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太阳图腾的伏羲十六卦
听了胖子这段话,小牛目光变得深远,仿佛在回忆着古老的传承:“你说的没错。但这只是开始,处理好的爪子会被铸造成符牌形状,之后,还得将其埋在龙楼塔下,那可是风水绝佳之地,据说能汇集天地之气。而且,埋藏的深度要达到百米之下,这样才能充分汲取地脉中的灵气,这个过程,足足需要八百天。八百天的等待,让这摸金符不仅成为我们摸金校尉的身份象征,更是我们与大地签订契约的证明,它能保佑我们在这幽冥之地穿梭,逢凶化吉。”
胖子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神色,他虽然能对上摸金校尉间的切口,可拿不出摸金符。
第二天,随着第一缕晨曦划破天际,金色的阳光逐渐铺满了辽阔无垠的沙漠,车队在晨光中再次启程。
引擎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沙丘在车轮下翻滚,留下一道道蜿蜒的轨迹。
沙漠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时而狂风大作,时而平静如镜。
宋珍和杰瑞坐在领头的越野车里,凭借着地图、罗盘以及对古老传说的了解,小心翼翼地在沙海中穿梭。
沙漠的浩瀚与荒凉让人感到既渺小又敬畏。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当太阳升至头顶,正午的阳光几乎将一切都晒得发烫时,杰瑞突然指着远方的一个轮廓,喊道:“看那边!”
在一片沙丘的尽头,隐约显现出一些排列整齐的柱状结构,它们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如同指向天空的古老手指,正是太阳墓地特有的标志。
车队缓缓靠近,眼前的景象渐渐清晰。
这些墓葬结构独特,中心为一个巨大的圆圈,周围环绕着数圈木柱,它们被沙漠的风沙侵蚀,却依然屹立不倒,仿佛是时间的守卫者。
每根木柱上都刻有太阳的图腾,见证了古楼兰文明对太阳的崇拜与敬畏。
姚问和小牛下车,脚步轻盈地走向最近的一根木柱,手轻轻触碰那粗糙的表面,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们一刀一凿留下的温度。
他们环顾四周,发现这些墓葬群落布局有序,每一处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故事。
“这里就是太阳图腾了。”宋珍的声音在旷野中回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下车之后,宋珍问道:“这里会有墓葬吗?木桩形成的太阳图案,感觉更像是祭祀的地方。”
“肯定有。”小牛肯定地回答,多年的探险经验告诉他,如此怪异的地方下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块区域不小。墓葬会在哪里?”
说完,她看向姚问。
姚问微微一笑,知道又要发挥他看风水的本领了。
他抬头望向天空,尽管烈日当空,没有星星可以指引,星辰龙脉风水诀派不上用处。
但作为一个擅长结合自然环境与古代风水学识的专家,他自有办法。
他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似乎在感受着大地的脉动和空气中飘荡的古老气息。
“风水之说,讲究龙、砂、水、穴、向,虽然现在是白天,但我们还可以利用日影、风向以及地形地貌来判断。”
姚问缓缓说道,他开始在沙地上踱步,观察着沙丘的走势、植被分布以及沙地上的微小痕迹,这些都是自然给出的线索。
“看,那边的沙丘形状独特,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怀抱之势,而风在这里似乎有所停留,形成了一片相对稳定的区域。”
他用手指向太阳图腾旁边,那里沙地的颜色似乎略显深沉,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人工雕琢的痕迹。
“古人建墓,往往会选择地势较高,又不失隐蔽的地方,以求得风水上的吉位,同时也要考虑水流与气候条件,确保墓葬的长久安宁。”
“说的很有道理。”胖子眺望那片沙地,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座隐藏于沙海之下的古墓。
为了看得更远一点,姚问站上了吉普车的顶部。
他的头部缓缓移动。
当目光沿着那些排列得异常整齐的柱状结构转了一圈之后,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落,这些木柱的影子在沙漠上拉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错综复杂的图案。
这并非随意的排列,而是有着深意的布局。
他意识到,刚才的判断有误,那片沙地并不重要。
“你们看,”姚问指向那些木柱,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这些柱状结构,它们的排列并不是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如果从高处俯瞰,你会发现,它们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十六卦图形。十六卦,据传说是上古时期伏羲所创,比我们熟知的八卦更为古老且复杂,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宇宙奥秘。”
胖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补充道:“对,十六卦,那可是比八卦还要早的占卜系统,但因为体系太过深奥,据说伏羲所创的十六卦图在周文王时代被认为泄露了太多天机,对人间秩序有所干扰,于是被周文王简化为了八卦,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十六卦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早已失传,只存在于少数古籍的只言片语中。”
众人闻言,皆是面露惊叹,他们纷纷爬上吉普车的车顶,环顾四周。
随着姚问的指引,大伙纷纷调整角度,尝试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这些木柱。
在光线与阴影的交织下,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柱子渐渐显露出它们隐藏的秩序,十六卦的形状渐渐清晰,每一根柱子的位置都恰到好处,达到了某种神秘的平衡与和谐,既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也融入了他们对生死轮回的哲学思考。
姚问继续解释道:“在这样一个远离中原文明的地方,能看到如此深奥的十六卦布局,说明古楼兰文明与外界的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泛和深入。他们不仅掌握了复杂的天文、地理知识,还将这些知识融入了建筑与宗教信仰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