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长宁恩仇录 > 第43章 谁是猎物

第43章 谁是猎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陛下容草民呈禀,草民因科举一事被人追杀,不得以携家眷逃亡。如今幸蒙天恩,得以面见陛下,草民若今日能将冤屈说个明白,此生死而无憾了。”何青衣跪在地上,重重的将头扣在了地上,坚定的朗声说道。

    闻听何青衣此言,大殿内不少与王哲源一派不对付的大臣暗自交换了眼神。

    “你既说有冤屈,那朕就让你说个明白。”

    “是。草民自幼苦读,多年不曾高中,今年科举前,草民一度心灰意冷、自暴自弃。长宁长公主奉旨主考,见草民意图放弃科举,不忍草民多年苦读埋没,特前来劝解。但没想到草民科举虽然上榜,但却被质疑是长公主殿下徇私。草民经年苦读,自以为是治世之才,可不想所写策略不被陛下和诸位大人所认同,草民无以再辩。但这是草民能力不足而绝非长公主舞弊之故,陛下与诸位试想,长公主若要提拔自己的人,为何要选一无家室背景二无治世之力的草民呢?就算长公主因草民毫无背景而想借机掌控草民,为何不干脆用更好的策论来换下草民的试卷?陛下慧眼如炬、明察秋毫,这种伎俩又怎能瞒过陛下,这难道不是为了构陷长公主故意留下的破绽?”何青衣一口气说完,不卑不亢,逻辑清晰。

    “她……她一介女子,又是十几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周全的计谋,保不齐她自己没想到这一层罢了……”王哲源派的一位大人上前说道,他脸上满是不屑和轻视。

    只是此人说话时没有看到王哲源慌张的脸色。科举舞弊一事,其中隐情只有王哲源与李同堰二人知道,其余人只知李清月勾结何青衣,而不知何青衣与王斌试卷调换一事,此时还在理直气壮的与何青衣辩白。

    而王哲源心中的不安愈加强烈,此事发生至今,李清月一言不发的被禁足,他们自以为是网住困兽的猎人,每一步都胜券在握,而李清月不过是个年幼无知的女孩子,王哲源也在心底觉得李同堰小题大做,一个没有生母的公主又能翻出什么花样呢?可如今的局势,李清月似乎早已在暗处埋下了一张更大的网,看着他们沾沾自喜,悄无声息的收网,就如同给猎物喝下迷魂汤,在猎物沉溺在幻觉中时,一网打尽。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已经为时晚矣。王哲源想到此处,不由得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李清月,李清月察觉目光,朝王哲源处看来,微笑着点头示意,本就清绝冷冽的美人脸上有带了几分少女的稚气和娇憨。王哲源背后一凉,对方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却有如此心智和城府,王哲源心中大叫轻敌,可为时已晚。

    “除非何青衣的卷子已然被人掉包,否则榜上又怎会有一那么张平庸无奇的卷子呢?长公主虽主考,可阅卷判卷有几位老大人一起,若说想做手脚,盘桓官场多年的大臣比毫无根据又刚刚回京的长公主方便的多吧?”一直站在人群中观望的魏临瑾开口说道。

    声音传来,不少人回头去看说话的人。李清月也随着人群看去,是京兆尹魏时源的侄子,大理寺少卿魏临瑾。此人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面庞棱角分明,眉眼深邃,俊美间却多了几丝阴柔之气。李清月对此人有些印象,是魏时源大哥的私生子,近年方才接回魏家,本不受重视,却凭借一己之力科举入仕,不过几年光景就官至四品,也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他与魏家不睦,魏时源是坚定不移的帝派,可魏时源却是太后的人。李清月没想到此时他会开口为自己说话,要知道此人外祖是商贾出身,在民间长大,学到极重利益、满腹算计,为官也是无利不起早,捞不到好处的事他绝对不做,李清月一时琢磨不出他的用意。

    李同屹闻言思索片刻,道。

    “来人,把今年所有的卷子取来。”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此事只怕有大反转。众人一时间心思各异,有不明情由隔岸观火的,有看不惯王哲源等人得意幸灾乐祸的,也有如王哲源这种坐立难安的,素日与他交好的几人此时也从王哲源的反应中悟出了情况有异,心中也不由得担忧起来。

    不多时,大学士苏增和赵盛全带着卷子回到了紫宸宫。满满三托盘的卷子被放在地上。赵盛全行礼后走到李同屹身旁,目光却微不可察的在空中和李清月交换。

    “陛下,今年科举所有的试卷均在此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