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地动山摇
夷陵之战,亦被称为彝陵之战或者猇亭之战。猇亭乃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位于如今湖北宜都之北部。这场战役发生在三国时代,乃是蜀汉昭烈帝刘备针对东吴所发起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事。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一次声名远扬的积极防御战的光辉典范,更是三国“三大战役”中的收官之战。
时间回溯至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七月之际,刘备亲自统率大军,剑指东吴孙权,其士气如虹,锐不可当。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孙权在求和无望之后,果断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他向曹魏俯首称臣以求支援;另一方面则委重任于陆逊,命其担任总指挥率领军队迎敌。就这样,陆逊带领吴军与刘备的部队陷入了长达七八个月的对峙局面。最终,在夷陵这片土地上,陆逊成功地击败了蜀军。
夷陵之战的惨痛失利,对于蜀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自关羽痛失荆州之后,蜀汉的实力再度遭受重创。
公元 219 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派遣吕蒙率军偷袭荆州,并成功将其夺取,同时还擒获并斩杀了关羽。这一事件使得吴、蜀两国之间产生了深深的仇恨。
紧接着,公元 220 年,曹丕废黜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而到了公元 221 年,刘备则在益州正式称帝,国号仍为汉,年号定为章武。同年,刘备为了夺回失去的荆州,也为了给关羽报仇雪恨,亲自率领大军出征东吴。孙权得知刘备即将前来讨伐后,立即派使者前去求和,但遭到了刘备的拒绝。
此时,吴国的南郡太守诸葛瑾给刘备送来一封信笺,上面写道:“陛下与关羽的关系亲密程度,能比得上先皇吗?荆州的土地面积,和整个天下相比又如何呢?如果都应该报仇雪恨,那么谁应该放在前面,谁又应该放在后面呢?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其实要解决起来易如反掌啊。”
诸葛瑾的这番话,虽然意在劝刘备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但却未能改变刘备的决心。于是,一场决定三国局势走向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来自吴人的议论,就像是一把盐撒在了刘备已经受伤的心上,让他的反感如火山一般喷发出来。然而,这些议论并不能改变什么,它们只是徒劳无功地在空气中飘荡着。
蜀汉的猛将张飞,率领着一万名英勇无畏的士兵,从阆中一路疾驰而来,直抵江州。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与刘备会师,共同对抗敌人。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张飞准备出发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他的部下张达和范强(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应该是&34;范强&34;;但在明代小说《三国演义》中,这个名字被写成了&34;范疆&34;)竟然背叛了他,无情地将他杀害。
时间来到了公元 221 年 7 月,刘备亲自率领着数万名蜀汉军队,毅然决然地向吴国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此时,两国的国界已经向西移动到了巫山附近,而长江三峡则成为了两国之间最为重要的通道。
刘备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派遣了将军吴班、冯习和张南,带领着大约三万名精锐士兵(后来,还有沙摩柯等五溪蛮部落加入,使得总兵力应该达到了五万之众)作为先头部队,勇往直前地冲向战场。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要为后续的大军开辟道路,为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夺取峡口之后,军队继续高歌猛进,一路攻入吴境,并在巫地(现今湖北巴东地区)成功击溃由李异和刘阿率领的吴军部队,顺势占领了秭归。考虑到曹魏可能会趁此机会发动袭击,刘备果断派遣镇北将军黄权率军驻守于长江北岸,同时派遣侍中马良前往武陵地区展开活动,积极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助蜀汉大军共同作战。
面对蜀军如此猛烈的战略进攻,孙权毫不畏惧,果断选择奋起抵抗。他迅速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担任大都督一职,统领包括朱然、潘璋、韩当、徐盛以及孙桓在内的五万兵力奔赴前线,全力抵御来势汹汹的蜀军;与此同时,为了避免陷入双线作战的困境,孙权还特意派遣使者向曹丕表示愿意臣服交好,希望以此来稳住曹魏一方。(而关于“刘备前军四万人”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则来源于此时孙权写给曹丕的求救信中所提到的“刘备支党四万”这句话。)
陆逊上任之后,便开始仔细地分析敌我双方的兵力、士气和地形等各种条件。他深知刘备军队实力雄厚,占据着高处险要之地,士气如虹,求胜之心迫切无比。而吴军则应当暂且避开敌军的锐利锋芒,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出击,以求破敌之策。
面对吴军中诸位将领急于决战的请求,陆逊展现出卓越的说服力。他坚信只有采取这种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并找到对手的破绽。最终,他成功地说服了众将,让他们理解了暂时撤退的必要性。
于是,陆逊毅然决然地执行起战略退却计划,一路向后撤退至夷道(现今位于湖北宜都)和猇亭(如今位于湖北宜都北部的古老背地区)一线。然而,就在此地,他下令部队停止撤退,迅速转换为防守态势,坚决遏制住蜀军的持续进攻。
与此同时,陆逊集中全部兵力,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抓住战机,发动决定性的决战。如此一来,吴军彻底退出了险峻崎岖的高山地区,将长达数百里、难以部署兵力的山地拱手让给了蜀军。这一决策看似示弱,实则蕴含着深意,为后续的战局发展埋下了伏笔。
公元 222 年正月之际,蜀汉吴班、陈式所率领的水军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浩浩荡荡地涌入了夷陵这片地域,并在长江两岸驻扎下来。紧接着,二月份的时候,刘备亲自率领着主力军马,从遥远的秭归一路高歌猛进,抵达了猇亭这个战略要地,并在此处安营扎寨,建立起了坚实而稳固的大本营。
此时此刻,蜀军已经深深地侵入了吴国境内二三百公里之遥。然而,他们的东进之路却遭遇了吴军的顽强阻击和抵御,前进的步伐不得不暂时停滞下来。面对吴军坚守要害之地、坚决不肯出城应战的局面,蜀军陷入了两难境地。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在巫峡、建平(如今位于重庆巫山北部)直至夷陵一线长达数百里的广阔地域上,陆续设立了数十个坚固的营寨。
为了引诱陆逊率军出战,刘备派遣前部督张南率领一部分精锐兵力,对驻守夷道的孙桓发动了猛烈的围攻。孙桓乃是孙权的侄子,得知他被围困之后,吴军诸位将领心急如焚,纷纷请求陆逊分兵前去救援。然而,陆逊对于战场形势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深知孙桓深得士兵们的拥戴,而且夷道城墙坚固、粮草充足。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提议,成功地避免了兵力分散以及过早消耗实力的危险举动。从正月到六月,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但两军之间的对峙局面仍未有丝毫改变。刘备心急如焚,他深知长时间的僵持对自己极为不利,必须尽快与吴军展开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于是,刘备决定采取一系列激进的措施来打破僵局。他任命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等人各自担任别督。接着,他派遣吴班率领数千人前往平地设立营地,并让他们在阵前大肆辱骂挑衅吴军。然而,陆逊却表现得异常沉稳,对于蜀军的辱骂完全无动于衷。
刘备见状,并未气馁,反而再次派遣吴班率领数千人在同一地点扎营。此外,他还精心策划了一个计谋,安排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之中,妄图诱使吴军出阵,然后趁机将其歼灭。然而,陆逊似乎早已洞察了刘备的计策,依旧按兵不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原本指望通过优势兵力迅速取胜的战略计划逐渐落空。由于陆逊始终坚持不战策略,使得蜀军的士气日益低落,将士们的斗志也渐渐变得涣散松懈。曾经占据主动的蜀军,如今却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然而此时此刻的天气状况却成为了蜀军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正值六月盛夏之际,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蜀军的将士们在这炎炎烈日之下忍受着极端的高温,身体的力量和持久力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蜀军的战斗力进一步被削弱,让他们愈发难以应对激烈的战事。
面对这样的困境,刘备感到十分无奈。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将水军舍弃船只,转移至陆地上,并将军营设立在深山密林中,依靠着溪流和山涧作为天然屏障,屯兵休整,期望能够等到秋后的凉爽时节再重新发起攻势。然而,蜀军所处的位置却是在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上,与后方相隔甚远。这导致了后勤补给的极度困难,物资供应不足,给军队的维持带来了巨大压力。
更糟糕的是,刘备还采取了百里连营的战术部署,将兵力过于分散。这种布局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防御范围,但同时也给了陆逊实施战略反击的可乘之机。陆逊敏锐地洞察到了蜀军的弱点,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些机会,展开了一系列精准而有效的攻击行动。
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的作战方针,陆逊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眼下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准备进行大规模反攻之前,精心策划了一场小小的奇袭战。他派遣了一支精锐的小分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敌军的前沿阵地。虽然这次袭击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但它却成为了陆逊寻找破敌良策的关键一步。
通过对这次试探性进攻的复盘和分析,陆逊敏锐地察觉到了敌人的致命弱点。当时正值盛夏时节,天气异常闷热,而蜀军的营地则完全由木栅搭建而成,四周还环绕着茂密的树林和易燃的茅草。这样的布局宛如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需一点火星,便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于是,陆逊决定采用火攻这一策略来摧毁蜀军的防线。在决战的那一刻,夜幕笼罩下,陆逊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吴军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如鬼魅般迅速逼近蜀军营寨。他们借助风势,点燃了手中的茅草,并将其投向蜀军营寨。刹那间,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开来,整个蜀军阵营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蜀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原本坚固的营寨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熊熊烈火无情地吞噬着一切。陆逊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果断指挥吴军全线出击,展开了凌厉的反攻。在陆逊精妙的战术安排下,吴军势如破竹,不断击溃蜀军的防线。
与此同时,吴国名将朱然率领五千精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率先突破了蜀军的前锋阵线。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迅猛穿插至蜀军后方,与另一位大将韩当的部队形成合围之势,将蜀军困在了涿乡地区。这一果断的行动彻底截断了蜀军的退路,使其陷入了绝境。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近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蜀军将领傅肜率部为之后殿,战至兵众尽死,傅肜壮气益烈。吴人谕之,想让傅肜投降。傅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最终,傅肜奋战而死。但是,提前出发的吴将孙桓部却走在了刘备的前面,截断了刘备回益州的要道。当刘备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时,差点被孙桓部擒获。刘备逾山越险 ,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又叫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向西的归路被吴军截断,黄权又耻于向吴军投降,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北进,向曹魏投降。同月,马良由南方往西北撤退时被吴将步骘截击而死。只有向宠的军队特别完整从夷陵回到蜀地。
此战,蜀汉战死投降数万人,《傅子》更是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刘备仅以身免。(《傅子》记载应为夸张描述,因为《三国志》记载刘备率领的蜀汉军主力为四万)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但此时刘备收拢散兵以及赵云的后军来援,永安驻军接近两万,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军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吴军一举击败气势汹汹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可以认为是重要转折,这既是刘备最大的军事失误,也是陆逊军事谋略的重要体现。当魏文帝曹丕得知刘备连营七百里,就对群臣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xi]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而对于陆逊的出色指挥,晋代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的评语写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辨亡论》称赞陆逊说:“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对于夷陵之战,写诗歌三首称赞陆逊,一是:“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二是:“陆逊运良筹,能分吴国忧。挥毫关将堕,焚铠蜀王羞。功业昭千载,声名播九州。至今巫峡地,草木尚添愁。”三是:“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魏,吴王宁不敬书生。”
清代学者邓廷罗在《兵镜》中评价说:“司马懿挑朱然,吴班挑陆逊,皆不得行其计,岂非将之有能有不能哉?”
毛泽东读卢弼《三国志集解》卷五十八《吴书·陆逊传》的批语说:“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蜀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夷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正因为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因而与袁绍攻曹操的官渡之战、曹操攻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