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观潮道观 谢主隆恩
景天离开了王家,直接去了伤兵营,自始至终也没有回到景家看一眼,这村子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伤心的记忆。他走了,他要去找玉玲和广义。即便希望渺茫,即便要耗费很多时间。
眼下景天才十六岁,他并没有像王婆期望那般豁达,也不知自己未来将要去向何方。景三的仇还没报,又踏上寻找玉玲的道路。他哪里有人生目标,走一步看一步了。十六岁的少年,尚且感受不到时间的珍贵。
那个年龄的人都很急,时间却过得很慢,他们急切地想长大成人,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或急切地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时间却跟他们唱反调,一直让他们慢下来,慢下来。以至于他们越是心急感觉时间过得越慢。而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心急到没有任何耐心好好完成眼前的事,他们并不知晓对待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耐心,只要你踏实做好眼前事,时间就会像飞一般流逝,让你根本无从察觉。
对于景天来说,他尚未有远大的理想,也不知路在何方,几乎由直觉和感觉来肆意规划自己宝贵的时间。好在他救了一个三十岁的浪子,杨广成在踏实从军之前,可不就是一个花天酒地的纨绔浪子?浪子回头的经验最宝贵了,他也自作主张帮景天规划好了未来,首先便是考一个武举人,甚至未来可以考个武状元。不过一切都要慢慢来,这便是浪过的人和正在浪的人对时间以及事情的看法。
不过此时两人尚未熟络,光凭着这救命之恩和几日接触,谁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景天不去想,杨广成倒是希望将景天培养成杨家的一个得力干将。至于未来,他也不是十分确定。接触下来,景天不像是无情无义之人。他初步判断值得培养,等到了汴京让杨闯去考察吧。
景天的情绪低落,尤其是从村子回来之后,杨广成不用问也能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这种事情除了交给时间还真没什么好办法,杨广成能做的也只是在对的时机开导一番,不至于让景天一蹶不振。
杨广成不待景天情绪稍有缓和便急于南下,之前他是能拖就拖,一路上走走停停,晚一天回家对他来说都是恩赐。现在不一样了,他要带着景天赶快上路,远离这伤心地,也远离伤兵营,以防景天触景生情。他会给景天找一些事做,找一些景看,总之让他忙碌起来。景天内心此时是麻木的,仿佛对身边的一切都失去了感受,他任由悲伤摆布,任由负面情绪肆虐。本只有一个月的路程,两人硬是走了三个多月,方才堪堪看到京城的影子。
大梁逢多事之秋,北方战事吃紧,杨勇频频请兵,皇帝不胜其烦。自开战以来,大梁朝廷给杨勇回复了两次,内容总结起来一个字:等。不是不派兵增援,而是其他方向驻防的军队也都有自己的任务,而禁卫军还要加强皇城的防御,万一哪个犄角旮旯突然冲出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打进大梁,威胁到天子的安危,即便是让扫了皇家的颜面,也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禁卫军是坚决不能去前线支援。
至于杨家,死对头们都等着看杨家的笑话,谁会派兵增援自己的政治对手。前线士兵出生入死,保家卫国,在这帮政客眼里,死亡不过是一串数字,战争不过是一盘棋局。国与国之间常有胜负手,嘴上最常挂着的不过是“胜负乃兵家常事。”在他们眼里,远不及打击对手,巩固自己在朝堂的地位以及在皇帝面前彰显能力重要。
杨家人说要派兵支援,我就说要保障皇城安危;杨家说从周边征兵,我就说粮草难行,需要时间。总之扯皮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哪怕最终依然派兵去了前线,杨家也怕是损兵折将。这种对手哪怕最终如意也会吃个闷亏,若是不如意便会万劫不复的机会可不常有,于是朝堂开始了拉锯战。
杨家也送信到前线,将朝堂局势如实告知了杨勇。同时杨闯私信杨勇:“朝廷不可信,不要对增兵抱有侥幸心理。要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局势,杨家会全力支持你。待到稳住局势,这个仇杨家早晚要报回来。”
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等杨广成到了京城得知真相,想必安静的京城会被他搅得天翻地覆。
杨勇心里早有定数。他已知晓蛮军此次进攻的十万兵力从何而来。蛮军大张旗鼓地出兵,若是回报不如预期,想必阿尔坦也不好对其他部落首领交代。若是逼急了,蛮军真有可能孤注一掷干一把大的,到时候安北都护府绝对守不住。只能用一个字——拖。无论蛮军提什么条件,安北都护府都全盘接下,只要拖到全面入冬,蛮军粮草难济自然会退兵。可蛮军不傻,难对付的是蛮军那个神秘的指挥官,他真会给安北都护府这样的机会吗?杨勇不想抱有侥幸心理,预估了一个大致的赔偿金额,让人连夜送去京城杨家。自己绝对不能打,也打不起,表面则一定要强硬,无论是对蛮军还是朝廷。杨勇心知肚明,自己只要稍微软下来,无论是朝廷那些敌对世家还是蛮军都会将自己吃干抹净。总之杨家的一切都系在安北都护府上,安北都护府的一切都系在自己身上。杨勇,要挺住啊!
杨家并非任何事都没争取到,鉴于杨家已经多日不曾派人上朝,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向天下发出了一个告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有蛮夷,连年来犯。朕心系北疆,不日前往观潮道观斋戒三日,为北地边军祈福。钦此!
杨闯对于自己争取了几个月,只争取到皇帝斋戒三日倍感无奈,那又如何,只能乖乖跪下,说上一句:“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