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幕拉开
“天子?”袁守诚看了杨广一眼,言语之中多了一些不屑之色。
天子这个名字很好吗?是上天之子,还是天帝之子呢?连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天地人三才并列,在火云洞的人族圣贤,早就不满于这个称呼了。
自从上古开始,由共主到后来的人皇,到现在的天子,人族的地位越来越低,已经到了一定地步了,随便一个神仙来了,天子都要下跪迎接,一点地位都没有。
“陛下现在一统关中,不知道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法海和尚好像没有听出袁守诚言语中的讥讽之意,仍然是笑容满面。
“自然是平定天下了,怎么,佛门莫非还有其他的支持不成?”杨广忍不住询问道。
“自然没有,只是贫僧在街上行走的时候,发现街道上有不少的读书人,听说都是来参加科举的。”法海摇摇头笑道。
“今年科举了吗?”杨广忍不住询问道:“朕怎么不知道?”
“想来是李渊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所以才会举行科举,陛下可以不用放在心上。”袁守诚不在意的说道:“就算陛下答应了,那些读书人也只是会感谢李渊的。”
“陛下,贫僧倒是不同的看法,这是陛下最好的机会,可以施恩于读书人,显示陛下的圣明。更何况,这些读书人都聚集在关中,恐怕有些不妥。”法海想了想,说道:“陛下,这天下初定,正好是收买人心,安稳天下的最好机会。”
“可是现在天下不是尚未稳定吗?大师,你说呢?”袁守诚又反驳道。
“现在关中、中原已经平定,接下来,不够挥手之间就能平定,而科举也是需要一定时间,贫僧认为,不如先向天下公布科举的消息,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来关中,相信那个时候,天下的读书人都会称赞陛下的圣明。”法海又说道。
“大师所言甚是,不过,就不在长安了,在洛阳吧!”杨广心中想了想,并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只是笑道:“只是那些世家大族知道朕要用科举选拔官员,恐怕都会反对的。”
“左右是法海禅师的主意,到时候,就请禅师出来说法。”袁守诚很高兴。,
“阿弥陀佛。”法海禅师又说道:“陛下,现在李渊已死,其麾下的臣子虽然以前和朝廷为敌,但多是遵从李渊之命,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大错,陛下何不赦免了这些人,这些人必定会感恩戴德,如此以后,也会忠于陛下的。”
“这个自然,朕不是嗜杀之人,只要他们忠于朕,朕自然会放了他们的。当然,那些死忠之人,可不在赦免之列。”杨广点点头,李渊麾下还是有不少人才的,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等等都是难道的人才,像李靖等人更是不简单了。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若是能加入大隋,必定能够帮助杨广许多。
而且杨广也不是一个喜欢杀人之人,现在经过法海这么一说,杨广也趁机决定释放一些人。
“陛下仁慈,贫僧十分敬佩。”法海和尚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赶紧说道:“陛下,贫僧最近就住在大慈恩寺,陛下若是有什么吩咐,可以派人来找贫僧,贫僧一定会为陛下效力。”法海朝杨广行了一礼,这才告辞而去。
看着法海和尚离去的背影,杨广忽然说道:“兄长,这个法海和尚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小事按照道理是不会吸引他的注意的。”
无论是科举也好,或者是李唐余孽也好,对于高高在上的仙佛,实际上,都没有放在心上,赦免这些人也不过是杨广的一句话而已,按照道理,杨广也必定会派人招降这些人,哪里需要法海来劝说的。
可是对方偏偏来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来的。
“肯定是有所图谋,他的目标应该是参加科举的人,或者是在那些犯官之中。”袁守诚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科举的士子?犯官的家眷?”杨广望着法海的背影,脑海之中好像想到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似乎已经知道了什么。
“传旨下去,明年正月二十日,在洛阳举行科举大典。”杨广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知道推行科举,必定会引起世家大族的反感和抵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修行仙法和巫道的。科举就成为那些世家大族获得利益的重要途径。
若是推行科举,那些寒门子弟就有机会了。
“陛下准备行科举?不怕朝野上下会反对吗?那些佛门秃驴是不会承认这件事情与他们有关系。”袁守诚有些担心。
“仙法、巫道并行,日后大隋的官员都是如此,科举只是应对一般的官员,那些世家大族还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影响不成?”杨广不在意的说道:“而且,朕要不行科举,佛门的计划怎么能实施呢?”
“陛下知道他们的计划?”袁守诚很惊讶,最起码他到现在还没有推演出来佛门想干什么。
“不知道,朕只是猜到一点,但现在又不想猜了。”杨广双手靠后,朝宫内行去,他当然知道佛门的计划是什么,但那只是佛门的计划,而不是他杨广的计划。
佛门东进可以,但也是在杨广掌控的范围进行。他倒要看看,佛门的大德高僧们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先从李渊的几个女儿开始侍寝,明日从臣子开始,首选殷开山的女儿。”大殿深处,传来杨广平静的声音。
天命不可为,但杨广很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改变什么。
而此刻,在遥远的西方,流沙河畔,一个年轻俊朗的和尚被一个凶狠的妖怪取了首级,首级悬挂在胸口在上,显得十分的凶狠。
流沙河上空,五方揭谛手中袈裟卷起,将俊朗和尚的魂魄卷入其中,然后朝南瞻部洲而来。
“阿弥陀佛!”
西方灵山圣境,如来佛祖慧眼扫过三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