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跑部盐进
……
御书房内,朱棣端坐龙椅,神态和蔼,皇太孙朱瞻基恭敬地侍立一旁。
朱棣缓缓地开口问道:“听说你和李晋走得挺近,你觉得李晋此人如何?”
朱瞻基沉思片刻,轻轻说道:“爷爷,此人才思敏捷,见解独特,举重若轻,可堪大用,就是思维好像单纯了些。”
朱棣呵呵笑了。
“思维单纯的人,未必真的单纯啊。”
朱瞻基愣了一下。
“爷爷的意思是?”
“此人是大才,迟早是要交给你用的,不过,他得对朕、对你、对咱这大明聚堆忠心才行。这人啊,最怕的就是一下子爬上了高位,手握重权,想法便多了,便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朱瞻基略一沉思,附和道:“爷爷说得有道理,李晋初来乍到,爷爷对他如此重用,确实需要多加观察和引导。孙儿会密切注意他的动向,确保他对大明的忠诚不二。”
朱棣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意:“你这样想就对了。朕对李晋的才能也有所了解,他的许多想法和做法都显示出他对大明的忠诚和干事的热情。但朕更希望看到的是,他能在保持这份热情的同时,也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分寸。对了,你看看这个。”
朱棣拿出一折密报,递给朱瞻基。
朱瞻基接过折子,细细阅读起来。
臣纪纲谨奏:
臣奉陛下圣命,密令锦衣卫监视汉王朱高煦行迹,现据可靠情报,汉王近日正竭力拉拢火药司中人,其用意莫测。
据报,汉王党羽多次私下接触火药司官员,以厚礼金银相赠,且言词中不乏煽动之语,似有图谋不轨之心。此外,汉王党羽近期亦频繁出入科学院,似有拉拢之意。
臣以为,火药司掌管国家军器重地,为国家安危所系,不容有失,科学院亦为明科技发展之所在,汉王此举,无疑是视朝廷法度如无物,其心可诛。
臣已密令锦衣卫加强对火药司及科学院的监察,同时密切注意汉王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
臣纪纲诚惶诚恐,顿首百拜。
朱瞻基看完,不觉心中一怒。
“二叔这过分了啊。”
朱棣摆摆手道:“就让他闹腾吧,翻不起几个水花的。正好趁此事,看看李晋这小子如何应对。”
朱瞻基暗道,这是要借二叔来试探李晋啊。
朱棣微微颔首道:“这样的人,用得好,是大明的福气。用得不好,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你要和他走得近,就要多引导他,让他知道如何在朝廷中稳妥行事。”
朱瞻基认真地听着,明白了朱棣的用心。
既要试探,又要引导,以免浪费了这么好的人才。
哎!
朱瞻基答道:“孙儿明白了,会好好引导李晋,让他的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同时也学会在朝廷中谨慎行事。”
朱棣满意地笑了:“好,你有这份心,朕就放心了。朕老了,大明的未来,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去支撑。你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将来才能成为一位明智的君主。”
朱瞻基深感责任重大,他再次恭敬地行礼:“孙儿谨记爷爷的教诲,一定不负所望,努力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朱瞻基退下:“好了,你退下吧,朕还要批阅一些奏章。”
朱瞻基行了一礼,缓缓退出了御书房,心中对朱棣的教诲和期望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大明的君主,不好当啊。
……
李晋刚刚和工部尚书宋礼从户部归来,主要是奉旨讨论建立工业区的事情。
基本上有了方案,不过看样子,还得跟兵部也过过招,毕竟事涉军工。
跟夏原吉打交道,言语间必提及银两,哎,心累。
李晋决定去化学实验室做做实验放松下。
“老张,市场上有海盐吗?”
隔壁屋的张大彪大声回道:“哟,原来老李喜欢吃海盐啊?”
“啥跟啥,我实验室要用,其实主要是想要提海盐时剩下的那个盐卤。后续如果大规模生产的话,要的量可能很大。”
“这样啊。那玩意,您得去豆腐作坊问问去。至于大批量,您得找都转运盐使司,户部下属。”
嘿,怎么还得找老夏去。
……
户部衙门内,夏元吉笑眯眯地给李晋倒上了茶。
“哎呀,夏大人,怎么这么客气呢。”
“小李大人再次登门拜访,是不是想通了进行提前分红的事啊?”
李晋暗道,这老夏想桃子呢?
“哪里哪里,再度拜访,实非为了工业区的事,而是有其他事想麻烦您老人家。”
夏元吉闻言,依旧保持着和蔼的笑容:“哦?小李大人有何事需要老夫帮忙,尽管说来。”
李晋接过茶杯,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然后正色道:“夏大人,我科学院近期在进行一些化学实验,需要用到海盐的盐卤。但据我所知,这海盐是由户部转运盐使司管理,因此特来向您求助。”
夏元吉抚须微笑:“海盐之事,确实归户部所管。这盐卤嘛,除了做豆腐,好像还真没多少人用。小李大人需要多少盐卤,有何用途?”
李晋解释道:“具体数量尚未确定,需根据量产规模来定。科学院正在进行一些关于化学元素提纯和合成的研究,盐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后续定会进行大规模量产。”
夏元吉点头表示理解:“科学之研究,关乎国家进步,老夫定当全力支持。这样吧,我让转运盐使司与科学院接洽,确保科学院的需求得到满足。当然,物资要按市价和科学院结算哈。”
李晋心中一喜,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夏老支持,科学院定会好好利用这些资源,为大明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夏元吉挥手示意李晋坐下:“小李大人不必多礼。老夫一直关注着科学院的发展,你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大明的荣耀。不过这特别分红的事,小李大人还是可以考虑一下?”
李晋汗颜。
“夏老,您就放心吧,到了年底,如果力有所及,科学院肯定为大明的国库做贡献的。毕竟这账还不是您夏老的人管着的不是。”
夏原吉嘿嘿一笑:“什么我的人,都是大明的人。”
李晋再次表示感谢,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李晋便起身告辞,离开了户部衙门。
李晋离开户部衙门后,心中不禁感慨,无论是在哪个时代,资金和资源的争取总是一件既费心又费力的事情。他明白,尽管夏元吉表面上和蔼可亲,但在涉及到国家财政时,每一分每一厘都得精打细算。
李晋算是体会到后世跑部钱进的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