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从江苏溧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有机化学家吴云东
院士出生地
吴云东院士,1957年5月出生于江苏溧阳。
溧阳现为江苏省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它位于江苏省南部,东邻宜兴市,西与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市、郎溪县接壤,北接句容市、金坛区。
溧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溧阳包括今天的溧水、高淳。
这一带是吴、楚、越三国交界的区域,所以,历史上,溧阳有“吴头楚尾”的说法。
这里曾发生过吴楚之战等历史事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废溧阳县建制,后来在不同历史时期,溧阳的建制和归属也不断变化。
历史上溧阳,引四方高士慕名前来,众多名人在此留下足迹、名篇。
唐代诗人孟郊、仇远、陈鸿寿等人,在溧阳任职多年,佳作留存于世。
李白、张旭、朱熹、张孝祥、汤显祖和袁枚等名人,也曾在溧阳留下诗篇等文化印记。
并且宋璟、陆游等人的后裔钟情溧阳,定居于此。
出生地解码
吴云东院士出生地江苏溧阳,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溧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视教育的传统,这种氛围为吴云东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从历史上看,溧阳有“读书台”的文化传承,这里的人们一直将读书、学习视为重要的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使吴云东从小就对知识充满渴望,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
溧阳的城市精神,包括“明慧、信义、忠勇、慈孝”等,这些精神特质可能对吴云东的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明慧的精神使他能够敏锐地洞察问题、深入思考;信义的精神让他在学术道路上坚守诚信、追求真理。
吴云东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这为他在早期教育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父母的教育背景可能使他们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给予他正确的学习引导和启蒙,为他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地的学校教育也为吴云东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尽管当时的教育条件可能相对有限,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老师的教导,对他的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云东曾表示,他的科学人生离不开一些充满爱的老师的帮助。
吴云东成长的年代,物质条件可能相对艰苦,这种环境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这种意志品质使他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院士求学之路
1981年7月,吴云东从兰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12月,吴云东从美国匹兹堡大学理论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1月—1987年12月,吴云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88年1月—1988年5月,吴云东在德国埃朗根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8年6月—1992年6月,吴云东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高级研究员。
求学之路解码
吴云东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吴云东在兰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他构建了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分支,涉及化学的基本原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规律等。
这使得他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去理解和探索更复杂的化学问题,为其在有机化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另外,兰州大学严谨的教学体系和学术氛围,培养了吴云东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期间,他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验操作和学术研究,这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吴云东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理论有机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使他能够接触到世界前沿的化学研究。
匹兹堡大学在化学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吴云东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
在这样的环境中,吴云东深入学习了理论有机化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海外的学习经历,让吴云东接触到了不同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方法。
西方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证、创新和跨学科合作,这种学术氛围促使吴云东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这些思维能力对于吴云东在科研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使他能够在复杂的化学问题中找到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吴云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以及在德国埃朗根大学的访问经历,为他提供了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学者交流合作的机会。
在这些学术交流中,吴云东能够学习到其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方法,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
这种跨文化、跨机构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他建立广泛的学术网络,为他日后的科研合作和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不同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使吴云东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从而拓展了自己的研究领域。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他可能参与了一些与有机化学相关的前沿研究项目。
在德国埃朗根大学,吴云东可能了解到了欧洲在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这些经历使吴云东能够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推动了他在理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院士从业之路
1992年7月—2007年6月,吴云东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1年晋升)。
2002年,吴云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吴云东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实验室,与杨震、邓宏魁等一起组建深研院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2005年,吴云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2007年7月—2010年9月,吴云东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2010年9月,吴云东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讲座教授。
2016年3月—2019年3月,吴云东担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从业之路解码
吴云东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吴云东在香港科技大学,从助理教授逐步晋升至教授的过程中,教学工作促使他不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备课、授课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吴云东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更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进一步巩固了他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制时,吴云东可能会对一些概念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发现新的研究点。
香港科技大学为吴云东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和资源,使他能够专注于理论有机化学的研究。
在这里,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馆藏以及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吴云东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样的环境下,吴云东得以深入开展对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机理及其立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氛围。
在香港科技大学工作期间,吴云东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吴云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等活动,使他能够及时了解到国际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这种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为吴云东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他在理论有机化学领域取得突破。
通过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吴云东建立了广泛的学术网络。
这不仅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使他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例如,吴云东与国际上其他研究团队的合作项目,可能会为他带来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进一步推动他的研究工作。
吴云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是对他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也为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这笔资金使吴云东能够更加自由地开展科研项目,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试剂,招聘优秀的研究人员,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
这对于吴云东在理论有机化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4 年,吴云东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实验室,并与杨震、邓宏魁等一起组建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他们之间联手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化学基因组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多个学科。
在这个过程中,吴云东能够将自己的理论有机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相结合,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这种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为吴云东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使他的研究成果更具应用价值。
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讲座教授和院长等职务,使吴云东有机会参与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中。
他不仅能够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经验传授给学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还能够组建和带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总之,吴云东从香港科技大学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再到担任各种学术职务和领导职务,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吴云东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引用,他本人也成为了国际理论与计算化学领域的权威之一。
这种学术影响力的提升,为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院士科研之路
吴云东院士是我国着名的理论有机化学家,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5
,用理论方法解决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机理及其立体化学,指出在溶液中存在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淀粉样结构的可能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吴云东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催化炔烃加成反应研究中,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反应机理。
例如,基于前期报道的 (cpru(mecn))pf 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的罕见markovnikov区域与立体化学机制研究。
吴云东院士团队发现该机理模型同样适用于炔烃的反式氢化、硼氢化、氢锡基化和氢锗基化等反应,为理解和设计相关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吴云东院士早期与 houk 教授合作提出亲核加成立体选择性的houk-wu模型,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解释,为相关反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2024年6月,吴云东院士与四川大学钮大文教授在《nature》杂志联合发表了关于糖基化平台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成功报告了一个糖基化平台,允许在无保护或最低限度保护的供体糖和受体糖之间实现选择性偶联,并以催化剂控制的位点选择性生成 1,2-顺式-o-糖苷。
这一成果为复杂低聚糖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吴云东院士团队还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新反应的设计与发现。
如配体控制的内炔硅氢化反应的区域与立体选择性多样化调控,以及 (cpru(mecn))pf 催化硅基内炔烃的谐氢化、谐硼氢化以及钌催化烯炔的硼化\/环化等新反应。
吴云东院士还致力于发展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精确蛋白质力场,这对于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基于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吴云东院士团队提出oxa-多肽概念,并设计合成出多种结构的oxa-多肽,率先开展了对β-多肽二级结构的理论研究,为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科研之路解码
吴云东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成为院士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机理及立体化学领域,吴云东提出的新反应机理模型和 houk-wu 模型,展现了其在理论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
这些成果不仅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使吴云东在国际学术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认可。
在有机合成方法学方面,吴云东院士团队建立糖基化平台以及设计并发现新反应,为复杂分子的合成开辟了新途径。
这些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推动了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学术影响力。
在蛋白质结构与药物设计领域,吴云东发展精确蛋白质力场和基于多肽的药物设计,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吴云东院士的广阔学术视野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吴云东院士的杰出研究成果,是他成为院士的关键因素。
后记
吴云东院士的出生地江苏溧阳,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视教育的传统,为他奠定了追求知识的基础,塑造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求学之路中,兰州大学的本科教育构建了吴云东扎实知识体系,培养了他学习能力;海外深造使吴云东接触到前沿研究和不同的学术思维,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从业之路上,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经历,给吴云东带来学术的积累与国际交流合作机会;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工作等,促进了吴云东学科交叉与创新。
科研之路上,吴云东在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合成方法学、蛋白质结构与药物设计等方面成果斐然,提升了他学术影响力。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吴云东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攀登,最终成为中科院院士。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