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半路出差
余宥在杭市碰到宋初年时就有了这个想法。
张政导演的《故乡》拍到四分之一后,就产生了自我怀疑,他觉得电影里的冲突不够。
这是部讲乡情,讲亲情,讲责任,讲守望的电影。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隔膜和不理解,到最后儿子慢慢理解父亲,留在家乡,建设家乡。
在一个节点上父子之间爆发了争吵,争吵的力度张政导演觉得并不能推到一个小高潮。既然导演觉得不对,那拍摄就得暂停下来。
结束和宋初年的语音通话后,余宥在房间内踯躅许久。他不是怕导演,而是想怎么劝说一个功成名就的导演,耐下性子去听一个新人编剧的想法。
过了一会,他还是走出了房间,往张政导演常待的石桥走去。
一米多宽的厚石板搭起来的桥是这个村子通往外界的通道之一,石桥侧面早已布满了深绿的青苔。
余宥抬眼望去。
一个长得颇为粗犷的中年男子坐在桥边的石头上,腿上放着笔记本,右手紧紧地握着一支钢笔。
“导演!”
“余宥啊……”张政抬头看了眼来人。
余宥坐到旁边的石头上,他瞟了眼导演本子上被划掉的文字,慢慢开口,“我有个朋友,很喜欢写故事,她的想法角度很新颖……您知道怒海吗?”
张政原本没在意余宥说的话,不过听到怒海两个字后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
“那部犯罪剧?”
他侧过头:“你朋友是乌尔?”
余宥摇摇头:“不是,我的朋友是怒海的编剧……”
他没说完,看了张政一眼,又收回了目光。那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让他朋友来帮忙看看剧本哪里不对。
这位生长在黄土高原的男人看了眼墨迹斑斑的笔记本,朗声笑了一下,他拍拍余宥的肩膀,“行,那你让你的朋友过来一趟!”
他原以为导演不会轻易答应,没想到这么容易。
“导演,直接发剧本不是更快捷吗?”
“那剧本被我改了多少次了!你让他来,包吃包住还给发工资,改的好编剧位置也给他。”
……
“事情就是这样。”
说来让宋初年跑一趟这事有点过分了,余宥也不能保证她会同意。
可是等着导演继续钻牛角尖,投资人撤资,剧组解散,他不想看到这个局面。
宋初年看着通话中的手机,又看了眼电脑。她正码着李凤侠和李文秀在月亮湾遇到狼的地方。
“那剧本改得不能看了?”
“是。”
“你们拍了多久了?”
“断断续续三个月……”
那边的人连呼吸都下意识的变得轻缓,静静等待着她的回复。
“行吧,地址告诉我。”
“我给你买票,你到机场后我让人接你!”
宋初年前世只是个普通的网文作家,她哪来的底气要帮大导演看剧本?自然是地球上浩如烟海的故事情节给她的自信。
第二天清早,退了房来到机场,宋初年推着行李箱背着包就准备飞往湘城。
几个小时的飞机再加上几个小时的车程,这世没犯过职业病的宋初年,腰疼了!
等她从余宥助理的车上下来的时候,她脸上的表情并不好看。
“师妹!”
宋初年扯扯嘴,算是回应了余宥脸上罕见的热情。
“晕车了吗?”看着她的脸色不佳,余宥问道。
旁边的助理说:“车坐太久,宋编剧的职业病犯了。”
“我活动活动就好了,余师兄,晚点再带我去见导演吧。”
“我先带你去你的房间,你躺会,要不我帮你找个按摩……”
宋初年直接拒绝,她还没到腰间盘突出的地步,哪用得着按摩师。
活动了几下,她注意到余宥的头发,很多很长,自然垂落,看着凌乱又颓废,显得人格外忧郁。
看到宋初年的视线,余宥伸手抓了一把头发,“电影是讲八十年代的,角色需求。”
她点点头:“很适合你。”
在宋初年休息的时候,余宥大致给她讲了一下电影。
“你是说父亲是村委干部,儿子是毕业的大学生,父亲想让儿子回家乡建设?”
他点点头。
宋初年又一次拧紧了眉头,电影的立意没问题,上升到的格局也没问题。在八十年代初建设祖国也没问题。
但是,剧本太硬了。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是多么珍贵稀少,各个领域各个地方都急缺,能考上大学的儿子肯定也有自己的抱负。
而导演这里又为了要突出父子之间的感情,设置冲突,从不理解到理解,毅然回乡。
如果抠细节,哪哪都有问题。
宋初年想了想,偏过头问余宥,“你们导演脾气怎么样?”
嗯?
余宥扒开额前的头发,那双精致的眼睛里满是困惑,不过他还是如实回答,“在剧组,大家都怕他,不过,人挺讲道理的。”
“师妹,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着呢,如果全按照我的想法,我可能会大改,你们剧组还得继续停下去。”
“是吗?那你好好说说怎么大改!”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走廊传来,宋初年敞开着的房门外走进来一男一女。
“导演,胡制片!”余宥站了起来。
宋初年跟着站了起来。
张政看着和余宥一般大小的年轻人,微笑道,“你是怒海的原编剧?”
她点点头:“导演,你好。”
张政从电视柜底下拉出两个凳子,递给了胡制片一个,另一个挪到屁股下坐了上去。
“小朋友,你说说这部电影怎么大改?”
宋初年看了眼余宥,在他眼神鼓励下,开口道,“剧本里的人物设定有问题,抬的太高了,我觉得父亲的职业不该设计成村委干部,儿子也不应该设计成大学生。”
她看了眼张政导演,见他并无异色,继续说道,“剧本的名字叫故乡,通篇又主讲亲情,父子情……导演你想以小见大,又想表现八十年代人的质朴,过多的矛盾冲突只会让电影的基调显得暴躁。”
张政双目骤亮,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他压住嘴角溢出来的喜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如果将父亲改成其他职业,然后儿子的年龄渐渐大了,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需要成家,这时候父亲退下来,儿子接手父亲的工作。”
“但儿子又不是十分满意……嗯,不能设置太大的冲突的话……”
几人看着张政导演从茅塞顿开到陷入沉思。
不过宋初年还是挺惊叹的,她想果然是能成为大导演的人,转眼间就能想到那个时候的时代特点。
“小朋友,你说什么工作是个铁饭碗,又在这片村镇里显得很辛苦。”
宋初年喝了一口余宥助理送来的热热咖啡,随意道,“粮站检测员,乡村邮递员,司机……”
嗯,邮递员?
她放下手里的杯子,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