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诸侯并争
董卓专权:东汉末年,董卓入京后掌握朝政,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权引起了众多地方官员的不满。
诸侯起兵:初平元年(190年),袁绍、曹操、孙坚等地方官员联合起兵,组成十八路诸侯联军,共同讨伐董卓。这些诸侯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一定的兵力和势力。
董卓迁都:面对诸侯联军的进攻,董卓决定迁都长安,以避其锋芒。他强迫汉献帝和洛阳的居民一同迁往长安,并在迁都过程中大肆掠夺和破坏。
诸侯内讧: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十八路诸侯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一些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互相攻击和排挤,导致联军内部出现了分裂和混乱。
董卓被杀: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设计杀死,结束了他的专权统治。然而,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为其报仇,再次控制了朝政。
诸侯割据:随着董卓的死亡,十八路诸侯联军也逐渐解散。此后,各地诸侯纷纷割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东汉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过程中,袁绍被推举为盟主。
反对董卓废立:董卓进京后,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袁绍对此表示反对,并与董卓发生冲突,后逃离洛阳。
号召诸侯讨董:曹操逃离洛阳后,回到陈留,招兵买马,遍发檄文,共同讨伐董卓。袁绍作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人物,积极响应曹操的号召,参与了诸侯联军的组建,并被推举为盟主。
领导诸侯联军:袁绍作为盟主,负责领导诸侯联军。然而,由于诸侯联军内部存在矛盾和利益冲突,袁绍未能有效地协调各方,导致联军在战争中表现不佳。
错失良机:在战争中,袁绍的部将孙坚曾一度击败董卓的军队,但袁绍未能及时给予支持,致使孙坚最终失败。此外,袁绍在战争中也未能抓住一些有利的战机,导致讨董行动未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总的来说,袁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号召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他未能有效地协调诸侯联军,错失了一些良机,最终导致讨董行动未能取得成功。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首倡义举之人,也是对董卓作战最果敢最彻底之人。当董卓迁都长安之时,众诸侯都保持实力、踟蹰不前不愿追击董卓,唯独曹操一人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率主力孤军追击董卓,却在荥阳中了埋伏差点全军覆没。
在正史中,曹操在大部分时间都与袁绍同进同退,并无“轻进易退”之举。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在讨董联军的巨大压力下,决定西撤长安。曹操闻讯后心急如焚,同时认定董卓已经无心恋战,此时大举进攻,定可一战成功。可惜各路诸侯鼠目寸光、不思进取,盟主袁绍也志大才疏,迟迟不愿下令各部追击。无奈之下,曹操率领自己的数千人马西进,向裹挟着皇帝百官的董卓大军追踪而去。最终,曹操在荥阳遭遇董军大将徐荣的伏击,死伤惨重,自己也险些被俘。
虽然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失败了,但他作为东汉王朝昔日的典军校尉,世受皇恩的官宦子弟,在朝廷危在旦夕,皇帝遭权臣劫持的时刻,能够不顾安危救援,这本身就难能可贵,与那些徘徊观望、贪生怕死的同僚们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战之后,曹操的声望大涨,其到扬州丹阳郡募兵,立即得到扬州刺史陈温和丹阳太守周昕的大力支持,使其组建起了征伐天下的骨干力量。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东汉末年的一次重要事件,虽然最终未能彻底推翻董卓的统治,但它标志着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挑战,也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