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后悔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土豆收获的季节。
这天,沈家田地旁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其中既有前来凑热闹的乡亲们,也不乏那些种了土豆的人家,他们来想要借机学习如何收土豆。
人群之中,沈刘氏满脸不屑,阴阳怪气道:“哼!我早说过沈家没安好心,你们看看这里,空空如也,能收到啥玩意儿?”
她的话音刚落,周围立刻传来一阵附和之声。
这些附和的村民大多不明真相,只看到满地绿油油的叶子,却连一个土豆的影子都瞧不见。
面对沈刘氏的冷嘲热讽,田嘉皓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她,然后突然用一种极其夸张的语气说道:“哎呀呀,难道真有人连土豆是长在土里的这个常识都不懂吗?”
说完,他还俏皮地冲着沈泽西眨了眨眼。
接收到自家夫郎信号的沈泽西也默契地拿起一把锄头,朝着地里轻轻一挖。
只见泥土翻飞间,一窝圆滚滚、胖乎乎的土豆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那一颗颗土豆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丰硕成果,让原本质疑声不断的场面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这些施加过肥料的土豆,与那些在山间自由生长的土豆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
它们一个个宛如成年人的拳头般硕大,令人惊叹不已!
沈刘氏见状,不禁瞠目结舌,脸上露出一种仿佛便秘般的怪异神情,像饿狼一般紧紧盯着沈泽西手中那沉甸甸的土豆。
村里种植了土豆的各家各户纷纷扛起自家的锄头,前来帮沈家一同收割那一亩地里的土豆,他们想快点知道一亩土豆的产量到底是多少。
毕竟,单凭一人之力,每天顶多能收获一亩地的土豆;然而,如今却有数十甚至上百人齐心协力,不到半个时辰,便将整整一亩地的土豆全部收割完毕。
沈家众人深知村里人对自家土豆产量的关注程度,所以他们来时早已准备好了秤。
“八百斤!再加四百斤!还有二百三十二斤……总共一千四百三十二斤!天呐!!”当村长算出最终数字后,他再次瞪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竟然真的就是沈泽西之前所说的亩产千斤啊!而且看这趋势,似乎远远不止千斤呢!
此时此刻,沈泽西正站在田边,面对着那几十户种植了土豆的人家,高声喊道:“叔叔们,婶子们,这些土豆只要蒸熟就可以直接食用!当然,如果大家喜欢,也可以用来炒菜。它们不仅能够填饱肚子,而且还非常耐储存!不过有一点一定要记住,若是发现土豆发了芽,可万万不能再吃!”
紧接着,他又特意强调了一句:“还有就是,如果各位有意愿将这些土豆出售的话,务必要首先考虑卖给我,价格我也不乱说,定为三文钱一斤。”
要知道,通常情况下,一亩地的玉米收成顶多也就五百来斤。
赶上玉米大丰收时,市面上的售价大约是五文钱一斤,这样算下来,一亩地最多能赚取到二两五钱银子罢了。
然而如今,这土豆每亩地居然能够赚到四两多银子!
如此显而易见的差距,哪怕是个傻瓜也晓得应该如何选择吧?
之前反悔不种土豆的那三家人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如果当初他们没有听信那些谣言,而是像其他人一样种下一亩土豆,那么现在他们就能多赚到好几两银子啊……
想到这里,沈铁柱心中愈发愤怒,双眼通红地死死盯着沈大牛和沈刘氏。
若不是这对夫妇胡言乱语、妖言惑众,自己又怎会轻易放弃种植土豆呢?
“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信口雌黄,要不然我们怎么可能不去种土豆!”沈铁柱怒不可遏,语气里面满是愤怒。
旁边同样因为流言蜚语而放弃栽种土豆的另外两户人家此时也是满腔怒火,纷纷将责备的目光投向沈大牛夫妇二人。
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沈刘氏被众人凶狠的眼神吓得不轻,但很快她便回过神来,并梗着脖子声音尖利地喊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明明就是你们自己不听劝,不肯种土豆罢了!”
那三户人家自然知道最应该责怪的人是自己不够坚定,但是沈大牛夫妻俩是他们的发泄口。
沈铁柱的媳妇儿唐氏向来是个脾气暴躁的,听到这话立刻回怼过去:“你这个挨千刀的狗杂种,看我不把你那张臭嘴撕碎!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满嘴喷粪、胡说八道!”
话音未落,只见沈唐氏怒气冲冲地扑上前去,一把抓住沈刘氏的头发,狠狠地给了她两个耳光。
与此同时,另外两家的媳妇见状也纷纷加入战局,一同对沈刘氏发起攻击。
沈刘氏固然凶悍,但毕竟势单力薄难以抵挡三个人的围攻,很快便毫无还手之力了。
此时此刻,原本正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村长也被这阵喧闹所吸引,他脸色一沉,厉声呵斥道:“全都给我住手!大庭广众之下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村长在村子里德高望重,他的话如同圣旨一般。
只见他的话音刚落,原本混战成一团的四个女人便被一旁看热闹的村民给强行拉开了。
此时的沈刘氏狼狈至极,头发散乱不堪,脸颊高高肿起,上面布满了鲜红的巴掌印,衣服也被扯得破烂不堪。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对她表示出丝毫的同情。
毕竟,她平日里总是四处传播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早已令村里人心生厌恶。
村长迈步走到近前,询问了一番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后转身面对着那三户人家,语气严肃地说道:“不种植土豆完全是你们自家的决定,怨不得旁人,还是回去好生反省一下吧!”
紧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了沈大牛和沈刘氏,沉声道:“今日你遭受这般毒打权当是个教训,日后切不可再在村中胡言乱语了!”
哪方都没有偏袒,也算是各打五十大板。
不过可想而知,沈大牛一家以后在村里面的日子肯定不太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