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打算
“打算?没有。”
“没有打算?也好,以后便由我来替你打算吧。”
说罢,任重抓住虎子的肩膀,将他轻轻托起。然后不顾他的阻挠,施展轻身术,朝着小山村奔去。
再次回到院中,任重从储物袋中拿出从坊市中买来的吃食,放在虎子面前,
“你先吃些东西,听我说说对你的打算。”
看着面前从未见过的食物,虎子咽了口唾沫,却没有动手。
馨儿拿起一块点心,递到他面前,柔声说道,
“虎子,快吃吧。”
虎子看了看面前精致的点心,最终还是没能忍住,拿起点心吃了起来。
任重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当年离开小山村后,我们曾经救过凤阳郡陆府的二小姐,而且后来在国都又救了陆府的大小姐,禹国的太子妃,所以与这陆家也算是有一些交情。我打算带你先行前往凤阳郡,到陆家安顿下来。之后无论你是想读书做官,还是要经商赚钱,看在我的面子上,陆家都定全力相助。”
虎子闻言连忙咽下口中的食物,开口说道,
“那陆家我又不认识,若是等你们离开了,他们又把我赶走了怎么办?”
任重摆了摆手,
“不会的,陆家二小姐性格善良,陆家老爷也不是什么吝啬之人。再说了,我们离开后又不是不再回来了,陆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他们可不敢做这种当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事情。”
说到这,任重叹了口气,
“其实若不是坊市不让凡人入内,我倒是想把你带进坊市之中,虽说不能修仙,但是长年累月受灵气滋养,也是能够延年益寿的。”
这一次虎子没再反驳,任重满意的点点头,
“你先吃着,我和你馨儿姐姐出去办些事情,我们明日一早再出发前往凤阳郡。”
说罢,任重和馨儿一起离开了。
落凤山,蓝月儿坟前。
任重看着已经有些腐朽,字迹有些难辨的粗制墓碑,微微叹了口气。
馨儿跪在坟前,低声倾诉着,
“娘,您和爹的仇馨儿已经报了。那夺舍重生后的武阎,如今已经被我们斩杀,金丹也被哥哥收走封在玉匣中。”
“而且我如今已经拜入了赤炼宗,听师父说您曾经也是赤炼宗的弟子,只是后来为了和爹爹在一起,才被迫离开了。”
“对了,我师父是云裳真人,是你当年下山带入宗门的。师父她对我很好,在我筑基之后,带我回了趟宗门,拜访了宗内的长老,她们人都很好,馨儿也收到了很多见面礼。”
“离开前,我还见到了宗主,她好像有些怀疑我的身份了,不过她没有说破,还让师父好好教导我。”
听着馨儿的倾诉,任重心中有些感慨,昔日那个天真无邪、总是跟在自己身后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的小丫头,如今也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
又说了好一会,馨儿这才缓缓站起身来,回头看着任重,完颜一笑,
“哥哥,把这墓碑毁掉吧。”
任重听闻此言,默默地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
说罢单手拔起墓碑,微微用力,墓碑寸寸断裂开来,眨眼间已是变得支离破碎。紧接着他手臂轻轻一挥,一阵吹过,碎屑纷纷朝着远处飞散而去,转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做完这一切,任重突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我们回去吧。”
二人回去后,便看到虎子又坐在井边磨着刀。任重不禁皱起眉头,有些无奈地问道,
“虎子,你又在磨它干什么?”
虎子抬起头,一本正经的回道,
“打猎用啊。”
任重摇摇头,苦笑着说,
“快收起来吧,以后恐怕也用不上它了。今天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天一亮,我们便出发前往凤阳郡。”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光微亮,一架飞舟从小院中缓缓升起,下一刻,化作一道遁光,朝着南方疾驰而去。
三人乘坐飞舟,仅花了不到两个时辰便赶到凤阳郡。来到陆府门前时,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大门。
“白天紧闭大门,陆家莫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任重心中嘀咕着,还是走上前敲了几下门。
片刻之后,大门缓缓开启了一条缝隙,一个年迈的老人从门缝里探出头来。他浑浊的目光扫过站在门外的任重三人,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
“三位有何事?”
任重拱了拱手,
“老伯,我们是陆老爷的旧友,今日路过凤阳郡,前来拜会。请问陆老爷在家吗?”
“老爷的旧友?”
老人微微皱起眉头,打量了任重几眼,看到他年纪甚轻,显然对于旧友的说法有些疑惑。不过他也没有多问,只是摆摆手说道,
“老爷和小姐早在半年前就搬去国都了,如今这凤阳郡的府邸中只有我们几个老仆在守着,你们若是想要拜会,还是直接去国都吧。”
老人说完,也不等任重有何回应,便直接把大门关上了。
任重苦笑着摇摇头,回身对馨儿和虎子说道,
“看来我们还要再去一趟国都才行。”
这时,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传来,循声望去,只见虎子正揉着肚子。
任重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先带你去品尝一下凤阳郡的美食,吃完再接着赶路。”
禹国国都,昔日的太子别院,如今已经变成了陆府。
此时,太阳渐渐西斜,陆府的厨房内,一群厨娘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晚餐的食材。。
内院的书房里,陆璋正坐在椅子上,和站在一旁的管家陆安说着话。
“陆安,如雪还没回来吗?”
陆安摇摇头,
“还没有,不过算算时间,二小姐也快该回来了。”
陆璋叹了口气,
“唉,这丫头,自从来到这国都,接手了皇庄之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想要见她一面都变得如此困难。”
陆安却是微微一笑,宽慰道,
“最近这段时间,国都附近涌来了很多遭受灾难的难民。二小姐每天都在城外搭棚施粥,虽说整日忙碌不停,但是看着却要比来国都前开朗了许多。如今这国都的百姓们,都对她赞不绝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