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3章 肺痈
肺痈,一种古人视为凶险的病症,犹如烈火焚烧肺腑,痛苦难耐。在繁华的京城,有一位名叫秦朗的青年书生,不幸患上了此病。他的好友,名医柳青,得知此事后,立即赶往秦朗家中。
秦朗虚弱地躺在榻上,面色苍白如纸,咳嗽声连连,每一次咳出的痰液都带着血丝。柳青见状,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担忧。
“秦朗,你这病状如何?”柳青问,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秦朗微微一笑,尽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柳兄,我已无大碍,只是这肺痈顽固,一时难以治愈。”
柳青摇了摇头,取出药箱,开始为秦朗把脉。“肺热痰瘀,毒气入肺,非寻常草药所能解。我有一方,但药材难得,需去南疆寻找。”
秦朗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柳兄,我命在你手,何惧千里之遥?”
柳青叹了口气,点头应允,随即踏上了南疆寻药之路。
月余后,柳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南疆深山中找到了所需的药材。然而,当他返回京城时,却发现秦朗的病情更加严重,几乎到了生死边缘。
“秦朗,我回来了!”柳青急切地喊道,手中握着那珍贵的药材。
秦朗勉强睁开眼,看着柳青疲惫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柳兄,你辛苦了。”
柳青没有多言,立刻煎制药汤,亲自喂秦朗服下。然而,药效并不如预期,秦朗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更加虚弱。
“这药为何无效?”柳青疑惑地望着手中的药渣,心中满是困惑。
就在这时,一位神秘的江湖郎中出现在秦朗的门前,他自称“草药师”,声称能治好秦朗的肺痈。
柳青初时不信,但看到秦朗日益衰弱的身体,他决定试一试。草药师拿出一株奇特的草药,放入药锅中熬煮,那草药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似乎有神奇的力量。
秦朗服下草药师的药汤后,竟然奇迹般地止住了咳嗽,面色也略有好转。草药师告诉柳青:“此药名为‘青灵草’,专治肺疾,只是采摘不易,需在月圆之夜,于雪山之巅找到。”
柳青感激不尽,立誓要找到这青灵草。他再次踏上旅程,历经严寒,终于在月圆之夜,在雪山之巅找到了青灵草。
回到京城,柳青再次为秦朗煎药,这次,药效显著,秦朗的病情一天天好转,直至完全康复。
秦朗痊愈后,邀请柳青和草药师共饮庆功酒。三人围炉而坐,秦朗感慨万分:“柳兄,草药师,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恩情。”
柳青和草药师相视一笑,举杯共饮。他们并非为了荣誉,而是为了那份医者的仁心,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酒香弥漫,月色洒在两人的肩头,静谧的夜晚,只有杯盏轻碰的清脆声回荡。
“老友,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初次相遇吗?”曹药师放下酒杯,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
“当然记得,那日你身披草药,手执锄头,从山间小径走来,满身泥土,却眼神明亮。”柳青微笑回应,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那时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山野草药师,你却是京城名医,名声在外。”曹药师微微摇头,感慨万分。
“名医?那只是虚名罢了,真正让我骄傲的是能与你一同钻研医术,救死扶伤。”柳青淡然一笑,目光坚定。
“说起来,那次我们救治的那个重病少年,你还记得吗?”曹药师提起往事,眼神中满是欣慰。
“怎能忘记,那是我们首次联手,用你的草药与我的医术,挽救了一条生命。”柳青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他后来成为了朝廷的大臣,还特意派人来感谢我们,但我们并未接受任何赏赐,只希望他能铭记医者的仁心。”曹药师感叹道。
“正是如此,我们的医术是为了救治病人,而非追求名利。”柳青深以为然,再次举杯,二人再次共饮。
突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衣衫褴褛的青年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面色苍白,满身是汗。
“两位大夫,救命啊!我娘病重,求你们救救她!”青年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柳青和草药师对视一眼,立刻起身,草药师拿起药箱,柳青则翻出医书,二人一前一后,跟随青年赶往他的家。
村庄的夜晚,灯火稀疏,唯有他们三人,疾步如飞。到了青年家中,只见一位妇人躺在床上,气息微弱,面如土色。
草药师迅速查看病情,柳青则在一旁记录,二人默契十足,仿佛已经预演过无数次。草药师从药箱中取出草药,柳青则根据病情调配药方,一时间,屋内药香四溢。
经过一夜的忙碌,妇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天边泛起鱼肚白,柳青和草药师疲惫不堪,但看到妇人渐渐恢复的面色,他们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两位大夫,你们是神医啊!我娘的命是你们救回来的,我该怎样报答你们?”青年感激涕零。
“无需报答,这是我们医者应尽的职责。”柳青轻轻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草药师则拿出一些草药,教青年如何照顾他的母亲。
“记住,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曹药师语重心长地说。
回到家中,柳青和草药师再次举杯共饮,这次,他们是为了那位被他们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妇人,也是为了他们共同的信念。
岁月流转,柳青和草药师的故事在乡间流传,他们的医术和仁心,如同明灯,照亮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求名利,只愿医术能够普济众生,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如同那杯酒,醇厚而深沉,温暖着每一个寒冷的夜晚。
从此,柳青和草药师成为京城闻名的医者,他们的医术和仁心被世人传颂。而秦朗,因病痛的洗礼,更加珍惜生命,勤奋读书,最终高中状元,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这个故事,便在京城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让人们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医者的伟大,以及友情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