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立足长安
刘恳自从成都迁都来到长安以后,旋即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系列重大行动。
其一,大力投入新都的建设工作:用心地修建起宫殿、官府、民居等各式各样的建筑,对城市布局进行细致入微的规划,全力确保新都具备完善的居住功能与行政职能。
其二,有条不紊地进行人口迁移:将部分重要的官员、贵族、能工巧匠以及一定数量的普通百姓迁徙至新都,以此来充实新都的人力资源。
其三,妥善安排物资的转移:将关键的物资、档案、典籍等纷纷转运至新都,以保障国家能够正常有序地运转。
其四,重新构建行政体系:针对官僚机构的设置与运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完善,确保政令能够毫无阻碍地畅通施行。
其五,全力以赴稳定社会秩序:施行了多种多样的措施来安抚民心,维持良好的治安状况,竭力避免因迁都这一重大行动而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
其六,着力加强新都的防御力量:构筑起高大且坚固的城墙、堡垒等防御工事,为新都的安全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其七,合理地调整经济布局:依据新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拥有的资源条件,重新规划并大力推动经济活动的蓬勃发展,保障物资的充足供应。
其八,积极主动地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东吴的关系,顺便把长安周边的郡县都给打了下来。
确保在新的政治格局之下能够维持稳定与合作。
其九,高度注重文化的融合与传承:积极促进原有文化与新都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极为重视。
其十,切实有效地解决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比如切实可行地解决水源供应问题、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由于长安物产丰富,工匠技艺超凡,他们的火炮也得以在长安重新开始制造。
这一切的动作让他在短时间内就把长安打造成了一个及经济、文化、军事于一体的超级要塞。
而对于成都方面,他丝毫没有忽略。
他任命北地王刘谌担任益州牧,负责全面管理蜀中事宜,并且给他留下了几位颇具能力的文臣武将以辅助他。
待到他将这所有的事务都忙碌完毕之后,刘恳终于挤出时间来与那个被俘获的皇帝司马炎进行会面了。
在一个略显阴沉的日子里,刘恳在张绍和关彝的陪同之下,缓缓地来到了一处戒备森严的牢房之中。
牢房内光线昏暗无比,四处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
就在此时,两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正隔着一道冰冷坚硬的栅栏静静地相互对视着。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住了,良久都没有人开口说话,随后两人竟不约而同地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张绍脸色异常严肃地要求司马炎下跪拜见大汉天子,然而司马炎却满不在乎地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神情说道:
“哼,汉朝早就将皇位禅让给曹魏了,曹魏才是正统所在,而你们不过都是些乱臣贼子罢了。”
关彝听闻此言后顿时怒目圆睁,刚想要发作,却被刘恳伸手阻拦了下来。
刘恳微微一笑道:“没关系,就这么坐着聊吧。”
司马炎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刘恳说道:
“原本我还以为蜀汉之主应该是更为昏庸无能之辈,没想到竟如此励精图治。”
刘恳神色平静如水,淡淡地回应道:
“以前或许在某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但现在已经改正了,所以就战胜你们了。
因此我建议你也应该及时悔过,我还愿意给你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
司马炎听后并没有立刻回答他,而是开始讲述起他们司马家族对于曹魏的贡献。
他提及祖父司马懿曾多次率军平定孟达、公孙渊等叛乱,为曹魏稳定了边疆局势;
大伯司马师在曹魏政权面临危机时,果断出手镇压反对势力,巩固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父亲司马昭则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拓展了曹魏的疆土,并且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他喃喃自语道:“我当初要是直接登基称帝,肯定不会落到被你们蜀汉打败的下场。”
刘恳听完后并没有马上回应,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默默地站起身来,背对着司马炎缓缓说道:
“那你们司马家的贡献比起诸葛武侯如何?”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只留下司马炎一脸茫然地呆坐在那里,身体微微颤抖着。
第二天,刘恳就收到了司马炎在监狱里触墙而死的消息。
刘恳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随后淡淡地说道:“给他封为建功侯,葬于长安吧。”
至此,占领了长安至陇西一带数郡的刘恳终于在硬实力上接近了曹魏,战略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不仅进可攻退可守,对曹魏也形成了更大的威胁,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核心区域。
刘恳坐在龙椅之上,心中暗自喃喃道:
“距离刘禅的死还有两年半的时间,我一定要在这两年半内收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