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渊源
譬如《春秋(楚)》、《楚纪》等历史书。
《春秋(楚)》是站在楚国的角度,由楚国史官记录并评价的周天子治下诸侯变迁史。
大的事件与前世基本一致,特别是关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描述,大差不差。
不同点在于,这是道法显世的世界,虽然还是那些人,但精彩程度与时间跨度,不可同日而语。
《楚纪》记录的是身为诸侯国的楚国,败亡于暴秦后,成仙的先祖们下凡,“拯救”了一些誓死不愿臣服的国民,由主世界迁入小世界,再立故楚国后,发展至今的历史。
国号命名故楚国,意在激励臣民,永不忘自身来历。
书上说,其他小世界中,还有故齐/燕/韩/赵/魏国,以及故周、故越、故吴国啥的。
至于没有故商国和故夏国,似乎是因为体系不同还是什么,有点说不清。
关于楚王变成楚皇,则是在主世界暴秦称帝后,为了表示气不馁、心不败,哪怕退居小世界,我大楚上下也要有在下一个劫数,与暴秦争个高下的勇气。
至于暴秦?后来自然成了故秦国。
书中还提到了主世界,主世界广袤无垠,唯有在主世界一统天下,国民才有机会享有大气运,帝王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人皇。
可悲可叹的是,一场上古天变,主世界再也不复过往。
至于书中含糊不清的上古天变是什么,易安就不了解了。
只知道,一场上古天变,主世界天倾地覆,推倒重来。原本约束各个小世界的故国臣民,不让再履主世界的禁令,也自然作废。
现在的主世界中,群雄并起,是个比春秋战国还要乱上无数倍的时代。
其中,重回主世界的暴秦,差不多被所有国家敌视防备。
大开眼界的易安表示,幼小的心灵大受震撼。
此外,还有《易》、《老子》等经典,以及《诗(经)》、《(楚)辞》、《诗词歌赋》等典籍。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诗词歌赋》。
如果说前面几个,还是先秦战国时代的典籍,后面这本合集一般的《诗词歌赋》,收集的就是主世界中,自先秦之后的经典名篇。
在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浓厚兴趣的同时,易安也不禁庆幸,没有去做文抄公。
这要被抓住一次,简直就是一辈子无法翻身的耻辱啊。
哦对了,截至目前还没人拆穿“天然居”酒楼的对联。
“也不知道这世界有没有‘清朝’,希望没有吧。毕竟仙佛真实存在,‘剃发易服’的政令不可能推动下去。否则的话,我还是有穿帮的风险。”
易安合拢书籍,陷入沉思。
细细想来,他能够在这个世界重生,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同于前世物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道法不存、仙神绝迹。在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着神仙妖怪,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力之大,以至能够道法显化。
看似犹如磁铁的双极,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又像是太极的两仪,或者说镜面的内外。
无论如何,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明显是两个世界存在着撇不清的渊源。
易安继续发散思维。
如果说,前世是物质占据绝对主导,似乎也并不绝对。
回顾前世,曾有媒体报道,有老太太看到亲人被压在车下,平时走路都不轻松的老太太,直接抬起超过一吨的汽车。而且有的人特别喜欢某个明星,少年时总幻想自己也长成那个样子,成年后就真的有了六七分相似。
所以,前世之中,意识显化于内也并非没有迹象。
既然人的潜能、人的长相,可以被人的意识影响。那么这种意识反作用于肉身的强度,最大会有多少?如何控制?如果可以显化于外,从而道法显世,大概率也会如此世一般吧?
上辈子话本小说中的想象,在这一世幻梦成真,道法显世。
不得不说,真好!
“话说,真是可惜了那年的仙缘,仙人咋就不低头看一眼呢?如果低头看一眼,先不管镇海王家族如何,是不是就能在仙人法眼之下,发现我这么一个小天才?”
可惜仙人高高在上,连镇海王都没有获得仙人天眼相觑,更何况是红尘中的小小易安。
仙人不在乎,但在大哥易虎眼中,易安仿佛周身都有光芒散射。
连书院的先生,都在夸弟弟天资聪颖,希望未来能够专心文事。
对于自家弟弟,易虎可是清楚地知道,不能真个当做小孩子对待。
先不说弟弟易安从小就不和同龄人玩耍,就算是被母亲强行安排到孩子堆里,易安看着其他小朋友时,那个鄙夷和无奈的小眼神,易虎可是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再加上之前煽风点火,忽悠他去撺掇父母开饭馆。以及乱象刚起,多少不安分的年轻人投身帮派厮杀,不但大秤分金,还能庇护家庭的时候,几岁的易安却撒泼打滚,让父母逼着自己退帮。
当时还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在书院中冷静下来,偶然回想起过往,弟弟易安在心里的分量,不禁就又重了数分。
而今,看到易安读书也如此优秀,因为遇宝山而不得入,正在苦闷不已的易虎,斟酌之后,就将手中有一本高级功法《蛟魔覆海劲》的事情告知了。
分享给外人,可能会招来灭门之祸。
分享给亲弟弟,自然不用怕出现如此后果。
而且在告知易安的过程中,易虎一边小心翼翼的叙说,一边观察着易安的表情。
在看到易安一脸严肃,不时反问,的确是拎得清轻重的样子,他才真的放下心来。
果然不愧是天资聪颖的好弟弟。
然后,对老易家而言,改变家族命运的,对功法的解读工作,才算是顺风顺水起来。
要知道,易安作为穿越者,前世知识大爆炸,兼且各种奇思妙想充斥网络,可以轻易打破这个世界普通人的认知边界。
易安一边跟易虎讨论,了解武道知识,一边举一反三,很快就上手了《蛟魔覆海劲》。
而且,易安的外挂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他可以一边研究一边练习,就算是偶尔理解有误,也有着伴生雷霆调动气血修复肉身,不虞有走火入魔风险。
而且强大的灵魂,虽然渐渐遗忘了上辈子不少事情,但如话本中高手内视般的遍照自身,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易安还可以对照书上说的进度,微调功法运行路线,保证对功法的理解,处在最优解。
最后,就是等他先练出来确认没问题了,再教给大哥易虎。
毕竟,修炼是个十足的精细活。
易虎之前没打下好的基础,如果这次还不能将以前的缺陷弥补,那就真的是限定了未来上限。
武道九境,炼肉、运膜、易筋、强脏、锻骨、洗髓、真气、凝神、筑基,之所以尽可能的细分,实在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不打好基础可不行。
否则,凭什么将肉体凡胎超拔到仙佛神圣?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哥易虎看易安的眼神,从期待到欣赏到佩服,再到震惊甚至仰望,最后更是心悦诚服,决定要好好抱住自家弟弟的大腿。
易虎觉得,老易家终于出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