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 第1068章 小错要重罚,大错讲人情

第1068章 小错要重罚,大错讲人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宜春宫。

    陈庆步履匆匆,沿着幽深的走廊一路疾行。

    沿途所遇的仆从侍婢纷纷停下脚步,恭敬地向他行礼。

    “殿下在书房吗?”

    陈庆向一位眼熟的侍女打听道。

    “回禀侯爷,殿下在待客。”

    侍女知道他地位超然,一板一眼地回答。

    “待客?”

    陈庆遥望着即将落山的夕阳,猜测这位客人的身份。

    该不会……

    “殿下,老臣以死相谏,求您收回成命!”

    蒙毅的呜呼悲号声从前方传来,陈庆禁不住被逗得发笑。

    老登又嚎上了!

    始皇帝在位的时候,你有事没事就哭秦庭。

    扶苏要登基了,你还是哭秦庭。

    合着这张老脸就是你百试百灵的万能良药是吧?

    没完啦!

    扶苏劝慰过后,蒙毅仍然躬身不起。

    “自先孝公以来,秦国师申商(申不害和商鞅的合称,申不害曾在韩国为相,是战国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之法,行韩非之说。”

    “事断于法,古今一辙。”

    “秦律集诸夏变法之大成,乃历代先辈呕心沥血之作。”

    “无它不足以富国,不足以强兵,更谈何横扫六国?”

    “殿下要废秦律,莫过于自废手足。”

    “律宽,民必慢。民慢,则盗贼蜂拥而起。”

    “法仁,军必骄。军骄,则政令阻塞藐视上意。”

    蒙毅显然是有备而来,长篇大论一套接一套。

    扶苏无奈地叹了口气:“蒙上卿,本宫明白你的心意。”

    蒙毅缓缓摇头:“殿下,您不明白。”

    “百姓之劳扰,不过纤芥之疾。”

    “妄改秦律,伤的可是社稷国本!”

    “民生藓疾之患与江山百世安危,孰轻孰重殿下您还不知晓吗?”

    扶苏实在拗不过他,叹息着不知该如何辩驳。

    这时候,一个人影趴在门边偷偷给他打眼色。

    “先……”

    扶苏差点叫出声,在陈庆的眼神示意下又及时刹住了话头。

    ‘让老登说嘛。’

    ‘殿下您尽管听着就是。’

    陈庆先竖起手指在唇间,然后往下压手,示意他不用出声静观其变。

    “蒙上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先说完吧。”

    扶苏听取了他的建议,平淡地说道。

    “诺。”

    蒙毅虽然略感疑惑,奈何心思纷乱,躬着身体继续阐述自己的见解。

    “嗯。”

    “嗯。”

    “原来如此。”

    扶苏时不时应一声,心中好奇陈庆到底想干什么。

    时间不长,蒙毅的身体就开始摇晃。

    他年迈体弱,一直保持半弯着腰的姿势,很快就支撑不住。

    “殿下,您听进去了没有?”

    蒙毅借机抬头,挺直腰舒了口气。

    “蒙上卿,您继续说。”

    扶苏轻轻点头。

    “诺。”

    蒙毅再次躬身作揖,费力地整理思绪后,滔滔不绝地论述更改秦律的害处。

    陈庆注意到他的官袍都开始一颤一颤的,差点笑出了声。

    蒙毅突然刹住话头,做出回头的姿势。

    笃笃。

    陈庆马上收敛笑意,敲了两下门。

    “蒙尚书果然乃国之干才,一番金玉良言振聋发聩,令本侯茅塞顿开。”

    蒙毅阴沉着脸喝道:“雷侯,你怎么在这里?”

    陈庆迈步进门,不慌不忙地说:“本侯来拜见太子殿下,但因为蒙尚书早来一步,故此未敢搅扰。”

    “你……”

    蒙毅刚要上前斥责对方,忽然脚下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上。

    扶苏赶忙伸手搀扶,却被陈庆叫住:“殿下勿急。”

    “蒙尚书不过是站得久了腰酸腿麻,连纤芥之疾都称不上。”

    “您可是大秦储君,哪怕伤了一根头发都是动摇国本。”

    “孰轻孰重,难道您不知晓吗?”

    “让他熬一熬,自己会好的。”

    扶苏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差点忍不住笑出来。

    蒙毅则是勃然大怒:“雷侯行那小人举止,窃听老夫与殿下商议国事,不觉得羞耻吗?”

    陈庆理直气壮地说:“有何羞耻?”

    “蒙上卿四处诋毁本侯,说我是朝堂奸佞,国之大贼,本侯尚不觉羞耻。”

    “区区小人之举,更无从挂心。”

    蒙毅气急败坏:“雷侯,秦国百年国法,岂能因你一人而改!”

    “陛下自有圣裁,你多珍重吧!”

    说完他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留下一道怒哼声远远地传来。

    扶苏长长地叹了口气:“蒙上卿乃刑部尚书,本宫知道他一定会反对修改秦律。”

    陈庆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拿起果盘里的水果啃着解渴。

    “不止蒙毅老登一人吧?”

    “微臣猜测满朝文武赞同者寥寥无几。”

    “殿下,你也快成国贼喽!”

    扶苏哭笑不得:“先生可有妙计能解此局?”

    陈庆摇了摇头:“解不了。”

    “但百姓会给我们答案。”

    扶苏迅速在他对面坐下:“此言何解?”

    陈庆一边吃着水果,一边耐心地说道:“秦律号称‘万事管制,皆有法式’,但微臣与殿下整理律令条文时,发现它未曾落于纸面的一个特点——小错要重罚,大错讲人情。”

    “弃妻不书,赀二甲。”

    “夫妻和离未去官府录入文书,要罚二甲。”

    “黔首小民去官府里走一遭,让文书舞动文笔,不掏几个润笔钱可能吗?”

    “他情知如此,所以想省下点钱,民不举官不究。”

    “偏巧运气不好,被官府查到了。”

    “好嘛,罚二甲,约莫两千六百多钱!”

    “大致相当于二十亩地的产出,一个壮丁得两年不吃不喝不纳税才能攒得出来。”

    “交不出罚款怎么办?以役抵债呗。”

    “官府服役每日可抵八钱,这还是不管饭的情况下。”

    “因为少了这一张和离文书,他得服役近一年!”

    “殿下觉得合理吗?”

    扶苏重重地叹了口气:“所以本宫要宽严刑,缓峻法。”

    陈庆又接着说道:“秦律中又有:或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可论?赀三旬。”

    “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

    “村庄邻里邻居的,谁还没个缺盐少醋的时候?”

    “采了邻居一把桑叶就要罚役三月,官府是否管得太严了?”

    “贼寇杀人掳掠,寻常百姓手无寸铁,哪个不怕?百步之内未能及时出手相助,又要罚二甲。”

    “这不都是小错重罚吗?”

    扶苏点了点头:“先生说得是。”

    陈庆呵呵一笑:“反观朝中的公卿勋贵就不一样了。”

    “秦律规定:诸侯之娶,三媵九凡。(三媵通常是正妻的妹妹、侄女等直系亲属,地位远高于妾,在正妻过世后可以扶正。九凡相当于陪嫁丫鬟,律法规定妾不可以乱正,地位十分低下。)”

    “除你我这般洁身自好之人,哪个遵守了?”

    “不都是妻妾满室,美姬如云嘛!”

    “法不责众,朝廷要用士,自然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扶苏叹息着说不出话来。

    刑不上大夫由来已久,哪是说改就能改的。

    “再者……”

    陈庆微笑着说:“我夫人自作主张,指使手下擅自开矿、经营盐业。”

    “微臣心中惴惴,一直怕引来同僚攻讦。”

    “可左等右等,迟迟不见弹劾的奏章。”

    “后来忽然有一日微臣就明白了。”

    “雷侯府上开采矿藏,插手盐业是冒犯国法,那蒙家私下与域外通商犯不犯法?”

    “宁腾在京畿侵吞农田犯不犯法?”

    “李斯任宰相的时候,不也扶持过巴程氏经营铁业嘛!”

    “大家都要吃饭,养活一大家老老小小。砸了我的饭碗,他们的财路也未必能保得住。”

    “这就是人情世故啊!”

    扶苏羞愧地抬不起头:“上行下效,国法因此而败坏。”

    陈庆笑着反驳道:“殿下你可真说错了,上行可以,下效绝不可能。”

    “士人大夫和黔首百姓能一样嘛!”

    “朝中公卿无论涉足哪一门产业,每年不赚个十万八万贯,那就相当于白忙活了。”

    “即使受人攻讦,无非也就罚俸、削爵。就这样还叫苦连天,抱怨皇家刻薄寡恩呢。”

    “而黔首百姓哪怕支起摊子做个糊口的小生意,被巡街的衙役发现纰漏,轻则被罚个倾家荡产,重则身陷囹圄。”

    “不如此,不足以彰显官府生杀予夺的威严。”

    “不如此,不足以区分士民高低贵贱之别。”

    “按照蒙尚书的说法,这都是纤芥之疾,百姓受得起的。”

    陈庆在最后阴阳了老登一把。

    扶苏的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长叹道:“何故如此……”

    陈庆杀人诛心地说:“殿下,微臣的同僚,包括各地郡县的官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见不得百姓好的。”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

    “不把百姓踩在脚下,如何能显得他们地位高崇?”

    “不让百姓嗷嗷叫苦,如何能显得出他们惬意快活?”

    “呵,大秦就是败坏在这些人手中!”

    扶苏坚定地说:“所以秦律一定要改。”

    “本宫不能置天下万万千千的百姓于不顾,仅听信公卿士人的一家之言。”

    陈庆提醒道:“殿下,你想清楚了吗?”

    “所谓天下悠悠众口,无非是士人之口。”

    “百姓无论如何夸赞您,很快就会被岁月磨灭。”

    “而士人的口诛笔伐,却可以传承千年万载。”

    “到时候……”

    “在后人眼中,你可能不是什么明君、圣君,而是残暴不仁的无道昏君。”

    扶苏轻蔑地笑了笑,指着自己的胸膛:“明君又如何,昏君又如何?”

    “本宫只求无愧于心。”

    陈庆开怀大笑,指着自己说:“佞臣配昏君,咱们两个还真是绝配呀!”

    扶苏重燃斗志,“先生,父皇说报纸上的文章一旦发布,定然四方动荡。”

    “事有不妙时,可派人假扮桥松,将其绳之以法以正视听。”

    陈庆双目一亮,接下来的话完全听不进去了。

    始皇帝甘愿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要让扶苏放手一搏,可见他的身体状况当真不妙。

    现在尝试还有挽回的机会,等扶苏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时候,谁能替他力挽狂澜?

    “可惜父皇……”

    扶苏啰嗦了一通后,面露忧愁之色。

    陈庆更加确认了他的猜测,安慰道:“汤谷四季如春,温暖湿润。陛下去休养一冬,明年归来时必然龙精虎猛。”

    “殿下务必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下监国的时候该做些什么。”

    扶苏的脸色很快恢复了正常,说说笑笑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他招呼对方进了书房,想借着桥松这个马甲失效之前,再发几篇直抒胸臆的文章。

    ——

    夜幕降临。

    蒙毅的双目炯炯放光,犹如两朵火苗在跳动。

    “办报职权被陈庆夺去之时,老夫就知道要坏事。”

    “若非他在背后蛊惑,殿下怎会闯出这天大的祸事来!”

    “吾等世代享国朝俸禄,君恩深重,不可不报。”

    “明日尔等随老夫一起上奏,哪怕撞柱死谏,也要阻止陈庆祸乱朝纲!”

    宁腾、陶淳等人齐聚一堂,闻言不禁齐刷刷抬头。

    “蒙上卿,您可知晓陛下的心意?”

    “是呀,报纸已经发行天下了,陛下肯定知晓此事。未召您入宫商讨吗?”

    “陈庆此獠不足为惧,就怕……”

    蒙毅脸色变幻,未曾作答。

    他当然入宫求见过,可是陛下却避而不见。

    回想近日上朝时始皇帝的脸色黯淡,他心中有个不敢深思的揣测。

    一道耀眼的白光划破夜空,随后是轰隆一声巨响。

    厅堂内胆小的人吓了一跳,回头朝着狂风涌入的窗户看去。

    蒙毅神色不悦,喝道:“慌什么,一场夜雨而已。”

    众人这才回过头,愁眉苦脸地继续低声商议。

    咸阳城的街道上,影影绰绰的人影先后离开家门,四下观望后,朝着宜春宫的方向快速奔去。

    也不知道是自发还是提前商议过,每条街道上都有几十上百人借着风雨和夜色掩护,朝着同一个方向快速汇聚。

    雷声阵阵,大雨瓢泼,连更夫都躲在屋檐下不肯出来。

    一时三刻内,竟然无人发现这不寻常的动静。

    陈庆收到嬴诗曼的催促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有一名浑身湿漉漉的侍卫跑了进来。

    “殿下,有乱民无故在宫门前聚集,意图不轨。”

    扶苏愣了下,声音清脆地说:“大概受了什么冤屈……”

    话音未落,侍卫急切地喊道:“殿下,绝不是来伸冤的!”

    “末将前来禀奏的时候,宫外已汇聚了五六百之众。”

    “雨中还有乱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总数绝不下千人!”

    “请您立刻凭虎符调兵,并传信卫戍军,否则为时晚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