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过渡时期
秦朝所创立的君主专制政体,在秦始皇那里仅仅是对强人领导的服从。而这位中国的恺撒大帝,他的儿子和继任者却是一位软弱无能的小青年。混乱无序的三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在一次全国性的叛乱中,他被迫自杀了。国家重又回到了糟糕透顶的无政府状态,军队首领乘机抢夺地盘。
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很乐意比较这场权力之争中两位主要首领的个性。一位是项羽,此人是个鲁莽的大力士,带有老一辈军人的做派;另一位是刘邦,典型的中国政客,老谋深算,机敏过人,同样也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冒险家。历史学家给他留下了一幅浓墨重彩的肖像:“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1]最后一项是未来大富大贵的明显标志。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我们被告知,他总是在一位老店主“王媪”的家里饮酒,要么是因为慷慨大方,要么是为了自我夸耀,他总是支付高于标准价格的酒钱,尽管实际上总是赊账。有一件事倒是真的,有一天,当刘邦醉醺醺地倒头便睡的时候,王媪认为自己看到了一条龙在他的头顶上盘旋。这是一个吉兆,表明大运就摆在他的面前。打这之后,王媪就比从前更加乐意让他赊酒账了。
早年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农夫生活,在乡里担任了小小的亭长。在他人生经历的这个节骨眼上,他的传记作者拿出了一些关于他的逸闻趣事,让我们大呼过瘾。有一次,地方长官要求他孝敬一千钱作为“贺礼”,他凭着赤裸裸的厚颜无耻摆脱掉了,愣是分文没给。秦帝国的崩溃,为那些想要发财致富的冒险家提供了一个天赐良机。刘邦以颇为原始的方式组织了一班人马,以此开始了他的冒险生涯。一天,当他受命护送一队囚犯的时候,他想到,倒不如索性砸碎他们的锁链,自己来当他们的头儿。他“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并在自己的本省江苏划出了一块封地。公元前207年,他向着皇帝所在的行省陕西进军,他因为自己的仁爱而赢得了民心。刘邦的竞争对手项羽,紧随其后占领了陕西,把这一地区变成了一片废墟。项羽把刘邦的老父亲给逮了起来,威胁他的竞争对手:如果他不投降,就把老头子给活烹了。刘邦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吓倒的人,对这个可怕的威胁,他用再温和不过的口气回答道:“想当年我与项羽那厮一起在怀王帐下效命,相约为兄弟,我老爸就是他老爸,如果他一定要把老头子给活煮了的话,最好分一碗汤给我尝尝。”[2]项羽被这样的沉着镇定给吓住了,立马把俘虏给放了。
没多久,刘邦的奸诈狡猾就把对手逼上了绝路。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交战地点在淮河岸边(公元前202年),项羽表演了他的神勇,他领着自己的骑兵,一次又一次横穿敌阵,亲手杀死了刘邦的一位副将,直到最后,他负伤十余处,发现周围全是势不可当的强敌。在追兵当中,项羽认出了从前军中的一位老战友,于是对他喊道:“听说汉王以千金和万户侯买我这颗人头,我就给你做个人情吧。”[3]说完,他拔剑自刎。
刘邦再也没有别的对手了,这位军事冒险家就这样成了皇帝!凭借意料之外的时来运转,这位农夫的儿子攫取了秦国37代君王的劳动成果,正是在最后,秦始皇为了他的利益而创立了中国的独裁制度。不到5年的时间,这位幸运的冒险家,就意外地成了那些狂妄自大的诸侯漫长世系的继承人,成了一位天才人物的受益者,而正是这位天才,创建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和一个统一的中国。然而,他的统治的开端,依然是谨慎的,甚至是艰难的。他不得不拿出大片的封地和王位来犒赏其他的condottieri(意大利语:雇佣兵),是他们帮助他登上了皇位————这显然是为了讨他们的欢心而恢复被秦始皇废除的旧的封建制度。然而,他玩起了一手予、一手取的把戏:他利用微不足道的借口,调动他被迫分封的地方王侯,就好像他们只不过是地方长官一样。他一个接一个地把他们逼反,然后再把他们除掉。到最后,这些新兴的汉代诸侯全都被驯服,被剥夺了管理权,沦为纯粹的宫廷贵族,再也不会妨碍皇帝的绝对权力了。
刘邦是幸运的,成了一个最幸运的王朝的创立者————他的世代子孙将这个帝国维持了400年。在王朝开始的时候,没有比他的权力更可疑、更不稳定的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他这里世袭来的权力终于变得再可靠不过了。他的家系————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一直统治着这个帝国,在中国人的命运中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他们依然自豪地把自己称为“汉人”。
同时,这位王朝的奠基者又是一位最不为自己的幸运所陶醉的人。在他的权力处于巅峰的时候,他从没忘记自己的卑微出身:“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只有在家乡(今江苏)那些卑微的百姓当中,他才真正感到快乐,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很喜欢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光。然而,他不得不离开他们,住到他的新家————首都长安城(今陕西西安)里,那是帝国真正的心脏。离开故乡之前,他大摆盛宴,“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临去,皇帝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就像跟故乡的父老们在一起一样,刘邦也乐于跟将士们打成一片,他们彼此趣味相投。虽然他没有像前任秦始皇那样系统性地迫害儒家士子,但他也非常瞧不起这些人,对他们冷嘲热讽,百般刁难。那些用《诗经》和《书经》[4]中的古文辞章塞满他的耳朵的人,总是自讨没趣,遭到斥骂:“老子马背上打天下,读这些诗书有甚鸟用。”[5]的确,对帝国的军事控制丝毫松懈不得。公元前200年,皇帝本人遇上了一件倒霉事:在平城(今山西北部)附近的一块高地上被匈奴人包围,他跟大部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了整整7天,粮尽草绝。最后,他玩了一个花招,让人把一位中原美人的肖像送给了匈奴王,这样才得以逃出重围。两年之后,他只好把自己后宫里的一位美女送给了那位蛮族首领,诗人们从未停止过为这位被迫下嫁给“北方蛮鸟”的可怜“中国鹧鸪”的悲惨命运而哀歌叹惋。
刘邦对所有知识分子都表现出普遍的蔑视,这当中也包括医生。他忍受着战伤,拒绝接受医生的帮助。公元前195年,刘邦在长安城去世,年仅52岁。
这位汉王朝的奠基人把皇位传给了他的一个儿子,对于行使权力来说这个孩子还太小,于是行使权力的任务就由孩子的妈妈————吕后————承担了起来。这个女人精力过人,从前,她的忠告帮助刘邦巩固了自己的胜利,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她不得不与一位比自己更年轻、在刘邦的晚年深得宠幸的妃子展开竞争。几乎在皇帝去世之前,她就对竞争对手采取了骇人听闻的报复。她让人砍去了她的手足,烧掉了她的耳朵,挖出了她的眼睛,在让她吃了哑药之后,把她投入了皇宫的猪圈里,让她作为“人彘”以垃圾为食。这位中国的阿格里庇娜[6]有更多的理由为另一位皇子的存在而焦虑,这就是已故皇帝的第三位妃子所生的儿子。在一次宴会上,吕后为他准备好了一次不列塔尼库斯[7]那样的死亡。然而,年轻的皇帝对这次针对自己异母兄弟的阴谋毫不知情,他第一个把手伸向了那个毒酒杯,吕后迫不得已从座位上跳了起来,打翻了那杯致命的毒酒。不消说,受害者在奇迹般的逃过一死之后,便赶紧离开了这个危险的家庭。
吕后利用自己的权威,把自己的族人安插在所有关键位置上,但她去世之后,在一场新的宫廷戏剧中,他们全都被皇子们给残杀了(公元前180年)。
尽管有这些动乱,但汉王朝平常却呈现出更大的权威,可以说是“正统”。它最早的几位统治者,除了刘邦之外,多半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然而,像卡佩王朝[8]最早的几位国王一样,他们不仅有耐性的优势,而且还有另外一个优势,他们是奠定那个时代道德和宗教体系基础的那些原则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最有名的是汉文帝(前180——前157),言谈举止像一位儒家学者,嘴上念叨着的,总是“高皇的圣明”和“天地之大德”,是祖先的崇拜和农业的重要,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9]儒家文士所设计的家长政体,回到了神话时代的缥缈幻想中。
道德言说并非没有意义。这些话的反复言说,显示了皇帝专制主义————由秦始皇创立、被刘邦维持的残酷专制政治————正在赢得文人学士的支持。他们的忠诚,从传统主义者的观点支持了这个政体,因为它越过了那刀光剑影的数百年时光,把自己跟“黄金时代”的先圣前贤们联结了起来。
【注释】
[1]《史记·高祖本纪》卷八。本章引文除注明者外均出自《高祖本纪》,后面不再一一标出。
[2]《史记·项羽本纪》卷七:“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3]《史记·项羽本纪》卷七:“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4]原注:《诗经》和《书经》是孔子传授的两本书。《书经》是一部古代历史的传说和记事集,年代从最早的圣王直到周代。据说,现存文本当中有很多是伪造的。
[5]《史记·陆贾传》卷九十七:“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6]阿格里庇娜(agrippina),罗马暴君尼禄的母亲,后被尼禄杀死。
[7]不列塔尼库斯(britannicus),尼禄的弟弟,被尼禄用药酒毒死。
[8]卡佩王朝(987——1328),由休·卡佩所建立的法兰西王朝。
[9]《史记·孝文本纪》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