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史治 > 第32章道教上

第32章道教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来到王屋山的华盖峰南麓,站在高处俯瞰全景,只见这里道观林立,星罗棋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太初宫(紫薇城)、阳台观和清虚观,它们被后世誉为“王屋山道教三宫”,声名远扬。

    他顺着人们踏出的小径前行,最终抵达了王屋山横空出世的龙头所在地——阳台观。这座宫殿气势恢宏,宛如巨龙昂首挺胸。

    而龙脊则位于天坛极顶,与宫殿前方的九条山岭相呼应,犹如凤凰的尾巴般舒展延伸。如此奇妙的地形地貌,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说,这里被风水先生们赞誉为“龙凤呈祥”之宝地,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泽深厚。

    他走进阳台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棵古树,一棵至今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大树。这棵大树名为“龙爪柏”,他曾经听李永提起过,据说此树种植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经有 12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它之所以被称为“龙爪柏”,是因为其两个枝干向下伸展,宛如蛟龙出海般矫健有力,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岁月的沉淀和风雨的洗礼并没有让这棵古树凋零衰落,反而赋予了它更加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

    站在树下仰望,仿佛能够感受到它所承载的千年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似乎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心生敬意。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低下头,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引导着他的目光。在不经意间,他瞥见地上竟然出现了一个奇特而诡异的黑影。这个黑影引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于是他开始追寻它的踪迹。

    顺着黑影向上延伸的方向,他的目光沿着古老的树干慢慢移动。透过树叶交错的缝隙,他终于看清了那个黑影的真面目——原来是一只黄白黑三色交织的猫咪。

    这只猫静静地蹲伏在树杈之间,目光专注地向上凝视着某个目标。他顺着猫的视线望去,惊讶地发现那里站着一只金黄色的黄鹂。

    这只小巧玲珑的鸟儿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枯枝上缓慢爬行向着枝头剩下的唯一一片绿叶的绿色虫子(毛毛虫),显然是准备将其作为自己的美食。整个场景如同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中的和谐与美妙。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宋远志额头上的发丝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微风轻轻吹开,那被掩盖住的额头也终于重新暴露在空气之中,闪烁着明亮的光泽。

    小巧玲珑的黄鹂鸟敏捷地跳跃着,只见它那尖尖的小嘴微微张开,似乎随时准备向前捕食前方的昆虫。与此同时,不远处的一只猫咪也开始有所行动。

    它的后肢就像一根被压缩到极致的弹簧一样,迅速弓起又猛地收缩,每一次动作都显示出它内心的紧张和兴奋。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这只猫儿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激动,仿佛下一刻就要扑向某个目标。所有参与者都做好准备。

    突然空中一声“咔嚓”的细微异响声响起,就仿佛是打开来什么机关。它们都开始行动起来。

    1阳台宫:古为王屋山道教三宫之一。位于济源市城区西北40公里王屋山华盖峰南山麓,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是目前河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

    2006年,阳台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台宫为王屋山道教道教“三宫”之一,依山阳,布局严谨,高低错落有致,为三进院落。

    三清大殿居前,玉皇阁座后,旁列廊庑,西有道院,占地6165平方米。三清大殿(亦称大罗三镜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系单檐歇山九脊殿,五踩斗拱,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保留有唐、宋遗制和风貌。

    殿中方形柱通身浮雕道教神话故事,形象优美,栩栩如生。殿内天花藻井,斗拱层叠,气势宏阔,制作精巧,皆为明代艺术珍品。

    殿后五米高台上的三檐三层琉璃玉皇阁,为河南省最高大的古阁,高近20米,五踩云龙斗拱参差层叠,云带缠绕,规模宏伟。底台上的20根小八角石柱和阁内8根高达11米的冲天柱,承载着全阁重量,为明代遗物。

    石柱通身浮雕云龙丹凤、花鸟 禽兽及神仙人物故事,体现了明代精湛的艺术风格。宫内有元、明、清碑碣十数通,记载着道教史料、宫之兴衰及明末农民起义军经由此地的资料。

    现状

    1963年,重修玉皇阁。1980年,维修三清大殿,补修玉皇阁。1981年,重修东廊房8间,并砌院墙。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阳台宫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奉唐玄宗李隆基之命于王屋山自选形胜而建,经五代战乱,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重新整修,称“兴国大阳台万寿宫”。

    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全真道士王志祐主持阳台宫,增修扩建。传该景区大罗三境殿殿外每个屋檐下都有一个小木人,传说他们是历史上四个心胸狭小之人,分别是庞涓、韩信、周瑜、罗成,因此被压于屋檐之下,以为世人之警戒。

    平面布局为长方形,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现存山门、大罗三境殿、玉皇阁、东西廊房、王母殿、白云道院过厅等特色建筑。

    还有娑罗树、千年桧柏以及元至清碑碣石刻等众多附属文物此处形似凤身,背依状若凤首的天坛山,下临宛如凤尾的九芝岭,地望恰似“丹凤朝阳”形胜之地,其选址颇具匠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