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礼房报名
我乃苏沐歌也!道号易玄,表字灵均,乃是这世间一小学子。
此时此刻,吾正身处水洛城之北坊,此番前来,乃是要前往官府之处,登记参加那童生考试之中的县试报名。
且看我等信步而行,穿过前方那座巍峨耸立的牌楼,一路沿着北大街缓缓前行。
不多时,便来到了紫荆山下的小市坊,随即往左一转,继续笔直向前。
又行数里路后,眼前赫然出现一座石桥,横跨于河上。
待过桥之后,再次向左转身,又行了一段路程,终于抵达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地——县衙!
来到县衙门口,那驻守门口的差役便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盯着我们,开口问道:“来者何人?所来何事?”
我深吸一口气,向前迈了一步,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官差大人,我等乃是永宁镇苏家山村的学子,特来此报名参加童生县试。此次前来,皆因我等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求,渴望能在科举之路上有所作为。这是我等的路引,请大人过目。”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从背包中将各自的路引取出,一同递给那位差役。
差役接过路引后,仔细端详起来,他的眼神犹如扫描仪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片刻之后,他将路引归还于我们,并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各位相公,请随我来吧。”
听到这话,大家心中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在差役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人踏入了县衙的大门,正式开启了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童生县试之旅。
我们向差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之后,他便领着我们朝着县衙的礼房走去。
原来,童生考试的报名地点就在本县的礼房。
等我们走过了一条长长的、幽静深邃的巷子后,终于来到了礼房门口。
这时,差役停下脚步,对着礼房里面的官吏躬身行礼,并开口说道:“刘大人,有几位学子特意前来报名参加这次的县试。”
“嗯,我已经知道了,你先退下吧。”那位被称为刘大人的礼房官吏点了点头,然后挥挥手让差役离开。
然后转向我们说道:“资料可否齐全?”
我闻言,赶忙上前一步,低头躬身回答道:“启禀大人,都已带齐。”
原来,这童生向县署礼房报名时,需要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以及三代履历,缺一不可。不仅如此,还得取得本县廪生的保结才行。
此外,考生还必须取具同考的另外五人,一同写具一份五童互结保单,以保证所有人都不会违反考试规则。
而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个考生还得请本县廪生再次具保,保证该考生没有冒籍、没有隐匿丧事、没有找人替身、没有使用假名,同时还要保证该考生身家清白,不是娼优皂吏之子孙。
只有完成了以上所有繁琐的流程之后,才能获得准许参加考试的资格,而这些考生的名册则会被分别存放于县署之中。
“拿过来吧!”那刘礼房声音低沉地说道。
听到他的话,我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将我们准备好的资料递了上去。
只见那刘礼房接过资料后,便开始逐一仔细查看起来……
“咦……”他突然发出一声惊叹,然后抬起头来,眼神略带疑惑地看着我们,说道:“是梁夫子做保啊!尔等和梁夫子究竟是何关系?”
刘礼房的话语让我们不禁感到一丝诧异。从他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似乎对梁夫子颇为熟悉,而且对于我们由梁夫子做保一事感到十分奇怪。
仿佛在他眼中,梁夫子并非轻易会为人作保之人。
这种反应让我们心中涌起一股好奇,同时也对这位神秘的梁夫子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此时,刘礼房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廪生具保上,仿佛要从中寻找出答案。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自语道:“这可真是奇了怪了……梁夫子向来行事谨慎,怎么会为你们做保呢?”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这时,周围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大家都静静地注视着刘礼房,期待他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刘礼房只是沉默片刻后,又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资料上,继续认真审查起来。
我们感到十分好奇,但出于谨慎考虑,并没有多问什么。
只是老老实实地拱了拱手,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等乃是这村子里私塾的学生,而梁夫子则是我们的先生。”
说话间,我们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那位被称为“大人”的人身上,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反应中捕捉到一些端倪。
然而,对方的脸上始终保持着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神情,既看不出喜怒哀乐,也无法判断他对我们的回答是否满意。
“哦,难道这梁老又开始收徒了么?还是说只是教书!”只见那刘礼房右手握着下巴,左手捋着胡须,右手食指还不时地敲击着木桌,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他那副模样,既像是在询问我们,又好似在自言自语一般。
众人皆是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回答。
我拱起双手,神色庄重地开口说道:“梁夫子虽然并没有明确地将我们收入门下,但在我们心中,他已然是我们的恩师了。”
此时,其他几位同窗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脸上流露出对梁夫子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们心中明白,梁夫子不仅是他们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在梁夫子的教诲下,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梁夫子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赢得了众人的敬仰。
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默默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而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梁夫子的恩情如同泰山般沉重,他们愿意永远铭记在心,并将这份感恩之情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以报答梁夫子的培育之恩。
“罢了罢了!那梁夫子收徒也好,不收也罢,皆与老夫无甚关系,尔等自行前去便是。”刘礼房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地摇了摇头,仿佛对这件事情并不在意。
他的语气显得有些淡然,似乎对于梁夫子是否收徒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然而,在他那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想法和态度。
只是此刻,他选择了保持沉默,让其他人自行决定。
“不过,如果你们当中有人继承了梁夫子的儒家修行法门者,千万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暴露。”
当我们正准备踏出礼房之际,刘礼房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仿佛带着一种莫名的警告意味。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我们每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深意。
众人皆是一凛,心中暗自思忖着刘礼房这番话的用意。
待到我们走出县衙,踏上归途之时,一路上竟是出奇地安静。
大家似乎都心有灵犀般保持着沉默,对于方才在县衙内发生的一切只字不提。
尤其是关于梁夫子收徒以及那神秘的儒道修行法门之事,更是成为了众人心头的禁忌话题。
回到南坊小店后,各自找了个角落坐下休息,屋内气氛依旧沉闷压抑。
我凝视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
梁夫子的儒家修行法门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刘礼房会如此郑重其事地告诫我们不得轻易泄露?
这些问题不断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去,但我知道现在并不是探究答案的时候。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真谛时自然会明白……
之后我们便开始了热烈地讨论,话题围绕着本次可能会出现的考题展开。
大家各抒己见,有的人猜测题目会偏向经典文学作品,有的则认为会更注重时事热点。
除此之外,我们还谈到了知县的文风和他所属的派系。
有人说知县的文章风格严谨,喜欢引经据典;也有人觉得他的文笔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关于派系问题,大家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知县是保守派的代表,而另一些人则坚信他属于改革派。
这样的讨论让整个氛围变得异常活跃起来,仿佛点燃了一场思维的盛宴,每个人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尽情地享受着思想碰撞所带来的无穷乐趣和满足感。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这场热烈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了饭后。
而此时距离县试科考仅剩短短两天的时间,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意味着什么。
于是,匆匆吃过饭后,我们便毫不耽搁地返回屋内,开始埋头温书,全力以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我则仔细地回味着刘礼房所说的话,心中暗自思忖:绝对不能将有关继承梁夫子的儒家修行法门一事泄露出去。
此时此刻,我意识到在科考结束后必须采取行动。
我决定亲自去拜见一下我那位不太熟悉的师傅以及师兄们。
或许通过道家的修行法门,可以巧妙地掩盖住我在儒家修为上的真实情况。
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盘旋不去,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毕竟,这关乎到我能否成功隐藏自己的身份并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