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事件下
信中写道,原本李永随曹瀚来到澶州濮阴县治理水灾,曹瀚欲以堵塞之法以阻水灾。
后从朝廷来令,说明东鲁逸人田告,著《纂禹元经》十二篇,此于治水有利。因而曹瀚停下堵塞计划,查阅《纂禹元经》以求治法。
现暂未找到治根之策,李永想到宋远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肯定会有办法。因此特来写信询问。看完后,宋远志让信使稍等一下,他跑进书房写下。
夏朝时期,尧发现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水灾害日益严重,于是他决定任命大禹负责治理这个问题。大禹接受了这个任务,并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治理之旅。
在治理之前,大禹首先进行了一番考察,他亲自到黄河流域地区考察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等情况。
通过考察,他发现黄河流域地区的地形复杂,水文条件非常复杂,这是导致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堵不如通,然后将之前写下的方法夹在信中,一同交给信使送给李永。但让他想不到的是,期间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信使快马加鞭返回澶州濮阴县,将信交到李永手中。李永满怀期待地打开信封,取出信纸仔细阅读了宋远志的回信,深感赞同。
同时在发现夹在中间的那张纸上所写的方法感到兴奋,为有救命之法而激动不已。然而,当他准备将这些方法上报告知曹瀚时时,却在禀报完之后遭到了曹瀚的强烈反对。
曹瀚认为宋远志的方法过于冒险,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灾难,更何况宋远志一没功名,二没实绩,不可信。
李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宋远志的方法或许可行,但他的职位太低违背不了曹瀚的意愿,此事的实行得有曹瀚的批准。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澶州濮阴县,洪水再次泛滥,灾情更加严重。百姓们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渴望有人能够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永望着那些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们,下定决心,终是不顾曹瀚的反对,按照宋远志的方法私下里密密进行治水工程。
但在工程还未有太大成效时,发生件意外,让人措不及防。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李永正在黄河边上进行着河流的观测,以能及时向百姓告知水灾的发生。
此前,他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因为他虽为此次治理水灾的曹瀚副手,但因他所提出的方法未得到曹瀚的认可。
所以他只能偷偷的进行,却因人手不够,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他自己亲力亲为。因而在这个时候,他也仍守在河边。他身着蓑衣,冒雨守护着老百姓们。
后半夜,他正处于昏昏迷迷的状态时,突然听见一声异动。李永瞬间清醒过来,他定睛一看,只见河中水流变得异常汹涌,水位不断上涨。他心中一惊,意识到可能是堤坝出现了问题。
他立刻冲向堤坝,却发现堤坝上已经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缝,河水正疯狂地涌进来。李永来不及思考,他高声呼喊着,组织起周围的百姓一起前来修补堤坝。
大家手忙脚乱地搬运着沙袋,试图堵住裂缝。然而,河水的力量太过强大,沙袋很快就被冲走了。
眼看堤坝即将崩溃,李永心急如焚。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不远处有一棵大树,他心中一动,有了主意。他高声让百姓将树推倒然后堵住堤坝。
百姓在听到他的呼喊声后就犹如有了主心骨一般,因此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倒下的大树暂时顶住堤坝。但李永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而是组织众人搬运其它东西来堵住堤坝。
但天不随人愿,一段时间后,堤坝还是处于危险阶段,而众人已经筋疲力尽,并且周围也没有可以放去的东西。
李永环视着周围的百姓们,双手握紧。手上的青筋暴起,足以见得他使多大力。终于他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只见他高声对百姓们说“以吾之见,吾等应速速离开此地。”
之后百姓们听从他的指挥有序离开这里。当他将百姓带离河边后。在行进的途中,突然听到在队伍中传来一声惊慌失措的喊声“娘,娘,尔在何处!”
李永顺着声音赶过去,发现是一名中年男子在寻找他那八旬老母,男子原来以为他的母亲随队离开,结果在队中找了半天没找到,因此而慌张的大叫。
李永眉头一皱,瞧着这慌乱的中年男子,确认他不是在耍他。于是在沉声安慰他后,同他一起去回去寻找他的母亲。他一边挥手告别队伍,让队伍继续前行,一边与中年男子路边寻人。
两人沿着来时的路焦急地寻找,终于在一处低洼处发现了老人。她的身体虚弱无比,脸色苍白。男子背起母亲,与李永一同追赶大部队。然而,洪水逐渐逼近,道路变得泥泞难行。
李永决定带着他们寻找高地避险。他们艰难地攀爬,此时,洪水已经淹没了许多地方,灾民们纷纷躲在上坡上,等待救援。
李永和他们正在向上爬,也就在此时,洪水突然涌上来,水淹没中年男子的下肢,处于上边的李永见此用力将中年男子和他的母亲向上拽。
但因两个人在一起太重,于是李永又爬下去,想通过托举的方法将他们送上去。此后,李永一步一步向下爬,到达中年男子的下方时,用力将他们往上推去。
中年男子的身体刚离开漫上来的水时,突然从远处飘来一棵大树,因着李永正在向上推人并没有看到。
三人都没有发现那棵大树,它随着激荡的洪水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冲向李永。李永未发出任何声音的情况下就被一下子砸晕过去,最后“扑通”一声掉落水中。
随着水流消失不见。在声音的响起时,中年男子背上的八旬老人回头望见的就是这一幕,之后也是这样讲给宋远志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