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机会
虽说未来之事充满了无尽的变数和未知性,任何人都难以准确地预测或断言,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此刻的扩廓帖木儿确实可谓如日中天、风头正盛。
而道衍之所以会选择在此,其中多少也夹杂着一些想要镀金的想法。
毕竟尽管他心中博学多才、知识渊博,但一直以来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施展才华,如果不能将这些学识真正运用到实际当中,那么到头来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恰好碰上了这么一个绝佳的契机,道衍自然不会轻易错过,一心只想着能够凭借自己的智谋献计献策,从而充分展现自身的才能。
至于战争可能会给蒙古人带来多大的伤亡损失,他根本毫不在意。因为自从钻研兵法开始,在他眼中,所谓的伤亡就仅仅只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罢了。
此时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朝廷恩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调度各处的部队会师集结。
为了表示对于当时实力强大的西北军事力量的重视,他亲自派人去调遣关中四将。
但是这第一道命令之后就没有其他的命令了,因为就这第一道命令扩廓帖木儿就执行不下去。
这个李思齐最开始是跟扩廓帖木儿的养父,察罕帖木儿一起起兵的,本来从辈分上就高着扩廓帖木儿一辈。
所以李思齐一接到扩廓帖木儿的调令,他就火了,好你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当年老子我和你爹一起起兵的时候,你爹给我敬酒的时候还得拜我三次我才能喝。
你在我面前连下跪的资格都没有,现在你拿着鸡毛当令箭,还来调动起老子我来了。你算个什么东西?
李思齐愤怒之中,下令本部兵马原地驻守,一兵一卒都不许调动,要是他扩廓帖木儿敢来直接就拿刀给砍了。
关中四将的另三将张良弼、孔兴、脱列伯本来就不想跟着扩廓帖木儿干,现在看到李思齐带头不听号令,自己当然也很高兴,于是一起跟着不听号令。
扩廓帖木儿一看这可不行,现在局势已经这么紧张了,如果我说句话大家都不听,那这个仗是没法打的。
所以要想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必须首先捋顺内部关系,也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于是扩廓帖木儿放弃了对起义军的主动进攻,派部分人马进行战略防守,然后自己带着主力部队进陕西要去收拾李思齐。
这件事情中,最不高兴的就是元顺帝。
元顺帝心想,我封你扩廓帖木儿当河南王,又让你统领天下兵马,是让你打起义军的。
你扩廓帖木儿倒好,现在摁着自己人打,而且你还打不过,既费钱又耽误时间,这样下去,不用敌人打过来,就是耗也把我给耗死了。
于是元顺帝多次派人告诉扩廓帖木儿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了,集中注意力打起义军去。
可是钻了牛角尖的扩廓帖木儿根本听不进去,还是不遗余力的进攻李思齐。
扩廓帖木儿钻了牛角尖,可是有人没有钻。他的部下貊高就是没有钻牛角尖的人。
貊高是扩廓帖木儿手下最能打仗的将领之一,而且他统领的部队也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与扩廓帖木儿手下其他将领不一样的是,貊高不仅会打仗,而且还很善于思考。
跟李思齐打了这一年多,他一直在想,政府不是让我们去打各地的反贼吗?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打李思齐呢?李思齐不是也属于官军序列吗?自己人为什么要打自己人呢?
貊高越想越想不明白,于是就给朝廷写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朝廷当时正在为这个事情发愁,苦于找不到好办法解决,看到了貊高的报告十分高兴,就以此为借口提升了貊高的职位,升他做了知枢密院兼平章。
在貊高获得提拔的同时,朝廷解除了扩廓帖木儿的部分兵权,准确的说是大部分兵权。
朝廷只让扩廓帖木儿统领自己本部的兵马,不再让他统一指挥所有的军队了,而且还还给他制定了具体任务,那就是肃清江淮地区的反贼。
为了实现各方力量的平衡,在扩廓帖木儿获得新任务的同时,朝廷对于李思齐也分配了具体的任务。
就这样本来被扩廓帖木儿独掌的天下兵马大权又回到了元朝政府的手中,而元顺帝又设立了一个大抚军院。
总领天下兵马,而这个大抚军院的一把手是皇太子。就是那个一直跟元顺帝闹矛盾的皇太子。
道衍在这里住了几日,本家老爷跟他提了几次这个事情,道衍知道,这是展示自己绝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