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考结果出乎意料
“言儿所说有理,就按照你的想法干吧,朕累了,想休息了。”
“儿臣告退。”
……
翰林院大考揭榜之日。
谢柏渊在院子中来回踱步,他很想知道结果,但又怕自己接受不了。
云之晗得知后,前往他的院中。
她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情绪很容易焦虑,特别是到这种大考的时候。
不过,这也不能全怨孩子,他从小到大,都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压力,如今进了翰林院,还是会面临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情况,着实难为他了。
柏渊看到母亲来了,鞠躬行礼道,“孩儿给娘请安。”
“免礼。今日翰林院大考揭榜,渊儿为何还在这里徘徊?”
“娘,儿子、儿子害怕。”
“怕什么?”
“怕考得不好,辱没了谢家的期望。”
“胡说!”云之晗打断道,“渊儿从来都是谢家的骄傲,哪里来得辱没呢?”
“是,娘。”
“渊儿记住:只要你真正做到了仁义礼智信,谢家的列祖列宗们,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嗯。”柏渊听后甚是感动。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喊声,“长公主驾到!”
柏渊一愣,云之晗解释道,“是娘请公主殿下来的,我知道你会犹豫不决,因而,找个人来帮帮你。”
“嘿嘿。”柏渊乐呵呵地朝着大门口跑去。
“臣见过长公主殿下。”
“免礼。”
“谢公主。”
“谢公子,县主让本宫陪你一起去看皇榜。”
“好。”他求之不得呢。
“谢夫人,本宫先走了,下次再细聊。”
“恭送公主殿下。”
慕容语今日一大早,就收到了谢夫人的来信。
信中恳请她随柏渊一同前往张榜处,查看最终成绩。
得知后原因后,慕容语哭笑不得,但没有片刻犹豫,在特意打扮了一番后,就赶了过来。
两人到达目的地,刚一下马车,差点被这人山人海的景象震惊了。
“这考试人数不总共才一百五十余人吗?怎么有这么多来看榜的?”
“长公主殿下,这里不仅有翰林院的大臣,还有他们的家人也一同前来。”
“原来如此。”
但刹那间,慕容语反应过来了,渊哥哥说家人,那她岂不是……
想到这里,她的脸都红透了。
谢柏渊看她这副模样,担忧道,“是不是太热了?公主殿下?要不你去马车上等,微臣自己过去看,公主等臣回来。”
“不要!”慕容语拒绝道,“本宫要和渊哥哥一起见证这么重要的时刻。”
“好,那小心一些。”
谢柏渊牵着公主的手,朝着张榜处挤去。
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前几名的皇榜处,而他们挤不过,就只能从倒数第一名开始看起。
此次翰林院大考,一共要提拔三十人,因此,竞争十分激烈。
但找了一圈,柏渊连自己名字的影儿都没看到,心里着实慌乱。
慕容语安慰道,“别担心,万一考到前几名了呢?咱们再往那边挤挤。”
柏渊失望地点点头,他心爱的人在这里,自己也不好意思表现得太没用。
于是,经过一番拥挤后,他们终于来到第一张榜单所在处。
“渊哥哥,快看!你是第二名!”
“什么?”谢柏渊顺着长公主的方向看去,果然,他竟然中了榜眼,心情瞬间爽朗了不少。
“我说你一定可以的,现在是不是证明我是对的了?”慕容语一脸骄傲地邀功道。
“是,语儿就是我的福星。”
两人拥抱一起,谢柏渊感动得泪都要流出来了,他好想把这个消息马上告诉母亲。
但远在家中的云之晗,早就通过系统得知了这一消息。
“晗晗,渊儿考了第二名,妥妥的考神啊。那天他竟然说自己一道题没答上来,可能会有辱家门,太凡尔赛了吧?”
“说的是呢。”云之晗也非常开心,“若是在现代,渊儿肯定会被人嫉妒死的。”
“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会不会兑现承诺,让渊儿成为吏部尚书。”
“无妨,那个位置早晚是渊儿的。”
云之晗此时的思绪早就飘到了别处。
她在想,若是与南国的交手,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是否可以让黎民百姓少受一些苦。
若是这样,那摆在面前的唯一障碍,就是汾阳王,阻止他,就等于阻止了这场争斗。
“统子,你说南国会放下过去的恩怨吗?”
“不大可能,毕竟杜玉朗和汾阳王做得太过分了,此仇不报,难以消解人家的心头之恨。”
“若是将汾阳王交出去,任由他们处置呢?”
“你是想让太子去南国道歉吗?统子觉得这绝不可能,朝中的大臣也绝不会同意这种条款。”
云之晗思来想去,恐怕只有一战,才能解决问题啊。
太子道歉?真的不可能吗?
不多时,谢柏渊就兴致冲冲地回到了家,第一件事就是问候母亲。
“娘,儿子的大考结果出来了,您猜儿子考了多少名?”
云之晗看他这副憋大招的样子,实在不忍揭穿他,只能憋着笑,猜道,“看你这个样子,肯定上榜了。”
“娘真是太聪慧了,儿子考了第二名。”柏渊迫不及待地说出结果。
“哇!我儿真是人中龙凤,你爹若是知道了,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嗯。”柏渊自豪地点点头。
戏演完了,云之晗提醒道,“过两日就要进宫了,无论封什么官职,渊儿绝不能得意忘形,明白吗?”
“儿臣谨遵教诲!”柏渊继续说道,“娘,儿子听闻皇上会亲自为翰林院大考的中榜者封官。”
“嗯,在情理之中,毕竟这也意味着,朝廷要重新洗牌了。”
……
两日后,紫金殿。
“微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今日,皇上拖着沉重的身体,坚持来上早朝,他要为儿子亲自选拔可靠的大臣,来辅佐他,保证大周朝能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翰林院大考结束,朕看过各位爱卿的文章后,倍感欣慰,短短时日内,爱卿们的学识日精月益,这是大周朝的福分。”
“今日上朝,朕要为三十位翰林院大臣亲自封官受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