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杞人绿了,又黄了
四年春,王二月。
莒人伐杞,取牟娄。
——《春秋·隐公四年》
“大兄弟,吃了没啊?”
“还没呐,昨天孩他娘带孩去他姨家啦,咱乐得自在,睡到自然醒,不用吃啥劳什子早饭。老哥们恁这是往哪儿去?”
“大兄弟真得劲,俺要去看城东的陨石啊,听说昨晚一块女娲娘娘补天的大陨石,没安排好落下来,正巧砸在咱们城东菜地里,把谁家一块半亩大的韭菜地,硬生生给砸没了。俺昨晚和媳妇闹别扭睡不着,约莫子时刚过,就听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照得后窗户都亮堂了,只觉地动山摇,真像前年凌晨地震、去年一早发大水一样,吓死个人了呀!”
“我就说么,一早起来,家里的麻油罐子咋就倒了,我还以为,又是哪只死耗子来偷油。昨儿个下地太累,俺睡得像死猪一样,一样也没听到。感觉就像错过了一个亿!原来是又地震了啊!”
“不是又地震了兄弟,是天上落下块大石头,正砸在咱们杞城啦!”
“啊!竟有这等事!咋不去砸死宋国那个操蛋的国君!这大石头有多大呀?”
“听说足有咱柴火垛这么大小,少说也有几万斤重吧!”
“啊!这要砸在咱俩头上,不是都得完蛋么?”
“瞧你这乌鸦嘴说的,果真砸在咱哥们头上,咱俩这吃饭的家伙,还不得早就搬家了呀!”
“嗨嗨我呸呸呸!唉,咱杞国这几年是咋了,年年天灾人祸,真是好人不长寿,坏人活百年。自从郑国那帮龟孙子到了咱中原,就没安生过。看来咱杞人,真的是要再搬家啦!和这些乌龟王八蛋做邻居,简直是八辈子倒了血霉!”
“说得是呢,咱大禹帝后人这日子,眼见是真的混不下去了啊!”
“听说就是咱大禹帝不好,他老人家花了十三年治理洪水时,得罪了河洛水神,才有这样的报应啊!”
“老哥,这又是咋说的?咱大禹帝难道也有搞不定的事儿?”
“嗨,说来话长!听说大禹帝接替他那个不中用的父亲鲧治水时,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那时还没有抖音,更没有ai,于是大禹向贪得无厌的河伯求教。河伯与洛水水神联合献出了治水方略,河伯献出了“河图”,洛水水神献出了“洛书”。咱大禹帝展开河图、洛书一看,只见图书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河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于是大禹率领治水大军,按照河图、洛书上的标示,规划方案、分配人员,设计施工,河水总工程很快完成,河伯水神也算为大禹治水助了一臂之力。”
“那不是很好么?”
“好啥啊?河伯洛神是夫妻,他们夫妻最恨的是大羿,大羿曾为了抢河伯的媳妇洛神,把河伯的眼睛射瞎了。他们夫妻帮大禹的条件,是要大禹替他们夫妻报仇,可惜大羿也是大功臣,一时大禹找不到理由惩治大羿,这事就成了烂尾。于是河伯洛神就怀恨在心,隔三差五就要发发脾气!”
“真是作孽啊!”
“是啊,咱们别管那么多了。看热闹要紧!”
“好来,那就赶紧的吧!”
而与此同时,杞国宫殿大堂上,杞国国君杞武公正与群臣商议昨晚的“陨石事件”:
“诸位爱卿,寡人昨晚睡不着,听到一声巨响,声音从城东传来,可是又发生了什么乱民暴动的事情么?”
上卿尚未接话,只见内史官闪身而出,向国君施礼说道:
“君上不必担心,听说是陨石天落,以前也不是没发生过。”
“可寡人还是担心,万一这陨石落在寡人头上咋办?”
“君上乃万民之主,真有石头砸下来,也有数万贱民顶着,老天断不会把陨石落在君上您的头上的道理啊。”
“爱卿所言有理,不过就算天上没有石头落下来,最近寡人常常忧虑担心睡不好,昨晚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宋人把咱杞国的天给捅了一个大窟窿,这可咋办是好!”
内史官还未来得及回答,上卿趋前回道:
“君上圣明,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他宋人再能,量他也没有这通天的本事,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只听国君回答说:“爱卿所言有理,不过若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又听火正向前,对国君说道:“君上但请放心,我听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的,只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人有所伤害。”
杞武公还不放心:“诸位爱卿所言有理,不过若是咱这杞城塌陷下去,可怎么办是好啊?”
内史官赶忙回道:“君上放一百个心好啦,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面八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咱们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何用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杞武公闻听各位大臣一番明理之言,一时灵台清澈,放下思想包袱,非常高兴;劝慰他的大臣们也如释重负,大家都非常高兴。
不想第二天晚上半夜三更,杞武公又噩梦连连,他梦到自己被流星雨般的陨石,给活活砸死在了宫殿内的木床上!
杞国人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陨石的模样,河水决堤,漫漫的大水自天而来。淹没了杞城内外的道路,房屋,大树……
第二天的朝堂上,杞武公大声宣布:
“咱们要回去,就这么定了!“
杞人,要回半岛去!
公元前740年,大神杞武公十一年,杞人向山东迁徙避难。杞武公到达山东后,先在岳父家邾国住了一段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无耻日子。因邾国也是小国,无力养活杞国的这些人员,没有办法,杞武公便又带着他的臣民,向自己的母国诸城进发。
诸城又叫龙城,本就是大禹的后裔东楼公的食邑地,东楼公被封于杞后,这里仍有他的后裔和姒姓之亲,他们与杞人是同宗同支。
“杞,姒姓伯爵。殷时或封或绝。武王克殷,求夏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地,以奉夏后氏杞。”
话说杞人前两年是真忙,先是从河南杞县迁到山东省新泰,继而迁到山东诸城,又从诸城迁到昌乐县,最后迁至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北的淳于:
“杞国本都雍丘县,桓六年,淳于公亡国,杞姒并之,迁都淳于。”
看杞武公这几年大迁徙的架势,就没睡几个囫囵觉。家里要有黄香蕉,也得整绿了。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列子这话说得轻松,摊上谁都轻松不了。
这年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倒霉的杞人在杞地饱受郑人、宋人摧残,举国迁徙至山东,几经辗转,终于在诸城近郊的牟娄安了家。可这边也非净土,真是“还没等屁股坐热”,莒人就打上门,讨要地盘来了!
杞人要不蕉绿,才怪呢!
据说在夏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与同为姒姓缯国为邻,国人都是先皇大禹后裔。
夏朝灭亡之后,商汤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河南杞地。
周武王灭商后,在禹的后裔于东土娄地,找到东楼公(即山东诸城姒姓娄国之一支),仍将他封到河南杞地,仍为杞国。
这大概就是杞人后来迁回山东的原因了吧。俺本来就是山东大佬爷们,去杞县那破地方干嘛!
于是到了春秋初期,杞国在先后受到周围宋、淮夷、徐、郑人等迫害后,只能东迁回山东诸城祖地一带。
杞武公(前750—前704)三十二年(前719年),隐公四年,一开始,杞国入《春秋》记载:
“莒人伐杞,取牟娄。”
此时的杞国,北濒齐、纪,西南临鲁,东南与新近迁都的莒国接壤,大国环伺,夹缝中求生,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多少。
“小国寡民,
邻里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聃说得轻巧。
再来看“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的莒国。其疆域一直令人瞩目,东起黄海,西至今沂水县境,南达今江苏赣榆,北至今昌邑县境,拥有大小城邑30多个,可以说实力完全可以和齐、鲁大国并肩。
当然,你莒国再牛,
俺杞国也不可能任人宰割!
《国语·周语下》记载:
“有夏虽衰,杞、鄫犹在。”
《礼记·礼运》也记载了孔老二的话:
“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连孔老二都想从杞人身上,学习夏朝的典章礼仪。
杞人的存在感,很高。
杞国东迁后,一直受到鲁、莒等大国的霸凌。一直到齐桓公时期,为了保护杞国,齐人召集鲁、曹、陈、卫、郑、许等国之君会盟,帮助杞国修筑缘陵城,让杞国迁都于此,置于齐国的保护之下。
晋厉公八年(公元前573年),杞、晋通婚,晋悼公娶杞桓公之女为妻,杞、晋修好。在晋国的保护下,杞国才从噩梦中走了出来,免遭了其他国家的欺凌。同时晋国还帮助杞国要回了被鲁国霸占的杞田。为使杞国置于晋国的保护之下,晋国还帮助杞国修筑了淳于城,使杞国复迁淳于城。自杞朝晋以后,终于无人再敢侵扰杞国。
杞人忧天,
历经千难万险,
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假设杞人固守在杞县,不是被河水淹没,也早被虎狼之郑、奸诈之宋吞噬得连骨头都不剩了吧?
莒人只是取回赠送的土地,那是因为杞人已经有安命之所,若以莒国实力,灭掉杞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只是令莒国国君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差不多两百年之后,莒国大夫背叛,把牟夷、防、兹三城一起献给了鲁国。
被自己人打脸,怨不得别人啊。
鲁国也是一样,虽然百般刁难杞人,到底还是结成了姻亲。
反倒是杞人,还把不要脸的鲁人
给羞辱了一番。
“忧天”的杞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小小一个杞国,
牵动了大半个中原,
杞人忧天,
这根香蕉绿了,又黄了,
最后,居然红了。
真是值了!
《公羊传·隐公四年》对“莒人伐杞”这件事做了进一步解释:
牟娄者何?杞之邑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
牟娄是什么地方?是杞国的一座城邑。
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的事件,本来《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
是为了表示憎恶,从莒国开始,夺取别人的城邑。
确实,牟娄本来就是杞人的不假;
杞人走了又来了,也不假。
这年开春,子息出访前夜,对桃子说:
“这次要出国去,估计要很久才能回来呢!”
桃子默默收拾着衣服,不做声,
或许这次,将是他们自认识以来,
第一次长时间的分离。
一会桃子把儿子彭生叫来,
彭生这次要作为卫队长随父亲出访:
“儿子,你也不小了,也该懂些事了。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你爸的安全,这可是你的任务,也是娘的心愿啊!”
“放一百个心吧,娘!”
“能放一个心就够啦,傻小子!”
“嘿嘿!”
入夜,从子息和桃子的寝室里传出的拉呱声,一直到子时末刻结束,也没有停止。
他们是真舍不得分开啊。
杞人忧天,被嘲笑了三千年。
杞人却坚强地活成了春秋小国存活的样本。
甚至游走于郑、宋、鲁、莒、齐,晋大国之间,俨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这不由令人联想到“犹太人”的神话复国故事!
当我们嘲笑杞人“忧天”时,
可能自己,
才是那个笑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