,两手提了行李跟几人笑道:“我爱人会在站里接我,我先下了,杨虹,等你到了七沟村,有什么不方便的去找我好了,报上我的名字,村里人都知道我家在哪儿。”
“好的,谢谢林姐。”杨虹感激道。
看林丽芬挤了出去,杨虹这才叹了口气,跟袁珊珊说:“珊珊,我们以后不会也跟林姐一样吧?难道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她声音压得很低,可这几人情绪不高,都竖起了耳朵听到了她的话,哪怕是王春丽,这回也没针锋相对地说什么,跟另两位男同学一样想知道袁珊珊怎么回答。
袁珊珊扫了眼他们的神色,同样低声说:“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国家总要往前发展。”
其他的不能再多说了,虽然每年仍有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但随着时间越长,身在农村里的知青越发心中不安定起来,便如他们这一批,也无法和最早下乡的知青相比,那时候的他们是抱着满腔热诚,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投身到农村建设中。
王春丽用鼻子不屑地哼了一声,但到底没说其他什么话,李建设与戴永庆认真看了眼副袁珊珊,眼里都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甚至胸腔里的心脏跳快了几下,这是不是说,他们还有希望回城的?国家要发展,总不会让他们这些知识青年在农村三亩地里搞建设吧?
他们比最早下乡的知青来说还是有很大优势的,那就是他们还年轻,不像最早的老三届,在农村里蹉跎了最美好的年华。
袁珊珊一手提着大包行李,一边拉着袁卫彬胳膊,跟杨虹一起挤出了火车,又是挤出了一身汗,因为袁珊珊一番话,李建设他们心情也好了几分,打趣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酸臭味。
一起到了集合地点后,李建设和戴永庆让女生看行李,主动去打听他们下面要怎么走,几个村子是不是在同一个方向。六人,倒是分去了四个地方,很不巧,袁珊珊姐弟和王春丽被分去了同一个村子青坡头村,剩下三人一人一个村子。
王春丽很不爽,她倒希望能跟哪个男同学分到一起,这样生活上也好有个照应,谁想跟个眼中钉一个村子,袁珊珊倒无所谓,袁卫彬则像小兽一样警惕着王春丽,这女人在火车就将他家的事情给宣传了,当然不是好人。
杨虹也担心,跟袁珊珊咬耳朵:“要是我跟你一个地方就好了,可惜了,不过好在听林姐说,我们几个地方还是离得很近的,你要小心王春丽了,等到了村子里,指不定她又要使坏。”
将袁珊珊家里事情一说,知青点上的其他人肯定要疏远袁珊珊了。
袁珊珊笑道:“家里的事本来就瞒不住,等这里安顿好了,我还要带彬彬去我爸那里看看,我跟彬彬都不放心那里的情况。”
“要去的。”袁卫彬小声附和道,想到袁父,他忍不住就有些眼红,他想他爸,爸爸会不会不喜欢他了?
杨虹叹了口气,要去自然要请假,请假名目一出,那肯定什么事也瞒不住了,但她不能拦着袁珊珊不去看他们父亲,只能安慰道:“伯父肯定会好好的,得了空我去看你们的。”
正说着话,打听情况的李建设和戴永庆回来了,一边用手帕擦脑门上的汗一边说:“快,提了行李跟我们走,正好有两位男同志可以送我们一程,那边的老乡赶了辆牛车过来。”
“太好了。”这消息叫杨虹也高兴起来,从这里到他们要去的村子可有不少里路,如果靠双脚走还要提行李,想想就惨,他们可是连铺盖都卷了带过来的,时间越长越死沉。
另一边牛车旁,两个青年也在说着话,一个略矮,一个身高体长,尤其又穿了件白衬衫,显得斯文又清爽,袖子捞到一半,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格外醒目。
“许哥,你家里给你来信了吗?到底怎么回事,好好的工农兵大学名额,都落到你身上了又被姓沈的王八糕子抢了去,这口气你咽得下?”许言森这几年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原本那名额落在他身上,除了个别眼红妒忌的,谁也说不出个不是,许言森比其他人更有资格,而且他家里又有些背景。
许言森淡淡笑了笑,不想将自己的烦心事诉说出来:“沈红军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积极性高,出身也比我更加根红苗正,这次轮不我,下次再争取就是了。”
父亲被关了起来,他又哪里有心情进工农兵大学,原本父亲那边局势就不太明朗,一直被革委会那帮人盯着,他会下乡也有父亲为保他的缘故,没想到隔了几年还是没能逃过一劫。
父亲怎么被抓的,他也得了丰城那边的信,不想还牵涉到袁家,只能说这事是被革委会那帮人钻了空子,何况袁卫国跟他还有份交情,袁父也同样被抓,他就是想怪袁家也怪不起来,只是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他现在着急也没办法,只能慢慢打听父亲那边的消息,好在丰城那边的信里说了,父亲没吃太大的苦头,否则他在这里也待不住。
姚海波只能拍拍许言森的肩,他隐约知道是许家出了事,沈红军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趁机落井下石,叫他说瞧不上沈红军这起子小人。
“不说了,他们来了,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工作,将这批知青送到各村去。”许言森看到刚刚来问他们情况的两个男青年,起身向他们走过去,准备帮他们拎行李,走到一半两眼扫到一个身影,脚步顿了顿,又若无其事地继续。
“许同志,姚同志,谢谢你们来接我们,”李建设看到他们过来,大步走过去,热情地跟他们握手,“来,我给你们介绍,这位许言森许同事,是安平县知青办的干事,这位是姚海波同志,他们是过来接我们的。”接着又将袁珊珊一行介绍给这两人。
看到这两位男青年,王春丽和杨虹眼睛都一亮,她们在丰城也是见过不少相貌气质好的男青年,但都不如这一位如同鹤立鸡群一般,也许是这火车站里一帮身上发着酸臭味的人,将这一位给烘托得更加突出了。
袁珊珊则头皮一麻,转头看向她弟,正好袁卫彬也求救一般地看过来,袁珊珊哪里还不明白,真的是袁父老上级许伯伯家的儿子,而许父就是因为周秀兰同志的揭发才被抓送到农场改造的,虽早知道许言森下乡了,但他们哪里会关注许言森跑到哪个乡下了?毕竟许言森比他们年纪大,跟他熟悉的是袁家大哥。
袁卫彬看他姐无可奈何的神色,顿时皱苦了脸,他快哭了,他要怎么办?要是许大哥打他一顿,他也许还会好受一些。
这时一只大手伸到袁卫彬前面,袁卫彬抬头一看,正是许言森,他们姐弟面面相觑的时候,许言森走到了他们前面。
许言森也心叹这缘分真让人无可奈何,但在看到小小年纪的袁卫彬头发汗湿,脸色发白,形容异常狼狈,又无法视若无睹当作不认识:“你怎么也来了……算了,来了就定心在这里待着,有你许大哥我还有你姐,总不会让你饿肚子。”
想也知道丰城待不下去,才会跟着袁珊珊一起下乡,至少没跟着他那个揭发自己父亲的亲妈,这让他心里多少舒服一些。
“许大、大哥……”袁卫彬眼睛发红,结巴地叫人。
“哎,你们认识?”姚海波惊讶道,杨虹等人也纷纷看向袁家姐弟。
许言森接过姐弟两人手上的行李,微笑着解释:“我也是丰城的知青,比你们早来几年,我跟他们大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