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黑道千金的双面人生 > 第18章 曹老大的发迹史

第18章 曹老大的发迹史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谭威和孙玉茹跟随着车队来到泰平东里帝豪苑小区,这就是曹敏生前的家。二人跟随着张氏走进别墅的客厅,一位保姆端来几杯茶摆在茶几上。孙顺海和两个保镖走上前来对张氏说道:“大嫂,没什么我就先回去了。”张氏点了点头,孙顺海等人走出别墅驾车离去。

    其实孙顺海在麒麟路烧纸结束之后就想离开了,得知警察来调查曹敏的死因,生怕张氏话多暴露了团伙更多的罪行,又不敢直接冒犯张氏,于是才一路跟到张氏家中,走时打了招呼,言外之意是告诉张氏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乱说。

    这个张氏并没有什么来头,早年和曹敏是同村,后来两人结了婚,她便做起了家庭主妇,其实她虽然知道曹敏及其手下的一些犯罪行径,但她从来没有直接参与过,也不过问。两人育有一子,名叫曹天宇,富二代该有的恶习他都有,在学校也是出了名的小霸王。后文在一一揭露曹敏、孙顺海团伙罪行的时候,会详细提到这个少年。

    张氏的眼睛有些红肿,可想而知丈夫死去这几日,她是以泪洗面。听着她的诉说,缓缓揭开了曹敏的发迹史… …

    曹敏出生在奉宁市昱连县大金乡瓦盖村,瓦盖村靠海,是个小渔村。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打渔,然后拿到集市去卖,勉强维持生计。在那个困难年代,米面才是王道,人们并不懂得享用“海鲜”。只有穷人才吃海里的东西。可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起来以后,平常百姓家但凡经济条件好一些的,都开始学着享用山珍海味,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海鲜成为了奢侈品。

    曹敏虽然年纪小,但是脑子十分活络,他找到一条致富路,那就是养王八。思想落后的村民们都觉得他这是天方夜谭,奇形怪状相貌丑陋的东西养来何用?大米白面才是宝中宝。他没有听从村里老人的意见,和几个伙伴出海捕捞王八,然后拿到镇上去卖,初见成效。

    后来在捕捞王八的同时,还捞到许多海参、螃蟹和皮皮虾等。曹敏就把这些鱼虾蟹分门别类,按不同价格卖给镇上的人,没想到非常受欢迎,任何种类的海鲜都有人买。就这样,他赚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小桶金。其他村民看他卖甲鱼卖海鲜尝到了甜头,于是也开始逐渐认同曹敏的做法。曹敏号召各家各户修建鱼塘,将海里打捞上来的甲鱼和其他虾蟹放在鱼塘里养,这样就解决了冬季封海期无鱼可售的困境。村里的老人眼见着曹敏带动全村发家致富,于是在村长换届的时候推举他坐上了村长的位置。

    就这样,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他不仅仅是一村之长,还是全村的希望和榜样。瓦盖村也由原先的贫困村变为小康村。村里八成的百姓家里都养着鱼塘,村东头和村西头还各自开了一家海鲜馆。

    也就是那时候,村里为他张罗了媳妇,很快曹敏便和张氏完婚,还生了个儿子。

    直到1993年,瓦盖村常年打渔的那片海域被市里的一个名叫津连集团的开发商承包了。这简直是断了瓦盖村全村人的活路。作为村长,曹敏没有选择坐以待毙,他决定到上面去反映。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刚到市里就直接吃到了闭门羹。文化不多的他,并不知道反映情况要逐级上报,只是听村里人说打渔的海被市里的老板承包了,所以就直接跑到市里叫屈。

    曹敏有一个发小,名叫杜孝勇,在乡中心小学还没有成立之前,一直在村里临时搭建的小学里教孩子们写字读书。后来曹敏当了村长带着全村做起卖鱼的生意之后,杜孝勇就到村部去管账,这个人脑子非常聪明,也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一个。打渔的海被承包以后,他告诉曹敏先到乡里去反映,不行再去县里。

    结果曹敏却接二连三地被乡里和县里的领导干部踢起了皮球。他三番五次地上报,得到的说法几乎都是:以前那片海是因为没人管理,正所谓靠海吃海,因此才便宜了瓦盖村。现在有人管理了,并有老板愿意出钱租用,它理应归津连集团使用。

    曹敏一个小小的村长,没有人去理会他。更何况村长一职的形成只是村民自发行为,并没有正式的国家编制。不过他就是在这一时期认识了孙顺海。1993年刚满20岁的孙顺海通过家里的关系给他在昱连县找了个办事员的职位。曹敏多次去县里反映,县长不接见,其他领导就安排小小的办事员去做挡箭牌,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便熟悉起来。曹敏只比孙顺海大五岁,也算是同龄人,每次曹到县里吃了闭门羹,都会找孙抱怨,而孙则是一味顺着曹说话,背地里说着县里干部的不是,让曹不要太伤心。久而久之,两人从“认识”变为了“朋友”。孙顺海也会把在机关单位工作不顺心的事向曹敏倾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