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日常,随笔 > 笔记(10)

笔记(10)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明了社会结构的理论,把唯物史观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三个要素和两种关系。其“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了(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1就是说,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或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物质生产。不进行物质生产,人类就无法生存。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就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形成生产关系。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特定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形成“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法律、哲学、宗教、道德等上层建筑是在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发挥作用的。所以,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人类物质生产;三个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种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基本思想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了经典概括。接着,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第一,唯物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把实践引入认识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才能铲锄唯心主义得以滋生的土壤。唯心史观则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认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2仅局限在认识的领域中,用理论去批判理论,显然是错误的。

    第二,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3革命实践是历史的动力,是哲学和其他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可以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青年黑格尔派则把现实问题归结为宗教观念,认为改变观念就可以改变现实。早在1843~1844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就批判了这种观点。他尖锐地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第三,唯物史观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是人创造环境,“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即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一定的生产力总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要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可见,环境和人是相互作用的,环境通过人来改变,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唯心史观则不了解“实体”和“人的本质”等这些被“他们加以神化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即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4

    第四,唯物史观认为实践的主体是革命群众,革命群众是社会变革的物质因素。对社会要实行全面变革必须具备两个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反抗旧社会的革命群众,如果没有人民群众起来革命,就不会有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产生。如果脱离革命实践和实践的主体革命群众,“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2理论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谈。而唯心史观只看到英雄人物或领袖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显然是片面的。

    注

    内容来源于题以及教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