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过年
段长青回来探亲,也和宁海辉见了面,感谢他长期以来对自家的照顾。
同样,宁海辉和伍慈连也去赶集了,置办一些年货;当然也给岳父岳母家置办了年货,于28日送过去了。
今天是年29日,大家约好一起去赶集;父母感觉没什么买的,也就不去了。一是看看热闹,二是看看还需要什么补充的么。因为明天是年三十,也就除夕,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就很少出门,一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家里守岁。做生意的基本也不出来了,只有零星的小商小贩卖卖山货,土特产什么的。
大家吃完饭,一起坐上牛拉的板车,以每小时10多公里的速度向市场走去
一到市场就显得格外热闹,操着南腔北调的人蜂拥而至,赶大集,买年货。一罐腌辣椒,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一双老布鞋,连接起他乡与故乡;一声悠扬而绵延的吆喝,唤醒了我们深藏在骨子里的浓浓乡愁。
赶集,我们也知道,就是乡镇之间普遍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
我们乡地处湖南中西部腹地,为了激活“我们乡”农特产品自由贸易,两地党委政府以赶集的形式发展起边界贸易,每月阳历6日、16日和26日,两地群众就聚集到街头,买卖乡土农产品、商品。“逢六赶集”机制的建立,极大刺激了当地经济发展,给十里八乡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红利。
在我们乡,赶集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现象,更是一种传承多年的风俗。在超市和网购大行其道的今天,许多城市孩子已不知“赶集”为何物,不少曾经拥挤嘈杂的市场叫卖也已渐渐没落,但在我们乡,每月“逢六赶集”,尤其是腊月“赶年集”,依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村人可以不清楚日期,但哪天赶集一定不会忘记。逛大街,赶大集,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购销两旺的红火景象。集市上,商家摊位沿路而设,绵延数公里,叫卖声此起彼伏,床单、鞋帽、服饰等各种生活日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掺杂着绿豆、荞麦、大米制成的豆干、用米麦发酵加工的酱粉、印着十二生肖和各种花儿图案的年糕、高山无公害干菜、自酿的美酒等特色美食香飘四溢,让人垂涎;犁、耙、箢箕、锄头等农具也纷纷走出农家门,亮眼“上市”……
柴米油盐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如果起得早,你还能赶上当天最新上案板的土猪肉、最酥脆的大油条。不同的季节,你都能在集市上淘到最应季的好东西,春天的苦麻菜、山林里的蘑菇,夏天农家人自种的枣子、李子,秋天的板栗、冬天的腊肉,这些最原始、最纯正的味道里,蕴含着最浓人间烟火味,买、卖、聚,看人流如织,满目琳琅,好似一幅流动的民俗画。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感受乡土景致,传承文化习俗,让疲惫的身心得以安放。集市是一个小市场,记录了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变化。在一声声吆喝中,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扑面而来。
来赶一次集,就能把家里缺的物件置办齐全了;来赶一次集,感受家人朋友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的快乐;来赶一次集,品味独有的文化情怀。
岁月葱茏,乡情茂盛。乡镇大街,聚拢来是烟火,摊开去是人间。来檀林赶一趟集吧,在集市上走一走,看一看,逛一逛,用这浓浓的烟火气息,治愈漂泊的心灵,慰藉不舍的乡愁。
大家这看看,那看看,吃点小吃,买了点年货,大家高高兴兴往回赶了。
到家后,大家坐一起聊聊天,还不忘记打起了湖南特有的“字牌”。
随后大家热热闹闹吃完饭,宁海辉和伍慈连就回去了。
转眼就到了除夕,各家一家人们吃完年夜饭,就会围坐着吃点零食,聊聊家长里短,祈求明年风调雨顺。
到了正月,今天的人都会去逛商场、看电影;但在50年代,人们主要就是逛庙会,比如北京久负盛名的厂甸庙会,就是人山人海,唱戏的、踩高跷的、卖玩具的、卖糖葫芦的,北京的糖葫芦很长,有的竟然达到三尺长,哪个孩子如果能买一串长长的糖葫芦,别提多威风了!
但在50年代的段长青和刘香莲,宁海辉和伍慈连,也就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各家各户拜年,初二就会去岳父岳母拜年,后面就自由发挥,随处走动了。
这就是50年代的春节,因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匮乏,就显得春节更加可贵,人们也更喜欢过春节。
到了今天,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丰富,春节的吸引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不过,春节仍然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在这个阖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日子,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烦恼和不快都抛在脑后,跟家人一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